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6524)
- 2022(5660)
- 2021(5480)
- 2020(4648)
- 2019(10446)
- 2018(10380)
- 2017(19747)
- 2016(11159)
- 2015(12589)
- 2014(12549)
- 2013(12390)
- 2012(11952)
- 2011(10925)
- 2010(11420)
- 2009(10913)
- 2008(11245)
- 2007(10417)
- 2006(9529)
- 2005(8752)
- 学科
- 济(43694)
- 经济(43640)
- 管理(33640)
- 业(33137)
- 企(28735)
- 企业(28735)
- 方法(16639)
- 学(14482)
- 数学(13534)
- 数学方法(13229)
- 农(12439)
- 中国(12381)
- 财(12113)
- 策(11687)
- 制(9590)
- 业经(9362)
- 地方(9065)
- 贸(8895)
- 贸易(8888)
- 易(8625)
- 理论(8604)
- 农业(7794)
- 及其(7490)
- 银(7391)
- 银行(7347)
- 划(7211)
- 务(7067)
- 行(7059)
- 财务(7046)
- 财务管理(7029)
- 机构
- 大学(165849)
- 学院(164725)
- 济(63610)
- 经济(62014)
- 研究(60255)
- 管理(59418)
- 理学(49929)
- 理学院(49275)
- 管理学(48185)
- 管理学院(47860)
- 中国(45203)
- 科学(38027)
- 京(35876)
- 所(32052)
- 财(31891)
- 农(30015)
- 研究所(28837)
- 江(27269)
- 中心(26623)
- 业大(24723)
- 财经(24200)
- 农业(23667)
- 范(23588)
- 师范(23350)
- 北京(23165)
- 州(21823)
- 经(21762)
- 院(21407)
- 省(19937)
- 经济学(18588)
- 基金
- 项目(100167)
- 科学(77192)
- 研究(72082)
- 基金(70831)
- 家(62396)
- 国家(61813)
- 科学基金(51411)
- 社会(43593)
- 社会科(41011)
- 社会科学(41001)
- 省(38928)
- 基金项目(35706)
- 自然(34146)
- 教育(34048)
- 自然科(33317)
- 自然科学(33307)
- 划(33226)
- 自然科学基金(32746)
- 资助(30608)
- 编号(29535)
- 成果(26846)
- 重点(22714)
- 部(21915)
- 课题(21629)
- 发(21348)
- 创(19949)
- 性(18928)
- 科研(18773)
- 创新(18560)
- 大学(18478)
共检索到26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一鸿
与读者的互动贯穿惠特曼《草叶集》始末,是《草叶集》深受世界读者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惠特曼强调读者参与诗歌连贯性塑造的必要性,以及读者在诗歌欣赏中所扮演的参与性角色,并通过一定的策略以实现诗人与读者的融合。从身体修辞、顿呼与表演性对话等方面来探索《草叶集》中诗人与读者关系的建构,能更好地理解惠特曼的诗学策略。
关键词:
惠特曼 关系建构 诗学策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传庆
严修,近代著名教育家,人称"南开校父"。其教育活动广为人知,而诗歌创作一直被忽视,实则严修是近代天津诗歌代表人物,在近代诗坛享有一席之地。严修的诗歌创作高峰出现在晚年,其主持城南诗社时期的诗歌与域外纪游诗最为引人注意。作为清廷官员,严修在辛亥以后的创作,罕见遗民之思,而是充满了对国家与生民的忧虑,其诗歌反映了北洋乱世文人的特殊心态。严修的欧美纪游诗关注异邦进步文明,反思中华之落后,反映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就诗学旨趣而言,严修明显受到了桐城诗派及张之洞诗论的影响,并在实际创作中吸纳平实通俗之语,形成了自然活泼又不乏韵味的诗风。
关键词:
严修 城南诗社 域外诗 诗学旨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屠青松
《宋诗百一钞》版本至少有16种。它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在题材上强调宋诗的伦理价值和盛世气息,在诗史叙述上具有扬"初"抑"晚"等倾向。这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的产物,也是乾隆时期盛世文化的反映。沈德潜格调学亦深刻影响了《宋诗百一钞》,选诗主近唐远宋,但另一方面,编者又对宋诗体派流变保持了较大的尊重。《宋诗百一钞》的理学气息并不浓厚,认为它选诗依从理学标准的看法并不准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杨芳芳 罗慧
[目的/意义]立足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获取《全唐诗》中战争诗的相关数据,借助数字人文工具绘制《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网络图谱,旨在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揭示《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社会关系,为人文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根据从《全唐诗》中筛选出的战争诗,从知识重组的角度出发,基于数字人文分析方法,获取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战争诗诗人的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构建战争诗诗人社会网络,深入挖掘战争诗诗人之间的关系及网络特征。[结果/结论 ]对《全唐诗》战争诗诗人的全局社会网络关系、核心群体及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学者进行战争诗诗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启雯
