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7)
- 2023(5851)
- 2022(4302)
- 2021(3810)
- 2020(3100)
- 2019(6537)
- 2018(6739)
- 2017(12411)
- 2016(7043)
- 2015(8214)
- 2014(8322)
- 2013(7746)
- 2012(7115)
- 2011(6258)
- 2010(6369)
- 2009(5961)
- 2008(6261)
- 2007(5818)
- 2006(5310)
- 2005(5057)
- 学科
- 济(28066)
- 经济(28027)
- 管理(18277)
- 业(17499)
- 企(13733)
- 企业(13733)
- 中国(10355)
- 农(9638)
- 方法(8793)
- 学(8591)
- 业经(7923)
- 数学(6888)
- 数学方法(6714)
- 农业(6342)
- 财(6286)
- 地方(6245)
- 制(6163)
- 发(5565)
- 理论(5154)
- 体(4860)
- 银(4731)
- 银行(4717)
- 发展(4715)
- 展(4704)
- 行(4512)
- 产业(4470)
- 贸(4363)
- 贸易(4357)
- 融(4293)
- 金融(4293)
- 机构
- 大学(103362)
- 学院(102207)
- 研究(38750)
- 济(36766)
- 经济(35776)
- 管理(33697)
- 中国(29721)
- 理学(28177)
- 理学院(27767)
- 管理学(26921)
- 管理学院(26757)
- 科学(26162)
- 京(23161)
- 所(20819)
- 农(20502)
- 研究所(18947)
- 财(18000)
- 中心(17915)
- 江(17300)
- 业大(16173)
- 农业(16142)
- 范(15907)
- 师范(15704)
- 北京(14514)
- 院(14181)
- 财经(13867)
- 州(13586)
- 省(12905)
- 师范大学(12743)
- 经(12549)
- 基金
- 项目(66623)
- 科学(51862)
- 基金(47756)
- 研究(46557)
- 家(43177)
- 国家(42829)
- 科学基金(35610)
- 社会(28912)
- 社会科(27225)
- 社会科学(27218)
- 省(25740)
- 基金项目(24968)
- 自然(23402)
- 自然科(22894)
- 自然科学(22889)
- 自然科学基金(22460)
- 划(22156)
- 教育(21219)
- 编号(19059)
- 资助(18847)
- 成果(16394)
- 重点(15826)
- 发(14670)
- 部(13893)
- 课题(13590)
- 科研(12903)
- 创(12843)
- 计划(12652)
- 国家社会(12217)
- 创新(12116)
共检索到163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静 刘天利
小说中插入诗词是古代文言小说中常见的现象。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受到诗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诗意。其诗化特征因素与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相互交织,产生了特殊的诗化作用,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性,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此外,《聊斋志异》中的诗歌也是蒲松龄个人情感的寄托。研究《聊斋志异》中的诗词及其艺术价值,对探讨蒲松龄本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诗化特征 审美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丽丹
从民间叙事视角对《聊斋志异·晚霞》进行重读,多层次地阐释蒲松龄的文学创作方式与民俗的关系,挖掘《聊斋志异》的民间叙事意义。《晚霞》以吴越地区端午龙舟竞渡习俗的记录为故事发端,是带有民俗记录性质的文学创作,采取传统方志记录的视角,对民俗活动中的人更为关注,是对传统方志"见俗不见人"这一记录方式的"纠偏",是对民俗活动中民俗表演艺人的生命历程、情感经历在一定现实基础上进行的文学性书写。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晚霞 龙舟竞渡 民间叙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海霞
身处明清社会的转型时期,受大的社会思潮影响,蒲松龄认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儒"是正统。《聊斋志异.黄英》中蒲松龄在传统的菊花意象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的基础上赋予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新价值的赋予和消解过程中体现了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遵从。陶弟化菊,黄英不复业菊都表明,虽然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最终都要由商回归儒,从中折射出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坚守。在这篇小说中蒲松龄还叙写了黄英与马子才之间理性掺杂其中的一段典型的儒家式的婚姻。作者在抒写爱情和婚姻之际,少了"心学"对个性的张扬,多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慧仁
传统小说描绘剧烈突转、超常态、极端化情感。伍尔夫以道具结构方式取代传统情节结构方式,把被后者排除的"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纳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在《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以达洛卫夫人为道具人物,展开所有人物的感知及他们的感知差异,在相互映衬中生成心心相异的情感逻辑,刻画出达洛卫夫人等众多饱满的人物形象。这种道具结构手法,显示出比情节结构更加经济、更加自由的优势,使人物刻画更加多维、多向,形象更加立体,成就了其诗化小说的风格,主题因果更具阐释性。但这一手法使小说文本成为智性文本,文学性减弱,为普通读者
