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1)
- 2023(6726)
- 2022(5556)
- 2021(4886)
- 2020(3954)
- 2019(8466)
- 2018(7851)
- 2017(14698)
- 2016(8044)
- 2015(8411)
- 2014(8096)
- 2013(7862)
- 2012(7071)
- 2011(6417)
- 2010(6026)
- 2009(5408)
- 2008(5190)
- 2007(4311)
- 2006(3678)
- 2005(3064)
- 学科
- 济(35457)
- 经济(35421)
- 管理(22024)
- 业(20279)
- 企(14959)
- 企业(14959)
- 方法(14615)
- 数学(13448)
- 数学方法(13370)
- 地方(10761)
- 农(9402)
- 中国(8531)
- 学(7723)
- 财(7363)
- 贸(7266)
- 贸易(7266)
- 业经(7241)
- 地方经济(7095)
- 易(7045)
- 农业(6878)
- 环境(6575)
- 技术(5337)
- 产业(4787)
- 和(4717)
- 划(4715)
- 融(4637)
- 金融(4636)
- 制(4589)
- 务(4345)
- 财务(4344)
- 机构
- 大学(114389)
- 学院(114248)
- 济(46848)
- 经济(46095)
- 管理(43626)
- 研究(40508)
- 理学(39291)
- 理学院(38769)
- 管理学(38098)
- 管理学院(37904)
- 中国(28554)
- 科学(28340)
- 农(26874)
- 京(23014)
- 业大(22440)
- 农业(21625)
- 所(21206)
- 研究所(20058)
- 中心(18094)
- 财(18077)
- 江(15616)
- 财经(15474)
- 农业大学(14865)
- 范(14713)
- 院(14699)
- 经济学(14569)
- 师范(14436)
- 经(14230)
- 北京(13576)
- 科学院(13476)
- 基金
- 项目(89351)
- 科学(70559)
- 基金(66452)
- 家(61481)
- 国家(60988)
- 研究(58079)
- 科学基金(51404)
- 社会(39608)
- 社会科(37707)
- 社会科学(37698)
- 基金项目(36351)
- 省(35103)
- 自然(34884)
- 自然科(34104)
- 自然科学(34089)
- 自然科学基金(33496)
- 划(30347)
- 教育(25346)
- 资助(25038)
- 编号(21183)
- 重点(20649)
- 发(20028)
- 创(19109)
- 部(18856)
- 计划(18697)
- 创新(17972)
- 科研(17854)
- 国家社会(17380)
- 科技(16580)
- 业(16135)
共检索到150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学东
《西域全书》对清代西藏方志编纂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受其影响者包括《西藏志考》《西藏志》《西藏考》。《西藏志考》的类目名称、内容与《西域全书》原稿本几乎全同,而《西藏志》的目次、内容与《西域全书》增补本全部吻合。间接影响是指《西域全书》借由《西藏志》对《西藏记》《卫藏图识》等志书编纂继续产生影响,表现为这些志书的编纂均以《西藏志》为重要参考对象,或全抄《西藏志》,或在其基础上略有增删,或重新编辑语序等。
关键词:
《西域全书》 《西藏志考》 《西藏志》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德仁 张雪宸
江南方志中有大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真实记录,是研究江南区域环境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江南方志在叙述描摹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江南人民的环境经济意识、环境生态意识、环境防疫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等多重环境意识。不仅如此,有些江南方志还有意识地将国家政治意图贯彻于环境内容书写之中,显示出较强的环境书写政治意识。
关键词:
江南方志 环境史书写 自然环境 环境意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永钦
清代地方钱粮奏报体例格式在明代钱粮征收册籍基础上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式样,而目前研究仍较少涉及钱粮数据对应其他原始史料的文本传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奏销册、《赋役全书》、地方志、钱粮册与征信册等文本的标准化体例格式异同,梳理出奏报体例在明清时代起源、嬗变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各种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钱粮已未完考成分数的出现与考成制的结合是清代钱粮奏报的重要特点。各类钱粮记录文本不仅只存在单向的传抄关系,也存在着双向传抄的可能,体现了地方上在撰写钱粮奏报时不仅可能参考《赋役全书》中已有的款项信息,同时在原有《赋役全书》文本遭到破坏、重新修订时,亦可能参考现存奏销册数据。
关键词:
《赋役全书》 奏销 钱粮奏报 征信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石咏梅 梁国杰
通过对塔里木大学西域文献资源库馆藏数据及借阅状况进行数据分析,试图澄清西域文献馆藏流通率与利用率的差异,并在馆藏定位、文献结构、借阅制度及读者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探讨馆藏高效利用与文献科学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馆藏分析 馆藏利用 西域文献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伟
较之前代和同时代其他地区方志,宋代浙江方志的编纂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多样的编纂方式,创新体裁和体例,数量众多的修志者和鲜明的纪事特色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宋代 浙江方志 编纂特点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朱敏彦
本文仅就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方志编纂情况,包括时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的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主编的民国《上海市通志》、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主纂的民国《川沙县志》和目前隶属于上海地区的民国时期各县县志编纂情况作初步考察,勾勒出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地方志编纂的概貌,为研究民国时期地方志编纂和近代方志转型提供新的视角。1上海市通志馆和柳亚子主编的民国《上海市通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丹
