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4)
2023(13100)
2022(11032)
2021(10406)
2020(8552)
2019(19412)
2018(19119)
2017(35463)
2016(20175)
2015(22931)
2014(22691)
2013(21623)
2012(19897)
2011(18079)
2010(18524)
2009(17272)
2008(16336)
2007(14934)
2006(12941)
2005(11849)
作者
(53706)
(44625)
(44497)
(42764)
(28084)
(21491)
(20632)
(17159)
(17122)
(16054)
(15038)
(14997)
(14138)
(14018)
(14007)
(13863)
(13807)
(13251)
(13113)
(12824)
(11185)
(11113)
(10857)
(10301)
(10279)
(10147)
(10090)
(9967)
(9057)
(8904)
学科
(69931)
经济(69871)
管理(49095)
(46933)
(37510)
企业(37510)
中国(30905)
方法(30562)
(27198)
金融(27195)
数学(27007)
数学方法(26657)
(24960)
银行(24935)
(24126)
(22144)
教育(21607)
(20872)
(17033)
业经(16427)
地方(16296)
(15847)
理论(15670)
农业(14774)
(14361)
贸易(14350)
(13971)
(13563)
财务(13530)
财务管理(13497)
机构
学院(269475)
大学(268560)
(101260)
经济(98709)
管理(92397)
研究(91796)
理学(78653)
理学院(77688)
管理学(76060)
管理学院(75541)
中国(70839)
(57362)
科学(54897)
(49432)
(46357)
(44248)
师范(43914)
中心(43861)
(43457)
(42405)
研究所(41811)
财经(39045)
业大(37697)
北京(36949)
教育(36862)
师范大学(35272)
(35221)
(34499)
农业(34166)
技术(33293)
基金
项目(171716)
研究(134544)
科学(134393)
基金(118517)
(101423)
国家(100403)
科学基金(84628)
社会(81527)
社会科(77019)
社会科学(76996)
(70481)
教育(69072)
基金项目(61621)
(59977)
编号(59375)
自然(51310)
成果(50660)
自然科(50054)
自然科学(50039)
自然科学基金(49110)
资助(48321)
课题(43754)
重点(40317)
(39327)
(38827)
(37104)
(36320)
项目编号(35758)
(35581)
教育部(33890)
期刊
(111727)
经济(111727)
研究(87534)
中国(61291)
教育(60909)
(40678)
学报(39820)
(39242)
(37585)
金融(37585)
科学(34952)
大学(30981)
管理(30782)
学学(27731)
技术(27336)
农业(26792)
业经(19739)
财经(19241)
经济研究(18142)
职业(17738)
(16515)
问题(14397)
(13812)
(13003)
论坛(13003)
理论(12696)
(12671)
图书(12578)
(12559)
商业(11853)
共检索到415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波  欧阳恩剑  
把产教融合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法》修订的现实需要。从政策供给到法律供给是产教融合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国产教融合不可避免出现某种失序,集中表现为价值失守、结构失衡和制度失范。产教融合法律调整的逻辑起点在于法律较政策相比的强制性、根本动因在于产教融合失序、构建路径在于修立并举。修订完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现有法律,把产教融合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予以规定,制定《产教融合促进条例》单行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是产教融合法律调整的根本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徐铭业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干预是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政策内容上,校企合作占文本比重大,但在产权制度建设、激励举措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以权威型政策工具为主,但涉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则以象征号召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涉及企业办学的相关政策存在“责任不清”“义务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力度不足、相关规定缺乏法律支持等问题,亟待出台更强力政策的。2023年天津市颁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中产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回应,为我国探索产教融合法制路径建设、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完善贡献了“天津智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打开、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人才供给需求深度匹配、发展动力与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杨欣怡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语境下,农村职业教育将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完备的法律制度建设能从顶层设计、中层协同以及底层推进三个维度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以保障。因此,以新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为契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应该成为共同富裕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突破点。结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的短板,需要根植现实需求,由国家高度统筹布局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建设,区域精准对接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发展诉求,院校深入挖掘法规制度运行节点,各主体有效监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依法运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岳金凤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强国之基是国家的战略选择。首届工业与职业教育大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工业转型、促进产教融合"主题,就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的政府、产业界、职教界等各界代表取得广泛共识,即中国制造在由大向强的迈进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的协同支撑,而职业教育要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修桂芳  谢园  
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议题。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法律基础。深度解析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支撑作用,需要直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阐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新《职业教育法》秉承“大职业教育观”的机制理念,统筹协调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维度,分别从管理体系、办学格局、人才培养等角度,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破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新《职业教育法》从政策供给、管理体制和人才成长等角度护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欣欣  彭泽平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成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推动职教产教融合既是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成渝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必须立足当前成渝地区产教融合政策支撑不足、人才供需矛盾、“双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等现实挑战,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打造多主体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搭建职业院校组织创新的融合载体,合力营造产教协同发展的融合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姣姣  杜慧起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给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为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应当坚持校企“双元”主体合作原则,多元协同编写机制,推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的开发,以此深化教材改革,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婷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为了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应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关键出路在于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窦红平  邵一江  李本友  
应用型课程是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在分析了应用型课程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及应用型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应用型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基于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应做到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重新设计与融合优化、遴选优质教材或自编应用型教材;在课程实施方面应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主体团队化、教学场所机动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多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振宇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比较1996版职业教育法和2022版职业教育法的异同,从修法、立法、执法视角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从修法背景来看,增强适用性是提出修法的主要原因,吸纳各方意见是全面修法的主要方式;从立法视角来看,新法有法律地位提升、类型地位确立、发展目标明确、法律保障增强四大重要突破,以及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仍不够清晰、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仍不够明晰、职业教育研究仍不够重视、行业企业主体作用仍不够彰显四大现实局限;从执法角度来看,一是全员学法、营造法治环境,二是严格执法、执法守法并重,三是加强督法、严格执法监督检查,四是完善修法、形成定期修法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波   欧阳恩剑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是促进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深度对接和合作过程中,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质量为目的,形成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客观上能为法律所调整。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法律关系,教育行为(育人行为)作为产教融合关系的客体符合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特殊性本质特征,产教融合关系的复杂性符合教育法律关系的综合性特征,产教融合关系内容的权利义务集中体现产教融合教育关系的法律化,产教融合是反映职业教育规律的社会关系。为克服教育执法弱化的软肋,产教融合执法需实现主体专门化、程序固定化、结果公开化和监督主体多元化。要解决职业教育法律“软化”问题,其路径在于建立申诉制度以保障企业和学校的申诉权,以及明晰法律救济的具体程序,以保障学校和企业等主体的权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锂   雷建海   向程龙   冉研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新交通行业,将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跃迁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要打造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在人才需求变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交通领域产教融合多元办学的现实困境。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开创性地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高职产教融合多元办学,通过梳理“价值共创”理论在多元办学中的演进路径,构建了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并从新技术应用、建立共享数据库、优化机制建设三方面探索提升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与实施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武玲   贺静   谢红霞  
从政策层面、产业层面、技术层面、市域层面指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主要包含政策系统驱动、产业协同驱动、数字技术驱动及市域主体驱动4个单元。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的实施路径包括:打造“1+31”阶梯型顶层设计,助力政策系统驱动全面落地;构建“1+4”全方位协作机制,赋能产业协同驱动落地实践;构筑“1+3”平台型组织生态,切实发挥数字技术的应有之义;建构“1+5”融合式市际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市域主体驱动功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