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91)
2022(1232)
2021(1122)
2019(2270)
2018(2416)
2017(4811)
2016(2796)
2015(3222)
2014(3406)
2013(3632)
2012(3402)
2011(3438)
2010(3514)
2009(3401)
2008(3560)
2007(3376)
2006(3008)
2005(2871)
2004(2856)
2003(2841)
作者
(8820)
(7407)
(7164)
(7036)
(4762)
(3506)
(3311)
(2905)
(2755)
(2673)
(2612)
(2525)
(2506)
(2477)
(2446)
(2313)
(2304)
(2251)
(2099)
(2075)
(1901)
(1812)
(1796)
(1772)
(1746)
(1742)
(1698)
(1510)
(1501)
(1488)
学科
(14534)
经济(14523)
管理(7623)
方法(7315)
(6964)
(6718)
企业(6718)
数学(5996)
数学方法(5953)
(4345)
贸易(4342)
(4265)
理论(4064)
(3308)
中国(3062)
(2977)
金融(2976)
(2867)
业经(2798)
(2710)
(2685)
银行(2684)
(2595)
教育(2349)
(2341)
关系(2082)
(2074)
(2044)
(2040)
(1802)
机构
大学(51711)
学院(48929)
(21757)
经济(21316)
研究(16754)
管理(15565)
中国(14721)
理学(12468)
理学院(12328)
管理学(12124)
管理学院(12034)
(11917)
(10460)
财经(9478)
(9064)
科学(8914)
(8435)
研究所(7893)
经济学(7727)
(7478)
(7468)
师范(7430)
中心(7334)
(7123)
金融(7059)
财经大学(6975)
经济学院(6879)
北京(6837)
(6645)
(6278)
基金
项目(24844)
科学(19193)
研究(18733)
基金(18406)
(15607)
国家(15490)
科学基金(12756)
社会(12181)
社会科(11635)
社会科学(11630)
教育(9206)
基金项目(8967)
资助(8667)
(8367)
成果(7701)
(7633)
自然(7442)
编号(7433)
自然科(7270)
自然科学(7268)
自然科学基金(7169)
(6179)
教育部(5630)
重点(5557)
课题(5478)
(5426)
人文(5174)
社科(5153)
国家社会(5107)
大学(5044)
期刊
(25895)
经济(25895)
研究(19692)
(10219)
金融(10219)
(9811)
中国(8477)
学报(8285)
科学(6565)
财经(6527)
大学(6335)
管理(6321)
教育(6212)
学学(5812)
(5605)
(5117)
(4245)
经济研究(4200)
国际(4166)
问题(3850)
技术(3620)
理论(3181)
农业(3089)
图书(3087)
世界(3049)
实践(2820)
(2820)
业经(2603)
书馆(2462)
图书馆(2462)
共检索到82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货币同盟问题还是一个未知领域,它同货币史、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都有相关性,属于交叉性较强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性地、多角度地进行系统研究。祝丹涛博士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努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边卫红  
随着欧元启动以及北美、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的加快,货币同盟理论特别是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有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三个代表性阶段的研究成果。首先,从蒙代尔的原创性论述着手,分析了最优货币区的早期衡量标准;其次,就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阐明欧洲货币联盟的实践使最优货币区标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沿循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线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努力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基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祝丹涛  
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东亚货币合作滞后的状况更加凸显。如何走出亚洲国家"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货币林立的状况,走向东亚区域货币?本文对历史上的两个典型货币同盟以及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进行剖析,以期对下一步实质性的推动亚洲货币合作有所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12月4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的第15届东非共同体国家首脑峰会上,来自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布隆迪的东非五国领导人签署了建立货币同盟的协议,进一步推进了东非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根据协议,东非共同体国家准备用10年时间逐步实现建立货币同盟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将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各国继续改善经济状况,严格执行和完善已有地区经济一体化协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丹涛  
当前,在欧洲12国、南部非洲和中东国家等地区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正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开。从成员国经济利益的角度看,一国加入货币同盟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明确货币同盟给相关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军  康强  
货币可兑换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任何一个货币持有人都可以按照市场汇率(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自由地把本币兑换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通俗地讲,是指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性,即对经常项目的往来实行自由兑换,取消这方面的外汇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鹰航  
一、“罗马条约”的修订早在1969年12月于荷兰举行的欧洲共同体国家政府首脑会上就曾打算在十年之内实现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经过22年的努力,终于在1991年12月正式修订1957年制定的“罗马条约”,明确规定了实现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时间,加入同盟的具体标准以及最少合格国家的数目。这些规定也基本反映了1988年德洛尔关于实现欧洲经济货币同盟三阶段的设想及各国中央银行的努力。根据条约规定的时间表,继1993年1月1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祝丹涛  
一国放弃本国货币加入货币同盟的政策选择,在国内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得失团体和从经济利益上讲对政策的支持者或反对者?本文的分析总体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说明一国在决定加入货币同盟时,可以主要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角度进行收益和成本比较,而不必额外关注国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本文借助文献中的一个访谈调查,讨论了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形成对成员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还简要地比较了国际贸易政策和货币同盟政策对一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影响的不同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军  于晓宇  
本文构建包含货币同盟、全球化以及经济周期协同性内在逻辑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检验了最优货币区标准"内生性假说",并进一步立足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视角(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工)探究了内生性的来源渠道。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同盟的建立显著提高了成员国经济周期的协同性,经济周期的趋同也增加了成员国建立货币同盟的可能性,经济周期协同性标准的"内生性假说"得到验证。对内生源泉的检验发现,货币同盟会同时通过国际贸易、FDI和产业分工三种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间接促进机制,它们共同构成内生性的来源渠道。此外,本文还发现,经济周期协同性标准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核心成员国内部明显更大。本文的研究有益补充了内生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前沿,为中国未来进一步深化区域货币合作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亚群   庄起善  
一、卢布区及其危机 原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加盟共和国都作为独立国家宣告政治上独立。但是独立以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初并未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货币关系上。尽管各国的中央银行纷纷宣布成立,但原苏联国家银行仍是货币发行中心,原有通货——苏联卢布仍被保留。银行间支付体系也按原有机制继承下来,依然按照原有的统一规则进行而不论是由哪一国的商业银行进行帐户结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伟  
建立货币联盟的任务并不是罗马条约中所规定的内容,这个问题在共同体制度的形成时期被提出并加以讨论。60年代,"理想的货币区"假设的形成,为货币联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前提是必须实现商品、劳务、货币、劳动力完全自由的移动以及成员国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接近。尽管当时尚停在理论探讨上,实施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基本条件不完全具备,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客观存在。外在因素是尽可能地不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提高与主要货币如美元、日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晓雷  
资本形成 (capitalformation)是指储蓄转为实际投资。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指实际资本的增加 ,或者是指用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的支出流量 ,不包括对金融资产的购买。金融资产的交易只是资产权的转移 ,不增加社会实际资本。从统计角度看 ,资本形成可视作总投资 (totalinvestment);但从宏观经济分析角度看 ,资本形成则指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流程 ,或者是将储蓄与投资联系起来的机制。资本形成条件的变化 ,将使资本形成模式发生相应变化 ,进而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效应也发生变化。从资本形成条件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 ,无论是在分析框架上 ,还是在分析结论上 ,都更具有实证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康  孟艳  
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在外部压力下的表面化,欧盟为超前货币一体化模式已付出了陷入剧烈动荡的代价。同时,欧债危机也激励着欧盟化解矛盾继续推动一体化进程。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将回归实体经济层面,加强财政整固和经济治理,打造财政同盟实现成员国总体的财政再平衡和宏观经济再平衡,重振欧盟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