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207)
- 2022(2000)
- 2021(1953)
- 2020(1897)
- 2019(4409)
- 2018(4651)
- 2017(10080)
- 2016(5545)
- 2015(6478)
- 2014(6565)
- 2013(6909)
- 2012(6687)
- 2011(6080)
- 2010(6367)
- 2009(6283)
- 2008(6435)
- 2007(5842)
- 2006(5351)
- 2005(5012)
- 2004(4294)
- 学科
- 济(24828)
- 经济(24793)
- 管理(15581)
- 业(14799)
- 方法(12112)
- 数学(11168)
- 数学方法(11078)
- 企(10958)
- 企业(10958)
- 中国(9156)
- 制(7330)
- 财(6964)
- 农(6887)
- 贸(6433)
- 贸易(6429)
- 易(6352)
- 银(6020)
- 银行(6016)
- 行(5814)
- 融(4714)
- 金融(4714)
- 体(4499)
- 税(4493)
- 业经(4225)
- 税收(4007)
- 法(3983)
- 收(3980)
- 农业(3862)
- 务(3781)
- 财务(3774)
- 机构
- 大学(88171)
- 学院(86506)
- 济(39381)
- 经济(38552)
- 管理(32092)
- 研究(28382)
- 理学(26674)
- 理学院(26417)
- 管理学(26074)
- 管理学院(25912)
- 中国(24126)
- 财(21256)
- 京(18852)
- 财经(16403)
- 科学(14900)
- 经(14738)
- 所(14673)
- 北京(12816)
- 研究所(12698)
- 江(12643)
- 中心(12517)
- 经济学(12316)
- 财经大学(12118)
- 农(11542)
- 经济学院(11249)
- 范(10324)
- 师范(10261)
- 州(10125)
- 业大(9991)
- 院(9966)
- 基金
- 项目(45996)
- 研究(35657)
- 科学(34998)
- 基金(32897)
- 家(27612)
- 国家(27404)
- 社会(22378)
- 科学基金(22244)
- 社会科(21239)
- 社会科学(21232)
- 基金项目(16995)
- 省(16502)
- 教育(16396)
- 编号(15302)
- 资助(14556)
- 划(14476)
- 成果(13443)
- 自然(12969)
- 自然科(12564)
- 自然科学(12558)
- 自然科学基金(12318)
- 部(11547)
- 课题(10215)
- 发(10000)
- 重点(9971)
- 教育部(9898)
- 性(9565)
- 人文(9475)
- 社科(9343)
- 项目编号(9304)
共检索到138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理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我国海洋权益赵理海(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法教授)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一举措将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重要性经过长达24年之久的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硕琳
在归纳世界大多数沿海国家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要实施公海制度的实践,以及分析公约有关条款的基础上,指出今后渔业管理制度将朝着有利于沿海国的方向发展,远洋渔业国只有与沿海国密切合作,承担公约所规定的养护生物资源的义务,才能确保远洋渔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我国渔业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海洋法公约生效对我国公海渔业生产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并提出对海洋渔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海洋法公约,生效,公海渔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慧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占地球表面70.8%的海域的法律秩序,是集大成的海洋法典。美国虽然参与了该《公约》的制定过程,却迟迟未批准《公约》,成为世界范围内少数几个徘徊在《公约》之外的国家。近年来,美国国内要求国会批准《公约》的呼声渐高,估计近期美国有可能批准加入《公约》。一旦美国成为缔约国,将会在《公约》条款的解释、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建设、外大陆架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治理、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我国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给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以及我国海洋权益造成影响。对此,我国应予以密切关注,加以研究。
关键词:
美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影响 中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辛圆 黄硕琳
中国与韩国之间的海域宽度不足以使两国各自主张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两国之间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原则上存在分歧,导致两国在黄海、东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洋权益争议。本文主要讨论了两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渔业、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上的海洋权益争议。为保障海洋权益,我国应尽早发布我国"岛屿与海域声明",尽快明确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海洋划界办法;加强对韩国政策的研究;健全和完善我国海洋权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并依法对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实施管辖;普及海洋法律知识,提高国民海洋法律意识;建立中日韩区域性海洋管理组织,共同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海洋划界 苏岩礁 海洋权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詹德斌
中韩两国于2000年签署了《中韩渔业协定》,目的是在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首先建立起良好的渔业秩序。但《渔业协定》生效以后,两国间的渔业纠纷不减反增。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中韩两国海洋权益角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微观层面来看,这是中国渔民迫于生计仍然赴韩国渔区违法、违规捕捞,而韩国海警和渔业部门日益强化打击力度所致。频繁爆发的渔业纠纷已经严重干扰了中韩关系的良性发展,要求双方必须尽快思考并落实化解渔业矛盾的对策,以便构建一个和谐的中韩海洋秩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洋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时期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UNCLOS确立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全球性和区域性渔业公约为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提供了具体法律保障;区域渔业组织是实施国际渔业资源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属性与现行渔业制度安排存在冲突;渔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强化;公海配额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等。应对之策: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一协调作用,采取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协调好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的运作机制;建立以义务履行的多少来称量权利的获取多少的配额分配标准;加强公海渔业监管力度,推广监测系统监控设备、实施公海联...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瑛
