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3)
- 2023(5754)
- 2022(4847)
- 2021(4239)
- 2020(3642)
- 2019(8376)
- 2018(7877)
- 2017(16677)
- 2016(8520)
- 2015(9533)
- 2014(9403)
- 2013(9659)
- 2012(8919)
- 2011(8079)
- 2010(8067)
- 2009(7648)
- 2008(7811)
- 2007(7019)
- 2006(5848)
- 2005(5262)
- 学科
- 济(49896)
- 经济(49856)
- 方法(29602)
- 业(29364)
- 管理(28901)
- 数学(28049)
- 数学方法(27912)
- 企(24077)
- 企业(24077)
- 财(14566)
- 务(10132)
- 财务(10129)
- 财务管理(10115)
- 中国(10021)
- 企业财务(9802)
- 农(8956)
- 融(8803)
- 金融(8803)
- 贸(8587)
- 贸易(8582)
- 易(8267)
- 制(7545)
- 业经(7464)
- 银(7113)
- 银行(7108)
- 行(6743)
- 地方(6580)
- 市场(6234)
- 技术(6075)
- 农业(5958)
- 机构
- 大学(136270)
- 学院(132652)
- 济(67109)
- 经济(66196)
- 管理(55658)
- 理学(48862)
- 理学院(48480)
- 管理学(47829)
- 管理学院(47579)
- 研究(40277)
- 财(33085)
- 中国(33075)
- 财经(27447)
- 京(26126)
- 经(25260)
- 经济学(23165)
- 经济学院(21365)
- 财经大学(20952)
- 科学(19601)
- 中心(18953)
- 所(18792)
- 江(17974)
- 商学(17355)
- 商学院(17219)
- 农(16822)
- 研究所(16559)
- 融(16540)
- 北京(16395)
- 金融(16288)
- 业大(16184)
- 基金
- 项目(88521)
- 科学(72512)
- 基金(70563)
- 研究(62567)
- 家(60270)
- 国家(59880)
- 科学基金(53625)
- 社会(44821)
- 社会科(43037)
- 社会科学(43027)
- 基金项目(36979)
- 自然(34574)
- 自然科(33916)
- 自然科学(33912)
- 自然科学基金(33387)
- 省(31013)
- 资助(30402)
- 教育(29118)
- 划(26366)
- 编号(22241)
- 部(22004)
- 国家社会(20099)
- 教育部(19983)
- 人文(19236)
- 重点(19143)
- 创(18361)
- 大学(17792)
- 科研(17350)
- 发(17324)
- 创新(17277)
共检索到19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曹江东
基于事件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的市场反应与效应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基金与沪市基金对该法的颁布作出了利好反应,而基金整体却未作出明显反应;基金法的颁布促进了基金总资产与发行额的增长,但对证券市场开户数和市价总值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基金法 事件分析法 证券市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志强 彭韵 石水平
本文以2001—2020年期间36 357个诉讼案件、1 639个证券违规处罚事件以及涉诉的2 34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执法效率和效果。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集体诉讼案件审理时间更短,被诉公司败诉概率更大,实际赔偿占起诉金额比例更大,诉讼公告日的市场反应更差。一旦涉入集体诉讼,公司更加倾向于在投资者调研中"隐瞒"信息,投资者获取的公司特质信息显著更少。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隐瞒行为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产生了"遮掩效应",但涉诉公司并不能真的"瞒天过海",相对于违规但未被集体起诉的公司而言,违规且已被集体起诉的公司在新《证券法》颁布后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比实施前更差。控制内生性和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文章为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和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借鉴,也为实现证券秩序法治手段的更迭与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志强 彭韵 石水平
本文以2001—2020年期间36 357个诉讼案件、1 639个证券违规处罚事件以及涉诉的2 34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执法效率和效果。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集体诉讼案件审理时间更短,被诉公司败诉概率更大,实际赔偿占起诉金额比例更大,诉讼公告日的市场反应更差。一旦涉入集体诉讼,公司更加倾向于在投资者调研中"隐瞒"信息,投资者获取的公司特质信息显著更少。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隐瞒行为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产生了"遮掩效应",但涉诉公司并不能真的"瞒天过海",相对于违规但未被集体起诉的公司而言,违规且已被集体起诉的公司在新《证券法》颁布后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比实施前更差。控制内生性和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文章为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和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借鉴,也为实现证券秩序法治手段的更迭与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锋 薛飞
法律对银行债权人权利的保护可以通过书面法律的制定及完善得以实现。那么,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是否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反应?文章运用事件法考察了《物权法》、新《公司法》和新《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和修订对我国上市银行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部法律公布事件对上市银行的股价均有显著的冲击效应,这说明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的颁布和修订引起了市场投资者强烈的反应;进一步地我们发现,不同法律事件下不同银行的股价所受影响各异,这可能源于上市银行的终极控制人以及三部法律关于债权人保护条款的侧重点和法律规定的强度不同。
关键词:
债权人保护 法和金融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真真,周焯华
本文构建了投资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说明在非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不应过度利用政策引导市场,而应保持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投资者可以根据政策性质来反向推断市场走势。若投资者能事先发现政策信号,就能够获得更大来自股价异常波动带来的收益。
关键词:
过度反应 价格反向修正 动态博弈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辉 万一
