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2)
- 2023(4407)
- 2022(3687)
- 2021(3120)
- 2019(5682)
- 2018(5481)
- 2017(10338)
- 2016(5447)
- 2015(6257)
- 2014(6360)
- 2013(6469)
- 2012(6497)
- 2011(6389)
- 2010(6790)
- 2009(6554)
- 2008(6248)
- 2007(5927)
- 2006(5757)
- 2005(5440)
- 2004(5042)
- 学科
- 济(52550)
- 经济(52523)
- 地方(16665)
- 管理(15615)
- 方法(12443)
- 地方经济(12389)
- 业(10635)
- 数学(10478)
- 数学方法(10432)
- 学(10168)
- 中国(9502)
- 业经(8514)
- 企(8248)
- 企业(8248)
- 农(7057)
- 经济学(6698)
- 环境(6394)
- 制(5842)
- 融(5806)
- 金融(5804)
- 和(5538)
- 发(5362)
- 体(5313)
- 财(5218)
- 农业(5143)
- 理论(5142)
- 贸(4903)
- 贸易(4897)
- 产业(4880)
- 资源(4875)
- 机构
- 大学(99071)
- 学院(98090)
- 济(52351)
- 经济(51462)
- 研究(39795)
- 管理(31396)
- 中国(29045)
- 理学(25599)
- 理学院(25212)
- 管理学(24881)
- 管理学院(24664)
- 财(22423)
- 科学(22210)
- 京(20780)
- 所(20702)
- 研究所(18421)
- 经济学(18034)
- 财经(17551)
- 中心(16166)
- 经济学院(15766)
- 江(15718)
- 经(15634)
- 范(14524)
- 师范(14481)
- 北京(13683)
- 院(13594)
- 科学院(12832)
- 财经大学(12561)
- 州(12558)
- 农(12440)
- 基金
- 项目(54628)
- 科学(42704)
- 研究(40861)
- 基金(39562)
- 家(34196)
- 国家(33930)
- 社会(28550)
- 科学基金(28101)
- 社会科(27088)
- 社会科学(27079)
- 省(20231)
- 基金项目(20079)
- 教育(17396)
- 划(16956)
- 资助(16288)
- 自然(15557)
- 编号(15106)
- 自然科(15052)
- 自然科学(15046)
- 自然科学基金(14734)
- 发(13809)
- 成果(13276)
- 重点(12716)
- 济(12642)
- 经济(12532)
- 国家社会(12495)
- 部(12032)
- 发展(11722)
- 展(11577)
- 课题(11548)
共检索到165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任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少华 冷志明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武陵山区为例,分析了武陵山区区域背景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条件,对现行"行政区经济"背景下,"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共生 行政区边缘经济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克瑜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熊曦 吴冬霞 曹姣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时期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使企业竞争中渗透了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流动不畅、行政区域间竞争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行政区边界经济明显。有必要建立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使各行政区域均能获利,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启铭
撤县建市带来了两个相互关联的大问题:(1)既打乱了行政区与城市的关系;(2)也没有理顺行政区的公共行政和经济业务行政管理权授权的机制,反而带来了许多问题。文章对县域为市这种行政区设置方式的弊端及以县为代表的行政区授权方式作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关键词:
行政区 城市 撤县建市 行政区管理授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龙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与依赖关系。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调整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我国经济正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与之相对应,上层建筑方面也将经历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行政,最终到区域治理的演变。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 区域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辛本禄 张秋惠
东北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的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已经使行政区经济变成阻隔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看不见的墙”,这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而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则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就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政府这面“看不见的墙”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对整个东北区域发展做总体的市场性规划,建立经常性制度性对话和协调机制,打破现行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体系,给予市场各种权力发挥的空间,从而创造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制度和体制。
关键词:
市场 政府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子坚 贾云鹏 张伟齐
主体功能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安排,必将对现行的行政区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文章在从区域发展理论创新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发展理念、同质化政府与异质化区域、主体功能区操作与行政主体、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与区域发展等方面阐释了行政区经济对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内在机制,指出区域管理政策是现阶段行政区经济约束的集中表现,并从配套政策体系和当前政策重点等角度指出了主体功能区和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金龙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行政区划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 ,利用“行政区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合理性一面 ,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 ,提出要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 ,就必须适时调整行政区划。考虑到湖南工业化进程的梯度性和行政区划改革的复杂性 ,行政区划调整应分近期和远期两步实施。从近期看 ,一是加大撤并乡镇的力度 ,不断提高要素集聚程度 ;二是适当增设地级市 ,合理调整市管县的范围 ;三是努力培育区域城市群 ,积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
关键词:
湖南工业化 行政区划调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祖琦
基于对"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分析,指出"行政区块"与"功能区块"具有各自的功能,应当摆脱两者强行嵌套的固有弊端;建议将政府的部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转由服务区来承接,实现政府职能的精简。最后就行政区经济现象的阶段性与长期性、区划体制以及构建有限权能政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功能区 职能定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Г.納鳥莫夫 梁元博
苏联的经济地理学除了研究别的问题之外,还研究划分经济区域的科学论据——即研究经济区划或经济地理区划。尽管经济地理区划工作由来已久,但是经济地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果说苏联国家计划委具会所划定的经济区域一般都用来作进一步详细分区的基础,那未较小的划分单位就是由研究者自己订定的,而且它们的界限也常随各人的主观看法而定。同时,有个别行政区、省和共和国往往被任意划分。"省"和"共和国"这些具体概念被摈弃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龙斌
边缘区经济活力的激活必须依靠与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交换,积极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我国很多省际边缘区由于存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原因,加上行政壁垒化与行政边缘化等主观原因,难以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本文提出了省际边缘地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三个基本判断,即通过经济影响力、交通距离、要素流量和空间差异等要素判断接受辐射的可能性,通过断裂点理论进行辐射源的选择,通过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判断辐射阶段。同时,还提出主动融入、自建"中心"和区域结盟等三种省际边缘区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主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