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2)
2023(4342)
2022(3688)
2021(3497)
2020(2848)
2019(6383)
2018(6415)
2017(11329)
2016(5881)
2015(6356)
2014(6268)
2013(5985)
2012(5754)
2011(5040)
2010(5260)
2009(5054)
2008(5200)
2007(5053)
2006(4368)
2005(3840)
作者
(16903)
(14219)
(14112)
(13202)
(8995)
(6880)
(6225)
(5435)
(5297)
(5106)
(4821)
(4706)
(4543)
(4493)
(4318)
(4285)
(4216)
(4172)
(4052)
(4033)
(3569)
(3386)
(3338)
(3331)
(3214)
(3158)
(3109)
(3087)
(2960)
(2818)
学科
(25435)
管理(25275)
(23875)
企业(23875)
(20284)
经济(20259)
技术(14039)
技术管理(11293)
方法(7792)
中国(6946)
业经(6139)
数学(5742)
数学方法(5592)
(5547)
理论(5371)
(5210)
(5027)
(4854)
(4453)
(4303)
(4284)
银行(4273)
(4102)
教育(3862)
(3820)
金融(3820)
地方(3770)
(3595)
教学(3589)
(3574)
机构
学院(84365)
大学(84361)
管理(34445)
(31754)
经济(30992)
理学(29603)
理学院(29286)
管理学(28728)
管理学院(28559)
研究(26110)
中国(20478)
(17777)
科学(16373)
(14803)
(13937)
中心(12715)
(12667)
(11700)
业大(11420)
财经(11414)
研究所(11323)
(11178)
(11158)
北京(11136)
师范(11052)
技术(10391)
(10268)
商学(9555)
(9534)
商学院(9442)
基金
项目(54920)
科学(44476)
研究(41258)
基金(39123)
(33909)
国家(33570)
科学基金(29771)
社会(26351)
社会科(24940)
社会科学(24936)
(23355)
基金项目(20860)
教育(19494)
自然(19084)
(18924)
自然科(18759)
自然科学(18756)
自然科学基金(18466)
(18400)
创新(15969)
编号(15905)
资助(14750)
成果(13386)
重点(12224)
(12130)
课题(11804)
(11592)
(11512)
(11191)
(10666)
期刊
(38099)
经济(38099)
研究(25510)
中国(22282)
管理(16932)
教育(14309)
科学(12593)
学报(12508)
(11986)
(11074)
大学(9972)
技术(9485)
学学(9167)
科技(7792)
农业(7452)
(7380)
金融(7380)
业经(6150)
技术经济(5849)
财经(5828)
经济研究(5464)
(5154)
(5006)
论坛(5006)
(4831)
图书(4674)
(4526)
问题(4174)
(4158)
现代(3939)
共检索到132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亮亮  
《记忆残留》是英国当代实验派作家汤姆·麦卡锡于2005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奠定了其小说家的地位。麦卡锡在该小说中以冷峻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遭遇意外创伤后不甘心栖居于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而是耗费重金重建记忆中的特定时刻,不断"重现"那些记忆残片以追踪真实。文章通过小说主人公"他"受创后出现的记忆无法整合、交际障碍以及疯癫等生理表征来分析其心理变化。通过这些创伤书写的研究来揭示小说家的天然职责,以文学这个载体呼吁整个社会对遭遇创伤的人群予以身心关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伟  
创伤书写是《天使,望故乡》的重要写作特征。沃尔夫以甘德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刻画了甘德家庭成员行为的反常、举止的怪异、家庭创伤与身体创伤记忆以及身份焦虑,创造了颇具典型意义的创伤家庭人物。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小说主人公尤金·甘德的创伤经历,有助于挖掘《天使,望故乡》在创伤历史记忆、创伤身份塑造、创伤文学写作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来自家庭的创伤造成了甘德家孩子们的身体创伤记忆。创伤记忆塑造了南方人的自我,沃尔夫和其他南方作家一起,开始了漫漫时间长河中对过去的反思和自我探寻之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旭东  
家庭创伤记忆是青年成长叙事中阻滞人格主体建构的障碍与生成畸形情感伦理的动因。纾解精神创伤、呼唤亲情关怀、直面家族史等是以张悦然、张怡微、笛安为代表的部分“80后”女作家群体亟需处理的问题。在回溯创伤记忆时,《茧》《细民盛宴》《西决》《东霓》等相关文本的叙事人贴近隐含作者的距离,将历史原罪、情感经济、家族隐秘指认为精神创伤成因,以对生父母、继父母和代父母的态度渐变完成情感认同,并借自白语调与叙事节奏使创伤书写或内蕴审慎节制、以柔克刚之美,或呈露出主体情绪恣肆宣泄的快意夸饰之美。但青年作家生活经验与历史反思力有限,自怜情结与性别身份的困囿使相关文本暴露了精神分析写作或情感夸张式宣泄的局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雪涛  
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构建了不一样的叙事美学,叙事艺术的创新使得整部作品的文学品质在关于精神信仰的对话与诘问中弥漫着一种神性的光辉和动人心魄的力量。从创伤记忆的修复出发,阿来以一个祭师的视角记录村庄消亡的史实,跨越地震灾难与人心动荡的巨大鸿沟,一步步探索物质与精神在历经自然震荡和价值流变之后的救赎,试图通过"云中村"这一象征物的建立实现传统与现在的"和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夏茹  
路翎作为“七月派”的中坚作家,在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其小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作家的生命体验为我们理解文本生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童年创伤、情感创伤以及大时代下的战争环境都成为路翎小说创作的底色,这种内在机制深刻影响着小说的风格与内蕴。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路翎童年记忆的追溯与战争背景下漂泊生命体验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袁洋  
