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4)
- 2023(13991)
- 2022(12203)
- 2021(11309)
- 2020(9596)
- 2019(22042)
- 2018(22026)
- 2017(42812)
- 2016(23200)
- 2015(26359)
- 2014(26566)
- 2013(26382)
- 2012(24393)
- 2011(22219)
- 2010(22599)
- 2009(21262)
- 2008(20709)
- 2007(18398)
- 2006(16627)
- 2005(15277)
- 学科
- 济(109908)
- 经济(109765)
- 管理(72135)
- 业(64041)
- 企(54473)
- 企业(54473)
- 方法(41756)
- 数学(35783)
- 数学方法(35370)
- 财(26390)
- 中国(25660)
- 农(24630)
- 地方(24167)
- 业经(23018)
- 制(22411)
- 学(21830)
- 贸(16774)
- 贸易(16764)
- 易(16207)
- 农业(16193)
- 体(16033)
- 环境(16017)
- 务(15963)
- 银(15913)
- 财务(15887)
- 银行(15876)
- 理论(15862)
- 财务管理(15849)
- 和(15767)
- 融(15585)
- 机构
- 大学(343329)
- 学院(339269)
- 济(144691)
- 经济(141556)
- 管理(132889)
- 研究(117430)
- 理学(113641)
- 理学院(112369)
- 管理学(110617)
- 管理学院(109982)
- 中国(87850)
- 京(73581)
- 科学(69022)
- 财(68421)
- 所(59250)
- 财经(53508)
- 研究所(53050)
- 中心(51862)
- 江(50729)
- 农(48803)
- 经(48285)
- 北京(47450)
- 业大(46274)
- 范(45190)
- 师范(44876)
- 经济学(44172)
- 院(42088)
- 州(40802)
- 财经大学(39435)
- 经济学院(39319)
- 基金
- 项目(220575)
- 科学(173537)
- 研究(165333)
- 基金(159940)
- 家(137333)
- 国家(136191)
- 科学基金(117028)
- 社会(105103)
- 社会科(99593)
- 社会科学(99567)
- 省(84859)
- 基金项目(84509)
- 教育(75393)
- 自然(73801)
- 自然科(71973)
- 自然科学(71960)
- 划(71111)
- 自然科学基金(70658)
- 编号(67573)
- 资助(66106)
- 成果(56970)
- 部(49338)
- 重点(48935)
- 发(47183)
- 课题(46755)
- 创(45265)
- 制(43508)
- 国家社会(42975)
- 教育部(42959)
- 创新(42288)
- 期刊
- 济(170985)
- 经济(170985)
- 研究(110596)
- 中国(65554)
- 财(52983)
- 管理(51661)
- 学报(48910)
- 科学(45852)
- 农(45561)
- 教育(38149)
- 大学(37957)
- 学学(35359)
- 融(32374)
- 金融(32374)
- 农业(31050)
- 技术(29311)
- 财经(27391)
- 经济研究(26824)
- 业经(25231)
- 经(23448)
- 问题(22104)
- 理论(17574)
- 技术经济(17564)
- 图书(17316)
- 贸(16958)
- 现代(15748)
- 实践(15629)
- 践(15629)
- 世界(15589)
- 国际(15371)
共检索到52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宗明
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柳剑平、刘威著《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的个案分析》(2009)一书,将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和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现象有机地统一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之中进行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不仅把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且还把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深入。总的来说,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甘开鹏 陆宁
二战后,经济制裁一直是世界各国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制裁实施者,并将制裁政策纳入了其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之中。虽然欧盟对外经济制裁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在对外经济制裁实施机制方面存在着冲突与困境,但欧盟制裁政策的目标、基本原则却日益凸现和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才华
2018年9月20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因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苏35战斗机和S400导弹,将中央军委某部及其部长纳入制裁名单。OFAC的上述行径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集中表现。随着中美间竞争加
关键词:
域外适用 经济制裁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岚萍 孙攀峰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摩擦越来越大,面临西方国家进一步经济制裁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所以本文研究经济制裁机制探源及趋势问题,对中国应对未来国家关系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制裁 机制探源 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月 许宁宁 曹晋丽
文章运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经济体价值链关联、经济体生产距离和销售距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经济制裁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基于“台湾地区—大陆—美国”三角贸易,考察了美国经济制裁对三角贸易和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岸价值链关联不断深化,经济体在GVC活动中的生产和销售并未出现明显的“近岸”特征;经济制裁对经济体价值链关联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聚焦于三角贸易,美国经济制裁显著降低了美国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价值链关联,并且促进了两岸价值链融合。最后,文章从创新驱动机制提升两岸价值链关联、以两岸携手嵌入大陆内循环应对经济制裁、两岸携手开拓外部市场塑造新型贸易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月 许宁宁 曹晋丽
文章运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经济体价值链关联、经济体生产距离和销售距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经济制裁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基于“台湾地区—大陆—美国”三角贸易,考察了美国经济制裁对三角贸易和两岸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岸价值链关联不断深化,经济体在GVC活动中的生产和销售并未出现明显的“近岸”特征;经济制裁对经济体价值链关联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聚焦于三角贸易,美国经济制裁显著降低了美国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价值链关联,并且促进了两岸价值链融合。最后,文章从创新驱动机制提升两岸价值链关联、以两岸携手嵌入大陆内循环应对经济制裁、两岸携手开拓外部市场塑造新型贸易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黄国华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对峙终结,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外交成为总体外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开展经济外交。在出现经济摩擦的情况下,中国从来都避免采取武力或经济制裁等硬性手段,主张在平等协商和谈判的基础上解决分岐。而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受其资本主义经济外交理念的支配,却将经济制裁作为其经济外交政策的核心。经济制裁是把“双刃剑”,有可能在国际政治中得以延续.但是如果不转变传统的制裁思维,经济制裁的最终破产又将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经济外交 经济制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国友
