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1)
2023(5559)
2022(5063)
2021(4723)
2020(4158)
2019(9975)
2018(10033)
2017(19168)
2016(10840)
2015(12691)
2014(13355)
2013(13239)
2012(12535)
2011(11413)
2010(11745)
2009(10880)
2008(11212)
2007(10555)
2006(8930)
2005(8048)
作者
(33284)
(28017)
(27674)
(26762)
(17670)
(13541)
(13001)
(10988)
(10337)
(10219)
(9432)
(9369)
(9149)
(8969)
(8754)
(8751)
(8714)
(8196)
(8157)
(8073)
(7032)
(6950)
(6832)
(6528)
(6333)
(6331)
(6303)
(6235)
(5744)
(5723)
学科
(45821)
经济(45776)
管理(29574)
(28548)
方法(23209)
(22465)
企业(22465)
数学(20529)
数学方法(20340)
(13430)
(12536)
中国(11342)
(10166)
地方(9352)
(9252)
贸易(9249)
(8952)
(8888)
业经(8754)
农业(8724)
理论(7925)
(7920)
财务(7899)
财务管理(7865)
(7524)
企业财务(7346)
(7070)
银行(7047)
(6615)
(6393)
机构
学院(162377)
大学(161555)
(64020)
经济(62421)
管理(59235)
研究(52719)
理学(50164)
理学院(49562)
管理学(48605)
管理学院(48294)
中国(40522)
(34502)
科学(33781)
(30774)
(30405)
(28213)
(26823)
业大(25392)
中心(25371)
研究所(25346)
财经(24202)
农业(24109)
北京(21859)
(21683)
(21656)
师范(21423)
(21321)
经济学(19831)
技术(18712)
(18302)
基金
项目(99935)
科学(75991)
研究(73783)
基金(69074)
(59755)
国家(59213)
科学基金(49332)
社会(43438)
社会科(40949)
社会科学(40932)
(40685)
基金项目(36816)
教育(35238)
(33741)
编号(32417)
自然(31792)
自然科(30968)
自然科学(30956)
自然科学基金(30390)
资助(29207)
成果(26963)
重点(22655)
课题(22401)
(22086)
(21709)
(20322)
科研(19471)
大学(19310)
(19009)
创新(18981)
期刊
(72822)
经济(72822)
研究(46683)
中国(32767)
(27144)
学报(26731)
(26354)
科学(22755)
教育(19831)
大学(19406)
管理(19212)
学学(18043)
农业(17738)
技术(15785)
(14119)
金融(14119)
业经(12634)
财经(12066)
经济研究(11302)
(10375)
问题(10105)
(9846)
图书(9561)
技术经济(8857)
(8831)
商业(8457)
理论(8395)
财会(8172)
(8103)
统计(8070)
共检索到243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温敦  
《诗经》语言精练形象,风格高雅,且多为四言诗句,经历代广泛传播,许多习用的语句已转化为成语。《诗经》中的成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其中有不少属于婚恋成语。透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念、社会的婚恋习俗以及婚庆礼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建青  严立芬  
本文对浙江省高校169名女研究生婚恋观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正在发生温和但却是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恋爱目的明确务实,态度认真沉稳;择偶条件重视内在素质,考虑长远发展,追求平等和自主;注重婚姻的爱情基础,追求高品位的婚姻生活,宁缺毋滥;性观念正面临冲击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立  
文章主要以《诗经·驺虞》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资料,从文化角度对《驺虞》进行分析。《驺虞》不仅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歌,也是一首天子专用的射猎音乐,因为"乐者为同",故而有时也会用于普通阶层的重要场合,但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使用。《驺虞》除了作为射猎的音乐节奏之外,还含有劝诫统治者顺应天道时序、躬行仁心道德的讽谏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平  
《诗经·国风》中的多半诗篇是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因此,女性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风诗中的女性所呈现出的美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审美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呈现出非功利性的审美转变。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出蕴涵在这些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中的深层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其社会背景及时代特点的把握,突现出其区别于其它时代的特异的美,并且结合对作品的分析,找寻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段晓林  
《诗经》是诗人韩博推荐的唯一一本中国古代诗词类的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曾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今仍不失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诗经》给我们展示的是两千多年前古代先民的生活画卷。其中有王公贵族的宴饮、祭祀、战争等政治生活内容;有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从戎服役时的军旅生活场面;而更多反映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反映出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学校应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性观念,提升婚恋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和夫妻的角色,增强婚恋的责任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静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上出现了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晓芳  
唐代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呈多元状态。这一时期,门第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门第的社会风气,对唐传奇作家的创作和审美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重视门第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唐传奇中人物姓氏的设定和作品思想内容的营构上,甚至影响到了作品中人物的最终命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秀伦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今,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正在遭受强烈的冲击,这必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大学校园中,学生情侣处处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课题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许多新亮点,但也面临不少困惑和挑战。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冲击下,如何引导、端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概述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婚恋观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永霞  
英国作家劳伦斯一生都在向世界质询并传布爱之道。文章认为,在他的小说中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的婚恋危机,指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血脉联系,导致两性关系扭曲异化,使现代婚恋世界危机重重、生机黯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京霞  
《诗经·秦风·蒹葭》是首怀人言情的诗作。它在《诗经》中独树一帜,开创了我国爱情抒情诗的先河,被后人誉为"国风"的第一篇飘渺文字,受到历代的关注。但是,人们对《蒹葭》的研究多集中在抒情内容上,对抒情艺术涉猎较少,发展很不平衡。笔者认为,《蒹葭》的抒情艺术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自成体系,以精深的情景表现艺术和神辩的时空构思艺术建构起影响深远的思念抒情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许卉  
明末大儒黄道周在《诗经》方面造诣深厚。他以“诚正”来定位《诗经》,认为其蕴有精理奥义、旨趣可绎。同时他对《诗经》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如“孔子删诗”“《诗》亡,《春秋》作”“二南之义”“郑声淫”等都提出了独特的认知。黄道周在诠释《诗经》上,汉宋交融、四家兼采,同时注重《诗经》的文学性,体现了晚明《诗经》学发展既综摄又创新的特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许卉  
明末大儒黄道周在《诗经》方面造诣深厚。他以“诚正”来定位《诗经》,认为其蕴有精理奥义、旨趣可绎。同时他对《诗经》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如“孔子删诗”“《诗》亡,《春秋》作”“二南之义”“郑声淫”等都提出了独特的认知。黄道周在诠释《诗经》上,汉宋交融、四家兼采,同时注重《诗经》的文学性,体现了晚明《诗经》学发展既综摄又创新的特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浩洁  
《考槃》是十五国风中卫地的诗歌,其主旨向来众说纷纭。然而,细析《考槃》"永矢弗谖"一语,可知这位独居的隐士实有不忘君德、仍念朝廷的出仕之愿。现实隐居和内心想要出仕的矛盾才是诗中隐士连发"永矢"愤激之语的根源。因此,隐士身隐心仕才是此诗原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