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2)
2023(3277)
2022(2809)
2021(2579)
2020(2352)
2019(5017)
2018(5219)
2017(9174)
2016(5603)
2015(6293)
2014(6231)
2013(6344)
2012(6107)
2011(5529)
2010(5891)
2009(5576)
2008(5745)
2007(5280)
2006(4936)
2005(4832)
作者
(17801)
(14777)
(14741)
(14384)
(9699)
(7259)
(6843)
(5719)
(5661)
(5444)
(5256)
(5185)
(5041)
(5040)
(4875)
(4680)
(4501)
(4408)
(4371)
(4333)
(4092)
(3773)
(3749)
(3535)
(3518)
(3325)
(3314)
(3281)
(3143)
(3070)
学科
(19296)
经济(19259)
管理(12544)
(12051)
(9689)
企业(9689)
(8151)
中国(6545)
方法(6295)
(6043)
(5754)
(5647)
数学(4928)
数学方法(4785)
地方(4656)
(4618)
教育(4404)
(4395)
业经(4390)
银行(4383)
税收(4285)
(4235)
(4232)
(4063)
金融(4063)
农业(3901)
理论(3856)
(3691)
贸易(3685)
(3553)
机构
大学(82882)
学院(78575)
研究(34183)
(29008)
经济(28192)
中国(26037)
管理(24968)
科学(21703)
理学(20166)
理学院(19832)
管理学(19366)
(19233)
管理学院(19200)
(18955)
研究所(17416)
(16607)
(16242)
中心(15577)
(15021)
(13313)
师范(13155)
农业(13150)
北京(12532)
(12309)
(12290)
业大(12048)
财经(11872)
(11575)
师范大学(10868)
(10676)
基金
项目(48451)
科学(37079)
基金(34266)
研究(34066)
(31617)
国家(31335)
科学基金(24923)
社会(20166)
社会科(18957)
社会科学(18956)
(18119)
基金项目(17294)
(16679)
自然(16673)
自然科(16280)
自然科学(16275)
教育(16051)
自然科学基金(15967)
资助(14633)
编号(13242)
成果(12812)
重点(11859)
(10929)
(10559)
课题(10453)
计划(9649)
科研(9645)
(9391)
(9166)
创新(8869)
期刊
(37567)
经济(37567)
研究(29043)
中国(20386)
学报(16407)
(15139)
科学(13714)
教育(13473)
(12401)
大学(11655)
学学(10370)
农业(9864)
管理(9788)
(9647)
金融(9647)
图书(6703)
财经(5833)
(5780)
技术(5532)
书馆(5419)
图书馆(5419)
经济研究(5307)
(5007)
问题(4853)
业经(4759)
(4572)
世界(4525)
(4398)
论坛(4398)
(4298)
共检索到139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继勇  
《鉴真卒传》作为国家正史的传记具有公的官修性质,更能反映鉴真在奈良时代国家政治和佛教界中的活动实态和影响。在有关朝廷、皇室的公式记录方面,要比《唐大和上东征传》详尽。如果把《鉴真卒传》视为正史卒传而具有律令国家正史性格的话,那么《唐大和上东征传》就是私家版的鉴真传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全有  郭德荣  
“书馆”一词的演变,学术界缺乏阐释。书馆从汉代开始,多指代学校,元明清到近代以来,学校仍以书馆代称。涉及到藏书方面,书馆也指代图书馆,其中古代多指称藏书处所,与同时期的藏书楼相类似,联系到古代藏书机构称谓的多样化,“藏书楼”一词不能涵盖古代的藏书机构。此外,书馆还是书场、编书、抄书、翻译、报馆、书房、餐饮等方面的指称,不太稳定,因时而变。对“书馆”一词的考释,有助于推进我们对于古代藏书历史的思考。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世培  
唐后期“租”、“租税”或“租赋”含义的考释沈世培在唐后期两税法史料中,常见“租”、“租税”或“租赋”等词,人们见了常以为仅指斛斗税,以致造成对两税法某些史料的误解,进而影了对两税法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这类名词的考释,还是必要的。“租”、“租税”或“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树友  
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将葑田与架田混同为一。葑田、架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顾成瑞  
唐代前期,在以租庸调收支为主体的赋役制度下,若干类型丁户享有蠲免权。唐代财赋官司对蠲免事务的管理围绕蠲符的颁发而进行,即户部对相关官司报送应受蠲免丁户的信息,根据令式以制作蠲符来核准其受蠲待遇,然后下颁州府施行。但是,这一稳定的管理程序到了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地方性文献《新安文献志》所收的一通唐贞元年间户部蠲牒,记录了平定歙州叛乱的地方首领吴仁欢以所受的朝廷赏官身份申请蠲免资格的经由。此蠲牒内所引唐《赋役令》与新出《天圣令》所附钞唐令相应条款吻合,且其所论及本应受蠲程序,与令式规定相一致,体现了唐代前后期蠲免事务管理原则的一以贯之。但是,从中亦发现以蠲牒作为蠲符补充的新变化。这与唐代后期赋役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王争)  