美国华裔新生代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中,大女儿莱拉叙述了她们一家三代人在唐人街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创伤。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具有明显的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3个层面解析《骨》中的创伤书写。地志空间的置换呈现人物的创伤表征;时空体空间的转移彰显家庭成员的创伤疗治过程;文本空间的布局把莱拉一家的个体创伤扩展至整个华裔群体,展现了华裔族群的集体创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莹莹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为了重建江南文教传统,除了曾国藩采取的恢复科举、重开书院等直接举措之外,江南文人自身也进行了努力。作为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是著名的毗陵赵氏家族中的成员,他重新整理、修补乾隆时期绘制的七世传家图画卷,题为《赵氏七世传家图》,邀请张裕钊、汪士铎、戴望等人撰写题咏,十数年后,缪荃孙为此图写赞序。题跋文字主要反映了晚清中下层士人的时代感受,图卷对盛世景况的追思凸显了晚清文人的创伤记忆,也反映出晚清士子面对江南儒教文化重建时的复杂心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韵筑  张一凡  叶瑞恒  张景源  
近年来,随着全球意识与和平理念的盛行,慰安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慰安妇研究面临史料不足和脱离公众的困境,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史料并使其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介绍笔者团队将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研究,制作“AR故事地图”的成果和经验,展示传统史料及其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公众化呈现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学通过数字人文方法回归公共领域的两条路径,发掘史学研究体现自身价值的新领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明珍  覃建林  莫仁甫  李志玲  卢植新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铁灭克在柑桔上的残留动态。试验回收率为82.2%~96.2%,最小检测极限3.2611×10(-10)g。铁灭克施于土壤后的残留量,按y=5.5371e(-0.0265t)方程消解;果肉果皮的残留高峰期出现在施药后40天左右。在树冠下挖沟施药,每公顷用15%铁灭克颗粒剂75kg、112.5kg,施后60天,果实中的残留量均低于E·P·A规定的最低允许残留量0.3mg/kg的标准,可以安全使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宙明  林永  黄琼辉  邹华娇  曾强  刘新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推荐剂量下30%莎稗磷乳油在福建稻田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莎稗磷在稻田水、土壤、稻叶以及稻茎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1.37、1.41和1.34 d;收获时在稻秆、稻米、稻壳、水中均未检测出莎稗磷,在稻田土壤中有痕量的莎稗磷被检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佳希  
美籍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作品《同情者》围绕越战中一个无名的双面间谍展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重点讲述了其在越战期间及战后的经历。小说并不是完全站在少数群体越裔一方为其发声,而是通过文学的审美过程,将其隐含的“公正记忆”立场娓娓道来。小说反思了美、越两国人民在再现记忆时都存在的伦理问题,在使读者与主人公“我”共情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直面永不消逝的过去,承担记忆再现的伦理责任,关注战争受害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晓帆  吴应珍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上,人类文明在快速的发展,而伴随着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地球就要承受一份切肤之痛。2009年,法国著名环保影片《家园》在全球公映,影片通过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实景航拍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对地球演变的影响。事实上,人类已在其20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破坏了地球40亿年的固有平衡。如今,这种趋势已愈发明显,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物种灭绝等创伤已经严重危及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存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娜  张凯丽  
为探讨残疾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以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106名残疾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PTGI)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均分处于中上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致残时间、生源地、有无手术经历、缺陷类型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2)除生源地两因素外,其他人口学变量对创伤后成长有显著影响;(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只有坚韧性和自强性进入回归方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残疾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水平较好,性别、致残时间、生源地、有无手术经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陈智东  尤玉珍  刘帅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左凡  
鲁迅在其创作中经常书写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揭露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借此表达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恶痛绝之感。《风筝》与众多反观童年的作品不同,在冷峻的批判之中带有对自我灵魂的审判意味,鲁迅对自我心灵的解剖发人深省,通过"我"从"被害者"到"迫害者"的自省,揭示了人们都未曾意识到的民族文化心理遗传,在希望破灭后堕入虚无,却又在虚无中以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走向了"严冬",深刻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