王昶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学者,师从沈德潜,是清代格调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清代格调派副将。他在诗文方面颇有成就,其《湖海诗传》所选诗歌可与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相承接。《蒲褐山房诗话》是其诗集中为诗人写的小传的集合,反映了他的诗学思想。概而述之,他的诗学思想大致包括诗歌内容要有风雅之旨,语言要清新典雅,意境要高远恬淡几个方面。
关键词:
王昶 诗学思想 诗歌创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思梦 黄晓丹
清代嘉道年间著名才女汪端所编纂《明三十家诗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女性作家编纂的男性诗歌总集,诗选中所蕴含的评诗标准,体现了汪端独有的诗学思想。研究诗选的编选动机对于把握清人对明代诗坛的看法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汪端《明三十家诗选》中所蕴含的清真为旨、知人论世、以诗存人诗学思想展开研究,深入论述汪端乃至清代文人对明代诗坛的看法,进一步完善清人编选明诗的体系框架,并将其投射于清代女性文学研究之中。
关键词:
汪端 《明三十家诗选》 诗学思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宗美
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以跨文化的眼光和视野将文类划分为戏剧、抒情诗和叙事文学,同时指出中国诗学作为一种"情感—表现的"诗学产生于抒情诗的背景。这种以文类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的特殊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反观自身诗学体系的方法性启示。从文类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中国诗学体系,我们会对它的"情感—表现"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作为基础文类的抒情诗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创性诗学观念,对于这种"情感—表现"诗学的生成与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一书基于对教育技术化时代的专业主义、行为主义教师教育理论的反思,针对苏格拉底的“谁是懂得人性和具有心灵美德的教育者”这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探寻,通过对教育者心灵完整性的理论化建构,探寻了教育者自我塑造的精神实践,诠释了教育者的心性品质和心灵美德,描绘了教育者的心灵气象和精神气质,建构了教育者的理智德性、情感德性、伦理德性、技艺德性同构互成的教育美德,提出了教育者心性秩序主体化建构的心灵诗学和生命美学,从而回答了“谁是技术时代的真正的教育者”这一教育的本原性问题。
关键词:
教育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 心灵诗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段吉方
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切入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是中西阐释学理论所给予的理论启示。深化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中国阐释学的路径之一。中国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并非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阐释学理论,而是要强调重点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出发,将中国阐释学的研究与发展根植在不同文化语境的文本阐释的基础之上,倡导中国阐释学的理论与实践自文本始,经过充分的文本阐释工作,最终走出文本,锤炼文本阐释的诗学、美学与哲学特质。公共阐释论及相关论述揭示了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在文本阐释诗学构建中的理论资源,提出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对推动和加强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阐释论 文本阐释 对话 中国阐释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海平
钱陆灿是清代顺康年间著名文人,虞山诗派代表作家。其作品康熙年间曾有过刻印,今有《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但遗漏其所作诗文不少,现仅在其他已刊书籍收集到钱陆灿长篇歌行2首、短诗1首、残篇3个,提供给相关研究者,意在抛砖。
关键词:
虞山诗派 钱陆灿 佚诗 辑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琳瑶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作为与传统诗词截然不同的现代诗歌类别,新诗的历史、流派和理论体系,都有着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尽管到了当代,诗歌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军
文章介绍了女诗人安妮·玛瑟森《南丁格尔传》的一些内容,认为《南丁格尔传》为那束穿越时空的圣洁之光提供了丰润而深刻的诠释,使佛罗伦萨·南丁格尔这颗怜恤之心绽放出强大的能量和最为壮美的华彩,穿透人世深重的阴霾和黑暗,成为人类历史星空中一颗最可仰望的星辰,世人心目中永远的"怜血天使"。
关键词:
安妮·玛瑟森 《南丁格尔传》 怜恤天使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新才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诗人。文章通过对刘国钧先生现存诗作的钩沉,分析了先生的诗词创作手法,揭示出诗作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精神。
关键词:
刘国钧 图书馆学家 诗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