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7)
- 2023(9083)
- 2022(7472)
- 2021(7436)
- 2020(6125)
- 2019(14520)
- 2018(14590)
- 2017(26211)
- 2016(15078)
- 2015(17769)
- 2014(17439)
- 2013(16455)
- 2012(15120)
- 2011(14183)
- 2010(14209)
- 2009(12623)
- 2008(12458)
- 2007(10830)
- 2006(9701)
- 2005(8998)
- 学科
- 济(49631)
- 经济(49581)
- 管理(33320)
- 业(29916)
- 企(23069)
- 企业(23069)
- 中国(22738)
- 方法(22109)
- 教育(21381)
- 数学(19539)
- 数学方法(19329)
- 农(13980)
- 理论(13290)
- 贸(12916)
- 贸易(12908)
- 易(12692)
- 财(12129)
- 学(11814)
- 教学(11184)
- 业经(10887)
- 制(9327)
- 发(9026)
- 农业(8899)
- 技术(8576)
- 银(8247)
- 银行(8226)
- 行(7955)
- 融(7725)
- 金融(7724)
- 和(7559)
- 机构
- 大学(209340)
- 学院(201684)
- 济(80289)
- 经济(78641)
- 研究(76875)
- 管理(70184)
- 理学(59700)
- 理学院(58929)
- 管理学(57955)
- 管理学院(57554)
- 中国(53041)
- 京(47229)
- 科学(43113)
- 所(37874)
- 范(37193)
- 师范(36956)
- 财(35995)
- 研究所(34590)
- 教育(34132)
- 中心(33372)
- 北京(31324)
- 师范大学(30625)
- 江(29604)
- 农(29528)
- 财经(28974)
- 院(26982)
- 经(26691)
- 业大(26325)
- 经济学(25682)
- 技术(24973)
- 基金
- 项目(130092)
- 研究(104523)
- 科学(103607)
- 基金(92010)
- 家(79963)
- 国家(79209)
- 科学基金(66257)
- 社会(64185)
- 社会科(60660)
- 社会科学(60644)
- 教育(56631)
- 省(48565)
- 基金项目(47223)
- 编号(45309)
- 划(44331)
- 成果(41011)
- 自然(39336)
- 自然科(38476)
- 自然科学(38464)
- 自然科学基金(37845)
- 资助(37753)
- 课题(34097)
- 部(32080)
- 重点(31047)
- 发(28950)
- 教育部(28456)
- 年(28044)
- 项目编号(27557)
- 创(27455)
- 性(27125)
共检索到315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正兴
[目的/意义]从《美国信息素养教育框架》中汲取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有价莐的营养,提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参考。[方法/过程]按照"中国式思维"方式,在文体结构上,依据中国式学术成果的理解方式,整体解读《框架》产生的目的和意义、构建的方法和过程,全面理解其主要结论;在中文语境下,考虑中国式语言习惯,阐释《框架》中重要新概念和术语表达。[结果/结论]《框架》的许多理念和观点对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有重要启发,可以结合我国实际,遵循中国式研究观念和思路借鉴《框架》主要成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小燕
[目的/意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最新颁布的信息素养指导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详细解读,可以了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发展动态,为新时期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具体内容,建立框架结构模型,并与2000年版《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对比,剖析其显著特征与改进之处,思考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方向。[结果/结论]认为《框架》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重新界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性,指导新信息环境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向融入学术、注重能力、促进学术交流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框架 标准 高等教育 美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桂罗敏
[目的 /意义]美国ACRL颁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采用来自教育学的阈限概念理论与方法,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由于对阈限概念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的陌生感,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者对《框架》的深度认知。[方法 /过程]针对上述问题,应开展以下工作:1阐述阈限概念的本意;2阐明阈限概念方法的操作原理;3勾稽信息素养教育引入阈限概念的背景;4分析《框架》阈限概念的实质含义和具体运用。[结果/结论]掌握《框架》阈限概念可以改变学习者的思维境界,对《框架》阈限概念思维的理解可以改变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彩娥 冯素洁
[目的/意义]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第三版),取代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为新信息环境下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及相关附件的内容,并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与学术过程进一步融合,并注重Web 2.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参与,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此外,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文静 彭立伟
本文通过对2014年后有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的英文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框架》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框架》影响了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深化了教育评价。在教育内容方面,《框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能转向基于阈概念,促进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将教育内容范围从高等教育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在教育方式方面,《框架》采取了形象化的教育故事与小短文的教学策略,通过服务研习实践,开展了自我反思式和探究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受《框架》影响,出现由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或二者有机结合,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性评价或两者有机结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灵斌 余玲