本文就章太炎先生别号"末底"略作考释,追溯了"末底"一词的梵文原意,及其在中土的流传情况,并就《汉语大词典》对此词的解释作了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文欣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是清康熙四十六年由翰林编修陈邦彦奉敕编纂的大型题画诗集,且是第一部官方编纂的题画诗集。对这部诗集的编者生平、编纂材料来源、体例和编纂目的进行考证,同时将其与之前的题画诗文集进行对比后得出结论,《题画诗》是清廷敕令下的产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雯  
内藤湖南是近代日本著名汉学家,他于1923年著《易疑》一文,提出其阅读《周易》时产生的诸多疑点,并针对疑点展开具体分析,从史学家的视角对《周易》的成立时间、过程,以及各卦、传的历史变迁,做出相应考证与推论,体现出内藤的易学观。该文对当时中日两国的易学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与推动作用,是用史学方法考证哲学典籍的代表性研究之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靖  
建立功能齐备的高品质的石刻拓片数据库,必须通过书目控制对石刻文献内容信息作深层次的揭示。释读石刻文献,进而形成准确的释文,是深入分析其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传统金石目录通过题跋和录文两种体例,点面结合地对石刻文献进行考释,其中的录文体例,更是揭示石刻文献内容信息的基础。从金石目录对石刻文献内容的考释中寻求借鉴,文章就释文的方位、行款和阙疑等石刻拓片书目控制中的释文的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建华  
清代学者黄奭在古史的辑佚方面成绩卓著,但其编年体晋史——王韶之《晋安帝纪》辑本却误将《续晋安帝纪》佚文收录在内。经笔者考定,二书非出自一人之手:《晋安帝纪》的作者为晋宋之际的王韶之,而《续晋安帝纪》的作者为刘宋人周伭。二书名称不同,黄氏缘何将其视为一书?首先是因为《晋安帝纪》的别名过多;其次,《晋安帝纪》与《续晋安帝纪》的引文几全不题撰者姓名;再次,二书同为安帝朝史书,在时间跨度上有重复部分;最后,《续晋安帝纪》一书,诸正史皆未有著录。上述原因使得黄奭以为《续晋安帝纪》乃《晋安帝纪》之别名,亦当出自王韶之之手,以致酿成辑佚之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程陵  
本文从中日两国电大文科不同的课程设置状况入手,分析了在设课思想、课程特点、运作方式、国情等方面存在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出在培养目标、课程门数和学分、媒体选择以及为老龄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向日本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小青  
本文主要对《北魏司马显姿墓志》内容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尤其对北魏孝文帝时的内官三夫人作了一定的探讨,使我们对北魏内官有了一点了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余姣  顾晓光  凌一鸣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开课""讲学""安居""求书"五个主题对这5封书信进行了考释。这五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早期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延揽与聘用、课程设置、社会讲学、人物交游等相关史实,有助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史、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党斌  
《冯景之墓志》于1993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该墓志出土之后即移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拓本也十分少见。因志主之名未见文献记载,故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重视。今据原石拓本细考,志主冯景之即《北史》《周书》所载"冯景",墓志记载与正史基本吻合,但对冯景之生平事迹叙述更为详细,可据以补史、证史。志文内容涉及北魏与南朝萧梁的征战、北魏末年的流民起义、北魏政权的分裂、东魏西魏的对立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本文结合正史文献和志文,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恒新  
1934—1939年,王重民先生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中的伯希和专藏的中文目录编纂工作。吉美博物馆藏王重民先生写给伯希和先生的信札四封,通过这四封信,可以考见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概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