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5)
2023(3122)
2022(2380)
2021(2722)
2020(1990)
2019(4734)
2018(4821)
2017(7166)
2016(5174)
2015(5914)
2014(6094)
2013(5063)
2012(4911)
2011(4617)
2010(4861)
2009(4300)
2008(4218)
2007(3906)
2006(3583)
2005(3397)
作者
(11092)
(9082)
(9080)
(8973)
(5927)
(4444)
(4380)
(3772)
(3519)
(3509)
(3149)
(3070)
(3060)
(2939)
(2935)
(2865)
(2851)
(2726)
(2694)
(2669)
(2540)
(2312)
(2214)
(2198)
(2136)
(2134)
(2118)
(1982)
(1880)
(1846)
学科
教育(18968)
中国(10336)
(9256)
经济(9240)
管理(6499)
理论(6470)
教学(5776)
(5363)
(3761)
(3703)
思想(3648)
(3625)
政治(3619)
发展(3462)
研究(3431)
(3339)
改革(3220)
高等(3214)
思想政治(3149)
政治教育(3149)
治教(3149)
德育(3122)
(2879)
企业(2879)
学校(2868)
教育改革(2805)
(2700)
学法(2648)
教学法(2648)
方法(2637)
机构
大学(65146)
学院(58314)
教育(27676)
研究(27026)
(20725)
师范(20684)
师范大学(17477)
(16408)
(16393)
经济(15714)
科学(14134)
中国(13597)
(13254)
管理(12658)
研究所(11899)
北京(11875)
职业(11127)
教育学(10660)
中心(10403)
(10328)
技术(10288)
理学(10231)
理学院(9951)
管理学(9586)
(9517)
管理学院(9434)
(9054)
(7877)
教育学院(7861)
职业技术(7564)
基金
研究(32730)
项目(32269)
科学(26734)
教育(24670)
基金(19429)
社会(17775)
成果(17178)
社会科(16301)
社会科学(16297)
编号(16226)
(15654)
国家(15338)
课题(15218)
(13913)
(13367)
(13016)
科学基金(11872)
规划(10757)
(9764)
(9758)
项目编号(9708)
(9580)
研究成果(9178)
教育部(9129)
重点(9111)
(8853)
(8816)
阶段(8797)
基金项目(8777)
年度(8590)
期刊
教育(47406)
研究(33425)
中国(23138)
(19612)
经济(19612)
职业(10976)
技术(8681)
技术教育(7182)
职业技术(7182)
职业技术教育(7182)
大学(6959)
(6941)
学报(6889)
科学(5749)
高等(5697)
(5425)
论坛(5425)
(5019)
高等教育(5015)
成人(4861)
成人教育(4861)
管理(4568)
(4430)
比较(4429)
学学(4365)
(4199)
金融(4199)
发展(3999)
(3999)
农业(3700)
共检索到10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耶鲁报告》所赋含的自由教育理念为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新共和主义高等教育观既承继了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学校的自由教育传统,又使这一传统融入美国飞速发展的社会洪流之中,并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以不丧失自由主义教育传统为前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平  
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博与专的关系。通识教育源自美国,其人文精神和全方面培养人的理念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给我们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观念以启迪,在应对教育全球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广斌  
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过度功利化的批判,它坚持在人本主义观照下,关注高等教育当重视学生发展性的应然价值,认为师生的发展性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发展性是一流大学的最适表征和共性追求。发展性高等教育观自现代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初显雏形,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新的高质量高等教育观亦是其当代遵循。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日渐成为指导当下高等教育实践的有效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荣德  
卢瑟福是20世纪培养诺贝尔奖科学家人数最多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高等教育观包括:面向世界,选拔人才;注重基础,严格要求;学会思考,深入研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其观点和成功经验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界重视和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向华  张倩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学生消费者"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是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推进紧密相联系的。"学生消费者"既具有普通消费者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消费者"具有知情权、选择权、收益权以及参与管理权等多种权利。"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史烈  
当前 ,我国经济形势和科教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这些新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和教育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翁史烈教授从新时期人才观内涵、工程教育的核心、营造大学的智力生态环境、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资与多元化办学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是翁史烈教授于 2 0 0 0年 1 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所作演讲的录音整理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体秀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文学工作,都是为了“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地。为了造就大批新战士,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儿童教育观,不仅把儿童的成才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并创造了特点鲜明的儿童教育艺术,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研究,有着重大的启迪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利益服务。教育是由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就不能不带有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是人性高于神性、人权高于神权的教育观,是走向进步的教育观,是合目的的、走向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约翰逊F·奥斯本  张红霞  孙志凤  
本文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弱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功之处给予了肯定。本文所倡导的一种温和的实在论,试图对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更好的解释,而且对相关的教学论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华庆  
杜威秉承皮尔斯的实效主义哲学,强调理性认知对于理性目标的实现作用。实效主义教育观将理性目标、有效手段和实际效果统一起来,概括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工具主义教育观和实验主义教育观的优点,同时摒弃了其缺陷。在实效主义教育观看来,教育仅仅是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在于有效地服务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学校和教材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唐爱民  
道德的相对性不等于道德相对主义。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有其自身难以僭越的悖逆。它不能在事实上和逻辑上得以确当地圆说 ;不能担保学生获有普遍性、恒定性的道德观 ,不能承领学生葆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道德观。道德相对主义导致了道德的解体、道德价值的混乱和学校道德教育价值的窄化、形式化 ,使道德教育成了“弃德”或“没有道德”的教育。德育学理论必须审慎地处理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紧张关系 ,消除不必要的歧异与视差 ,以获致对其的完整把握与辨证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晟  张艳  
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注重职业教育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呈现出效益型、实践性、服务性、市场性的特征。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诸多公立大学贯彻"为国家服务"的办学宗旨。在课程设置上,艾略特设计了"选修制";在科研活动中,麻省理工学院注重"应用研究",形成了"MIT模式"。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理性主义的缺位和对现实功利的过分强调,同时也阻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形态和功能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新的课程呼唤着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转型势在必然。为此 ,我们特约请了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的几位青年学者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里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 ,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