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8)
- 2023(5653)
- 2022(4453)
- 2021(4286)
- 2020(3286)
- 2019(7704)
- 2018(7249)
- 2017(13283)
- 2016(6760)
- 2015(7834)
- 2014(7618)
- 2013(7941)
- 2012(7621)
- 2011(7406)
- 2010(7304)
- 2009(6974)
- 2008(6678)
- 2007(5848)
- 2006(5274)
- 2005(4468)
- 学科
- 济(37591)
- 经济(37557)
- 农(24097)
- 业(17613)
- 农业(15835)
- 中国(14580)
- 方法(14132)
- 数学(13468)
- 数学方法(13440)
- 管理(12712)
- 业经(10162)
- 贸(9151)
- 贸易(9145)
- 易(9056)
- 发(8183)
- 制(8063)
- 企(7607)
- 企业(7607)
- 农业经济(7259)
- 发展(7202)
- 展(7198)
- 财(6900)
- 地方(6499)
- 银(6263)
- 银行(6263)
- 行(6171)
- 收入(6101)
- 融(5884)
- 金融(5884)
- 及其(5653)
- 机构
- 大学(106049)
- 学院(105700)
- 济(56732)
- 经济(55950)
- 研究(42985)
- 管理(38141)
- 中国(34866)
- 理学(32764)
- 理学院(32389)
- 管理学(32106)
- 管理学院(31896)
- 财(22837)
- 京(22415)
- 科学(22032)
- 农(21287)
- 所(20574)
- 经济学(19809)
- 中心(19057)
- 研究所(18773)
- 财经(18445)
- 经济学院(17902)
- 经(17136)
- 农业(15352)
- 北京(14683)
- 院(14679)
- 范(14086)
- 师范(14026)
- 业大(13927)
- 社会(13737)
- 科学院(13674)
- 基金
- 项目(69951)
- 科学(56661)
- 基金(54431)
- 研究(54107)
- 家(47220)
- 国家(46823)
- 科学基金(39564)
- 社会(39370)
- 社会科(37160)
- 社会科学(37156)
- 基金项目(27906)
- 省(23421)
- 教育(22975)
- 资助(21934)
- 自然(21567)
- 自然科(21092)
- 自然科学(21087)
- 自然科学基金(20744)
- 划(20301)
- 编号(20234)
- 国家社会(18279)
- 中国(18021)
- 部(17689)
- 成果(16981)
- 发(16525)
- 重点(15681)
- 教育部(15501)
- 社科(14781)
- 人文(14593)
- 发展(14370)
共检索到163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好底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创新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经预言"今后数几十年能令中国人向上兴奋的新方向就是乡村建设运动"。根据以往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后工业时代,多数国家会出现乡村旅游革命,如今这一规律正在中国得到验证。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赴乡村旅游的市场群体迅速扩大,其规模、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王震宇
在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天蓝、水清、荷香、民居美,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竹山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计划10年内让9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绿色示范乡镇标准,85%以上的村建成绿色示范村。
关键词:
一村 一品 麻家渡 建设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强劲的驱动机制是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网络治理和系统论的学术资源,尝试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对其形成机理和主体驱动力特点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政府、农民、资本和社会力量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地互动协同和有效整合,以形成强大、可持续的合力。在中微观层面,要促进驱动要素层次的协调优化;不仅要注重发挥法律与公共政策、资金与利益的驱动作用,更要重视和增强科技与人才、文化与教育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冯嘉晓 朱春晓 滕文敏
运用GIS空间技术探讨中国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从全局上看,中国美丽乡村地区分布不均衡,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②美丽乡村类型分布差异明显,历史古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京津冀地区;中部及东北部分布较多现代新村且具有交通指向性,沿主要铁路呈网罗式分布。③区域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经向地带性差异较为明显,呈现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中心密集区,总体表现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格局。④冷热分布不均衡,表现出"大部分冷、局部热"的格局,热点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冷点区多集中在西南地区。⑤美丽乡村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自然因素表现为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人文因素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深厚程度等。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鉴于此,从发展方式、资源整合及监督机制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优化 中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9年,广西被中央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6年来,广西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激励引导作用,有效调动了农民投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为农民创造了发展致富的良好条件和机会。2013年,广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因地制宜地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让诗画般的广西更加美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建设 创新 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刚 吴锦友
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挖新农村建设内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截至目前,协同建设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示范项目5个,创建康居示范三星级村庄3个、二星级村庄8个、一星级村庄31个。科学修编相关利用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片天地":乡村建设美丽了,村民留下了,又何须城镇化呢?然而,细细琢磨,却也不难悟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也是一个乡村贴近城镇的"类化"而不"同质"的过程。怎样才算"美丽乡村"?简单地说,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贫穷的乡村不可能保持真正的美丽;二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脏乱的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培德 张宪旺
近年来,山东省蓬莱市抓住省级出台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围绕"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目标,把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财政投入与多方筹资、"创造美丽"与"经营美丽"结合起来,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凝聚力,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宜居宜业、互促共赢的新路子。(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蓬莱市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立足蓬莱仙境、八仙文化、滨海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生菊 陈炜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短板和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甘肃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遵循,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整体看,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已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文化提升、社会和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不解决意识本源这一根本问题,不突破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难点,不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不加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必须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核心要害和重点难点,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甘肃省 美丽乡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