地方志是在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持下,代表其意志创作,由其承担法律责任的被《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认定为特殊类型职务作品的智力成果。编纂地方志活动涉及著作权利分配和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受到著作权制度的规范。实践证明,图书馆及其内部自然人是地方志的主要编纂者之一,在参与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应注重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图书馆 地方志 著作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柳情
《佩文韵府》是清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由康熙皇帝组织官方力量历时八年编纂而成。它的编纂凝聚了康熙皇朝君臣学者的智慧,体现了清代诗韵著作的繁荣;它的版本也根据成书的阶段性和刻书的不同机构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问世之后,对于清代学术尤其是清代诗韵系列著作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佩文韵府》 编纂 版本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琦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哈佛燕京图书馆档案,从方志采购的背景、经费、时间、方式、来源与成效等方面对民国时期该馆方志收集历史开展研究与分析,揭示其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早期馆藏建设以及哈佛大学乃至北美中国研究的影响,为方志流播海外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聂光甫 王震
中华书局1989年9月影印出版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一书,是我国著名方志专家朱士嘉先生,于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期间编纂和缮写的。1942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影印出版。书名原为《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由胡适题笔。书中著录中国方志近三千种,不仅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欣 于亚秀 程静
众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社会化协作机制。文章结合数字方志资源的非结构化数据特点,介绍众包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和实现方式,从提高众包参与者体验与众包平台可用性角度讨论众包平台人机交互功能重要性,从技术实现角度设计众包平台的人机交互功能,从提高众包效果角度给出众包结果质量控制的典型方法。
关键词:
数据 众包 方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迎春
明代方志,在方志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较之前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其史料价值极高,包含了明之前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丰富资料,加之随着时间的椎移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明代方志流传下来的也极为稀少,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有其广阔的开发与研究前景。笔者仅就馆藏流传极少的几种稀见明代志书,作些披露与研究,其原始史料价值、文献版本价值,以望对明史研究、明代方志的整理、开发与研究等有所裨益。
关键词:
南图 明代方志 考述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少帅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是目前国内收罗最多、影响最大的方志目录汇编,出版至今30余年。且《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影印出版,为方志的进一步补正提供了条件。文章从方志版本、编著者、编刊时间等方面检核《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与《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以补正《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二十五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思文
《乡土志例目》是清代瑞安学派代表黄绍箕编订的一部颇为成功的方志学著作,它的出现为清末民国乡土志的编纂提供了直接依据,并成为乡土教材编写制度化的标志。同时,此书也较好地体现了黄绍箕的方志观、文献观和教育观,对后代方志学、目录学和乡土教材的编纂影响深远。从民国学术史的视角,考察《乡土志例目》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彰显该书的学术价值与影响,蠡测清末民国对该书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
瑞安学派 黄绍箕 《乡土志例目》 文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海峰
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文献学家,我国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曾祖。俞樾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后因乡试试题割裂事遭弹劾罢职,南归侨居苏州,主讲于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各书院,特别是主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为时称崇。俞樾曾总办浙江书局,精刻子书二十二种,海内称为善本,还曾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了《二十四史》。俞樾称“余自儿戏之时即有著述之志,九岁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