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BBNJ协定)是目前海洋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立法进程之一。BBNJ协定与现有海洋法制度的关系上,国际社会一致认为"该进程及其结果不应损害现有法律文书、框架以及相关的全球、区域和部门机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上覆水域是公海,海域空间的重叠有必要明晰大陆架定居种生物与国家管辖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BBNJ协定需要考虑拥有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沿海国的利益,在尊重现有制度、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沿海国和在大陆架上覆水域作业船只所属船旗国的责任,探索包容性、创新性的制度,以实现BBNJ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制度的衔接,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以国 巩建华
冷战结束后,南海区域外的大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出于地缘政治战略位置的考虑及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纷纷加大了渗透南海地区的力度。针对大国南海渗透战略,中国必须将南海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经营和筹划,设法寻求战略平衡点,建立一套维持南海局势稳定的机制,以维护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以国 巩建华
冷战结束后,南海区域外的大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出于地缘政治战略位置的考虑及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纷纷加大了渗透南海地区的力度。针对大国南海渗透战略,中国必须将南海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经营和筹划,设法寻求战略平衡点,建立一套维持南海局势稳定的机制,以维护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玉 王晨星
海事司法管辖作为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方式,是国际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习惯国际法,我国在相关海域依托主权、主权权利和历史性权利享有不同的司法管辖权。近年来我国周边海域海洋权益争端频发,以司法手段保护国家主权开辟了海洋权益维护的新思路。最高人民法院已通过司法解释规定了我国在管辖海域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海事司法管辖内容。在管辖海域内进行海事司法管辖既可以彰显国家主权,又能够强化我国所享有的主权权利和历史性权利,维护其他海洋利益,为未来我国通过谈判等合法手段解决海洋争端积累有利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勇
2017年6月5日至9日,瑞典和斐济政府联合主办的以"可持续的海洋"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面对日渐恶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此次大会正当其时。参与大会的各国代表在会议上联合呼吁国际社会要改变海洋管理的思维与行动方式,扭转当前海洋生态恶化的颓势,同时各国政府需要加强新型合作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勇
2017年6月5日至9日,瑞典和斐济政府联合主办的以"可持续的海洋"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面对日渐恶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此次大会正当其时。参与大会的各国代表在会议上联合呼吁国际社会要改变海洋管理的思维与行动方式,扭转当前海洋生态恶化的颓势,同时各国政府需要加强新型合作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汉平
2012年6月中旬,越南国会通过了酝酿已久的《越南海洋法》,公然将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纳入其版图之中,不仅违背了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作出的承诺,而且还暴露了其欲长期霸占南沙群岛、窥视西沙群岛的野心,进一步损坏了中越友好关系。2013年1月1日,该法开始正式生效。回顾越南从酝酿、提出、辩论到获得国会全票通过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越南官方于2012年6月中旬高调出台《越南海洋法》有着不同一般的深刻背景。这是在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战略东移的背景下为与美国进行战略互动而实施的战略步骤,意在借助美国的影响力逼迫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作出让步,并与菲律宾、日本等方形成合力,使中国面临比以往更大的...
关键词:
越南海洋法 背景 南海争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复杂。与日本的关系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表现为政冷经热,与菲律宾的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表现为"政冷经热",与韩国的关系在朴槿惠时期则经历了"政经双热"到"政冷经不热",与越南的关系不冷不热。中国是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它们的依赖程度。按照贸易和平论,两国之间的经贸密切往来会带来和平或至少会降低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因素或第三方国家的影响,贸易和平论并非总能成立。在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复杂。与日本的关系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表现为政冷经热,与菲律宾的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表现为"政冷经热",与韩国的关系在朴槿惠时期则经历了"政经双热"到"政冷经不热",与越南的关系不冷不热。中国是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它们的依赖程度。按照贸易和平论,两国之间的经贸密切往来会带来和平或至少会降低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因素或第三方国家的影响,贸易和平论并非总能成立。在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中,各国在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时尚未与中国建交,更不存在密切的经贸关系;日本和菲律宾与中国海洋权益关系的紧张既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又受到与美国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时,加强经贸往来特别是加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仍然是重要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比较
我国新《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若干比较
并行不悖的两套买卖法——我国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比较研究
联合国呼吁全世界采取切实行动保护海洋资源
约定不明下合同履行地点的确定——《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比较研究
日本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情况介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焦点问题
我国审计制度在反腐治腐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
我国反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冲突及调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我国涉外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