冷战后导致中美关系频生摩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对华经济制裁。美国有关经济制裁法案中涉及中国的共有11个,略少于伊朗、古巴、利比亚、朝鲜和伊拉克等美国眼中的“无赖”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诗评 李芷馨
经济制裁是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中国频繁遭遇他国各类经济制裁,美国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出台了颇具特点的经济制裁措施,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相关利益受到威胁。对此,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在审慎审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依托自身较强的国家实力和抗制裁韧性,借鉴他国应对制裁的有益经验,初步探索“内外统筹,多元并举”的经济制裁应对路径,综合运用国内与国际措施,交替使用经济、法律和外交手段,在有效应对美国经济制裁的同时,为国际社会将经济制裁纳入国际法治轨道贡献丰富的国家实践经验,充分履行国际社会中的大国责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建伟
次级经济制裁是主导制裁国对那些与原始被制裁国存在经济联系的第三方所实施的制裁。过去十多年,美国次级经济制裁使用"常态化",在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金融手段,已经造成重大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各大经济体主要采取四种策略予以应对:"制裁预阻""遵守阻却""国际裁决"和"技术规避"。然而,这些策略对各国企业和公民提供的保护有限,无法根本性地阻止美国滥用次级经济制裁及其负面影响。受美国国内形势变化和偶发国际事件的影响,当今各经济体有效应对美国次级制裁的难度明显变大。克服这种困难离不开国际合作,也需要各大经济体加快改革,尽早形成切实可行的反制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凌宇 邓芠科
一国的国家安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建设实践上,其核心内涵或目标应该是使该国最主要政治决策力量具有决策上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构成了国家自主性的主要内涵。从理论上讲,这种决策自主性,不仅体现在对国内事务上,也体现在对国外事务上,主要指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不完全等同于现任执政者)所具有的可以作出让本国家或民族得以长期存续和发展而不被内外力量打断的英明决策的能力,其暗含的基础性条件是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在制度上、物质上或合法性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或支撑。从实践上讲,对当代遭受外来经济制裁的国家进行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同等条件下,被制裁国家的决策自主性能力,往往是影响经济制裁效果,进而影响该国国家安全建设成效的决定因素,这在与发展核武器相关的经济制裁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能否在政治制度上得到持续的和更高的支持,并满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获取合法性上民众的普遍支持,将决定一国国家自主性能力的高低,进而决定该国的国家安全成效的多寡。该研究对于广大发展中世界的国家安全建设具有较大和普遍的启示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余斌
不仅俄乌战争中欧美肆意制裁俄罗斯的行为不支持按照法权来定义产权,政治经济学中的所有权或产权也是不能按照法权来加以定义的。如果因为时代需要而要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产权概念,那么在政治经济学中,我们将所有权定义为对使用价值的占有,将产权定义为对价值的占有。这里定义的产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把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它的含义会因为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所有权(产权)会随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行为的变化而变化。产权丧失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被掠夺,而掠夺也是获取产权的最直接途径。要讲爱国主义,就必须维护爱国者的产权,并使人们认识到要维护现有产权就要维护国家政权。当工人阶级实现解放的时候,资本的产权也就消失了。生产的社会化应当伴随产权的社会化,也就是实现产权的公有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况腊生 郭周明
经济制裁是指一个或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特定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经济资源和交往空间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或行为。冷战结束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已经被国际法明确禁止,其国际风险和成本越来越大。由于国际法没有明确禁止经济强制手段,所以国际经济制裁成为欧美等经济强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首要选择和干涉他国内政的利器,美国发起的对外经济制裁位居全世界首位,但其中很多的经济制裁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要求,产生了许多法律冲突和纠纷,也加剧了紧张局势。
关键词:
欧美 经济制裁 法律分析 国际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研
近年来,美国频繁滥用域外管辖权,通过单边经济制裁推行对外政策,阻碍了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交往,各国纷纷颁布阻断法来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美国的经济制裁会在四种情况下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政治和外交带来重大不利影响。情况一是美国对第三国的经济制裁作用于中国,情况二、三和四是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分别作用于第三国、美国自身和中国实体之间。在中国阻断立法体系的建构中,应当优先阻断情况三和情况四,原则阻断情况一,适度阻断情况二。在中国阻断法的执法和司法中应当重点阻断情况三,灵活阻断情况一和情况四,谨慎阻断情况二,从而为应对和反制美国经济制裁提供法律工具和话语权武器。阻断法是一把“双刃剑”,会使私人主体和公权力机关处于“两难困境”,但这种“两难困境”却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应对美国经济制裁需要承担的“必不可少的代价”。目前,中国通过颁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和《反外国制裁法》,初步构建了应对和反制美国经济制裁的阻断法体系,这是中国应对和反制外国经济制裁实践的巨大进步,但该阻断法体系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中国在阻断法的立法和实施中应进退有度,在充分发挥阻断法工具价值的同时,兼顾阻断法的谦抑性,在维护中国国家宏观利益和个体微观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
阻断法体系 次级阻断 经济制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源 陶士贵
俄乌冲突以来,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卢布汇率波幅巨大。文章创新性地在国内首次将经济制裁纳入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中,通过构建泰勒规则汇率模型,采用2000~2018年国际经济制裁和30个国家汇率变动匹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制裁显著加剧了目标国汇率波动,但对汇率水平变动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多边制裁、贸易制裁、联合国和欧盟发起的经济制裁会给目标国汇率波动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制裁对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国家的汇率波动产生更大的不利冲击。
关键词:
经济制裁 目标国 汇率变动 泰勒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