关键词:
情节结构 道具结构 诗化 文学性 困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诗化"是当代人文学科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哲学等人文学科通过与文学、诗学的联姻,借助诗化语言,追求诗意境界,走出科学主义的窠臼,达到与生活世界乃至生命的融通。在历史上,教育学也曾有过"诗化"形态,但随着近代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加快,诗化教育学迅速衰微。重建诗化教育学的实质是当代教育学的语言学转向,它不仅能推动教育学语言表达与认识论的变革,使其更加接近真实的教育生活世界,而且能引导教育逐步摆脱工具主义价值观的羁绊,走向诗化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诗化教育学 教育学 科学化 诗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薇薇
法的诗学向度一名法学学者可能在政治观和价值立场上偏于温和保守,这应是法学的品性所要求的。而曾经崇尚现代主义法学品性的西方法治世界,逐渐步入全面反思的时代,当然很多法学家并不完全是现代主义的,有的是偏于诗学意义的反思,有的则是出自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内部的反思。在全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绍青 孙燕
李正栓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高校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兼任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中英诗歌互译及译评,屡获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蕊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庋藏多种明清小说类文献,且不乏版本稀见者。其中,明刊本《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和清抄本《聊斋全图》二者尤为值得关注。《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有别于伦敦英国博物院藏本,该本乃文雅堂根据昌远堂刻本、并参照别本刊刻而成,其异文部分或保存了余象斗原刊本的部分原貌。《聊斋全图》,左文右图以图为主,彩图精美,文字部分以小楷抄就。该本与《聊斋图说》风格相似,版本罕见,当成书于鸦片战争(1840)以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雨其
在奥地利德语诗人特拉克尔的诗歌中,"去人性化"特征相当明显。文章分析了特拉克尔诗歌"去人性化"特征的普遍体现和独特体现,并指出:特拉克尔诗歌中"去人性化"的独特性在于对浪漫主义的回归。诗人不仅深受浪漫主义艺术传统的影响,而且自身的"癫狂"性情从根本上成就了其诗歌的"去人性化"特征。
关键词:
特拉克尔 “去人性化” 浪漫主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健
《陶适斋先生诗稿》二卷,清陶金谐撰,清吴照编。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澄刻本。二册。半叶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框高18.1厘米,宽12.1厘米。题"授业吴照编次;子婿丁澄校刊"。前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张铭序、乾隆四十八年(1783)陈树华序、乾隆五十二年(1787)吴照序、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澄序。鲁九皋撰《墓志铭》《陶适斋先生诗稿总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常明
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殉节后,诗文为朝廷所禁,门人王稌藏其遗稿,至宣德后始得传播,后人刊印成《逊志斋集》。由清至近现代,《逊志斋集》曾经被多次重编再刻,传本极多,关系错综。本文对这些版本之间的渊源以及流传脉络做一梳理。
关键词:
方孝孺 《逊志斋集》 版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顼 孙培良 苗德权 冯彩波 邱东风
利用196l~2013年聊城市辖区内8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聊城市53a的雷暴日数的月、季、年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趋势以及各阶段变化分布。结果表明:聊城市53a来年均雷暴日为43.5d。年内月雷暴日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全年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年雷暴日数的97%,四季中雷暴日数出现的高峰则集中在夏季,其雷暴日数总和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4%。冬季则很少出现。且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数呈现出平均以3.76 d/10a的趋势减少。年雷暴日数最多为68d,最少的仅有28d。全年雷暴的分布以茌平最多,其次是西北部临清和西部的冠县,东南部的东阿最少。该研究为聊城市...
关键词:
雷暴日数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GIS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