近几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有了迅速发展,在推动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3年9月底,我国已经开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有32家,有8家商业银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已经设立证券投资基金87只,总规模超过了1600亿份。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和基金业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一,我国参与投资的大多数主体是个人投资者,承担风险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艳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事件逐年增多。审计师变更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大事件,理性的市场应在基于及时、充分和正确的信息披露基础上对这一事件作出相应的市场反应。本文对A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这一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提出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针对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市场反应 信息披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勇 周小敬
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与我国二级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会带来正向的证券市场反应,而只有大股东注入资产类型与上市公司主业相关联时,才会给证券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期超额回报。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注入的资产是优质的经营性资产。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支持行为 市场反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韶兵 王昱升 高洁
证券分析师倾向于高估有利消息,低估不利消息,这导致分析师产生乐观倾向,但分析师的预测依然比纯数理模型的预测准确。本文认为,这是因为稳健分析师的存在。稳健分析师发布更为客观的预测报告,在赢得声誉的同时,也约束了其他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削弱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分析师发挥中介作用,进而提高市场效率。本文采用2005-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数据,借鉴Hugon和Muslu(2010)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分析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稳健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调整,能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稳健分析师的行为动机是获得就职优质券商的机会,从而最大化个人利益。
关键词:
分析师 稳健性 信息不对称 行为动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方镳 吴超鹏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形成以来,对分析师报告市场反应的研究一直都是金融学界最活跃、最前沿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回顾了该领域的四大热点问题,讨论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能为国内学者有的放矢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脉络。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报告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宇
一、《基本规范》制定实施的现实需要(一)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在世界范围内起源较早,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体系则在20世纪90年代,COSO于1992年发布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作为企业的一种自律行为和现代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冰
本文首先解释了过度反应的定义和内涵,指出投资者对近期市场信息过分重视是导致过度反应的直接原因,同时透过前期收益学说、风险学说、规模学说、询报价效应学说以及行为金融学等视角对过度反应现象加以分析,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价值效应做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基金市场的投资策略,同时给管理层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过度反应假说 封闭式基金 行为金融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陈佳 刘力
涨停的股票能否被交易公开信息披露取决于收益率排名中的随机因素,与股票的基本面特征无关。本文利用这一机制设计自然实验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交易公开信息披露使股票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增加了小额资金的净流入,减少了大额资金的净流入和股价的短期收益率,抑制了股价短期波动率,同时降低了股价在长期发生反转的可能性。频繁登上交易公开信息的知名营业部买入的股票受到更多关注,相应的市场反应也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监管性信息披露引发的投资者关注通过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抑制了股价反转。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市场反应 交易公开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郑鑫成
基于应计制核算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可操纵应计和可操纵应计,后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盈余管理手段。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而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了正的盈余管理,而且证券市场对可操纵应计作出了价格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龙月娥 黄娉婷
以"营改增"拟在全行业推行为背景,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营改增"的证券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对于"营改增"这一重要税制改革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进一步将试点企业按产权性质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对这两类试点企业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营改增"实施后,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加了对国有试点企业的持股比例,但未对非国有试点企业进行增持。在剔除了股市与行业板块涨跌对PE的影响后,文章发现证券市场在"营改增"后对试点企业的估值显著提高,且对国有试点企业的估值提升幅度略高于非国有试点企业。
关键词:
营改增 税制改革 经济后果 证券估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