美国图书馆界牵头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信息素养标准逐渐落后。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成立工作组开展信息素养新标准的探索工作,认为元素养将逐渐成为新时代美国信息素养的新标准,并对此积极开展研究和实践。文章首先回顾美国信息素养标准的演进过程,然后描述元素养的基本内涵、涉及的目标领域和元素养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元素养"新标准对我国的有益启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鹤林
阈值概念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ACRL正在利用它构建全新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新《框架》),本文在概述阈值概念定义、特征及其在图书馆界应用的基础上,探讨阈值概念对信息素养的意义,剖析新《框架》提出的6个阈值概念及相关行为和观念要求,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阈值概念 信息素养 美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鹤林
[目的/意义]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正式文件),ACRL建议各图书馆将其与2000年《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配合使用,以继续探索变化中的新信息生态圈,希望通过分析其创新之处及思考存在的问题,为国内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理论基础及各子框架内容,分析其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认为面对新交流技术及网络协同环境,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要重视信息活动的情感因素,能指引社交网络化的信息活动并通过加强元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框架 美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丽风 王茜 李津 管翠中 郭兰芳 王媛
2015年2月5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英文版),作为其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更新文件。《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中文版由ACRL授权清华大学图书馆翻译。兹刊发中文版,以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涛 郭瑨 辛义
苏格兰职业教育资质框架体系可以使每一位学习者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者可以是各个年龄段及各种不同职业、学习基础、学习背景,甚至是在职的职工。其运行机制包括以学分为基本单元的资质升级机制,以合作伙伴为参与者的激活机制和第三方介入体系内的运行监督机制。苏格兰完善的学分转换机制和多元化的认证体系对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苏格兰 职业教育 资质框架 终身教育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桂罗敏
作为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15年2月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引起了国际图书情报学界的强烈反响。《框架》一改之前注重技术标准的特性,转向构建一套抽象的价值理念。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聚焦于文本内涵的解读,极少关注《框架》的背景因素。本文在梳理《框架》内容特征、理论构成、社会反响的基础上,挖掘与《框架》相关的文化与价值因素。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图书馆事业将促进信息公平作为根本使命,维护学术自由成为学术图书馆基本工作伦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发展瓶颈,以批判主义作为价值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为信息素养教育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对背景因素的探讨,将有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红卫
近年来,财经素养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美英两国通过成立财经素养教育机构,提供高层次的教育服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研究,推广精准化的教育政策;注重财经素养教育体验,探索多样性的教育形式,形成了以高层次、精准化、多样性为特征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格局。由OECD组织的PISA2021财经素养测试在即,对照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开展现状,可积极借鉴,加快制定和实施提升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的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符绍宏 高冉
ACRL新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本文通过对其指导思想、结构内容和相关教学理论进行分析概括,探讨信息素养教育改革问题。结合对新框架指导思想的分析,探讨信息素养内涵的拓展,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视野、新目标。通过对框架各组成部分内容的细致解读,提炼相关教学点,为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参考。探讨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图书馆员在其中的作用,对在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落实新框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应面向新信息环境,面向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活动,从情感、行为、认知、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应转变观念,形成对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桂宾
为适应充满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作为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与以前的文件不同,《框架》不再将信息素养限定为一套去情境化的技能,而是采用概念性方法将信息、研究和学术方面的相关理念融为一体。文章以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以情境为分析视角,对《框架》的制定背景、哲学基础以及信息素养概念进行解析,并详细阐述《框架》是如何将信息素养及其实施置于情境中的。分析表明:关注情境已成为信息素养研究的必要条件,除了理解信息和信息素养行为外,《框架》强调更要解读它们所处的情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赛 张文勇
元素养是提升其他一切素养的素养,是对信息素养内涵的延升,是面向WEB2.0环境的综合素养。文章在分析元素养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文献调研,对美国高校元素养培养实践中元素养MOOC、徽章系统、数字故事、嵌入专业课程、新生馆员制度等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并为提升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体系、融入元素养核心理念、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建立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元素养 案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