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6)
2023(9621)
2022(8723)
2021(8259)
2020(7006)
2019(16521)
2018(16508)
2017(32184)
2016(17251)
2015(19266)
2014(19120)
2013(19028)
2012(17338)
2011(15545)
2010(15427)
2009(13896)
2008(13233)
2007(11318)
2006(9928)
2005(8607)
作者
(48948)
(40443)
(39995)
(38212)
(25766)
(19340)
(18274)
(16059)
(15392)
(14474)
(13914)
(13389)
(12725)
(12724)
(12468)
(12238)
(11987)
(11951)
(11446)
(11441)
(10011)
(9886)
(9713)
(9270)
(8988)
(8921)
(8871)
(8814)
(8117)
(7840)
学科
(68466)
经济(68395)
管理(48047)
(44933)
(38039)
企业(38039)
方法(32637)
数学(27846)
数学方法(27476)
中国(17541)
(17074)
(15774)
(15764)
业经(14607)
地方(13964)
理论(12197)
(11942)
贸易(11933)
(11559)
农业(11368)
(11321)
(10920)
技术(10483)
环境(10192)
(10050)
财务(9985)
财务管理(9968)
教育(9886)
企业财务(9449)
(9448)
机构
大学(239789)
学院(236056)
管理(98121)
(91115)
经济(89080)
理学(85564)
理学院(84635)
管理学(83095)
管理学院(82667)
研究(78480)
中国(56873)
(51686)
科学(49605)
(40881)
(38976)
(36556)
业大(36082)
研究所(35673)
中心(35065)
(33253)
财经(33228)
北京(32882)
(31883)
师范(31634)
(30200)
(28742)
农业(28506)
(27419)
经济学(25999)
师范大学(25800)
基金
项目(167134)
科学(131101)
研究(122893)
基金(121038)
(105124)
国家(104266)
科学基金(89701)
社会(75679)
社会科(71662)
社会科学(71642)
基金项目(64959)
(64839)
自然(59252)
自然科(57867)
自然科学(57855)
自然科学基金(56778)
教育(56108)
(54784)
编号(50628)
资助(49983)
成果(40950)
重点(36916)
(36590)
(34894)
(34594)
课题(34342)
创新(32116)
科研(32040)
项目编号(31527)
教育部(31447)
期刊
(96554)
经济(96554)
研究(71160)
中国(43086)
学报(37714)
管理(35580)
科学(34864)
(32532)
(29201)
教育(28535)
大学(28459)
学学(26331)
农业(23004)
技术(20662)
(17406)
金融(17406)
业经(15623)
财经(15221)
经济研究(15207)
图书(15008)
(12811)
理论(12671)
问题(12490)
科技(12142)
实践(11902)
(11902)
(11832)
统计(11800)
技术经济(11499)
情报(10911)
共检索到341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人口转变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人口转变的研究和贡献,使之成为人口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概括了人类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的演变特点以及这种演变的原因和社会经济后果。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学者范德卡及其同事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概念,以此概括二战以后发生在西欧的一系列人口和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及生育率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又有学者用"第三次人口转变"表述欧美国家持续的低生育率和高迁入率导致的人种结构的变化。文章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三次人口转变"的提出者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启发性和有价值的,但并不赞成他们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冠以"人口转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宝珍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我不能在五分钟内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投资的话,那么我绝对不会用几个星期的时间来评价这个公司。"言下之意,巴菲特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判断一个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如果五分钟之内无法判断的话,一方面可能就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可能就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花香  
最近,各地媒体接连披露了一批偷漏增值税特别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大案,其中浙江省金华县虚开增值税发票63.1亿元,河北省南宫市虚开10.65亿元,数额之巨,令全国震惊。问题确实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如何解决三年前本人曾提出用“连环法”破解这一难题,可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辉  
对西方国家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或称隐蔽经济hidden economy)问题的研究始于70年代。那时西方发达国家官方统计数字所表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与人们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感觉到的社会福利状况存在着差异。人们开始感到在一般众所公认的地上经济之外,还存在着隐蔽进行的地下经济。这种地下经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各国的情况互不相同,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是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了许多混乱的术语与概念,如黑市劳动、未经批准的建筑、为邻居提供的劳务、未经批准的商业、家庭生产、偷税漏税和逃避执行社会保险条例的小企业,等等。如何计量地下经济,是西方统计学家面临的一项任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计量经济学家与统计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金斗,董涤泉  
在统计整体功能的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搞清统计监督与统计法律监督的区别.统计监督主要是指用准确的统计数字和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监督.这种监督的方法不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直接干预和监督,而只是提供预警、报警的信号,即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分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来自政策制定者、商业部门、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现实迫切需要分享经济统计核算提供分享经济方面详尽的数据信息。为准确把握分享经济的规模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分享经济纳入宏观经济核算的范畴,对分享经济的定义、核算对象和范围、核算内容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力图给出一个分享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以期对分享经济核算的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大华  
要想使产值这项统计数字求实、准确,除了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威逼和利诱这个外部因素外,作为统计部门本身来说,还应该在自身上找找原因。从宏观上讲,产值这项指标确实很重要,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起码指标,也是计算其它许多统计指标的基本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建设  
前不久,读了一篇关于新课程教学方面的文章,其中描述的一个教学片段,笔者认为很值得商榷。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先把这个教学片段的大意作以介绍……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能因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敷衍过去。如在教学《骆驼和羊》时。"我"(执教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师,笔者注)让学生谈谈老牛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都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是学校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我们应当构建同一的学校。学校网络是一种基本无行政干预又无等级色彩的教育组织,它有利于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理论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则是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或某种政治理念,由权力部门对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个领域有计划地实施变革的政治决策。21世纪应当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世纪,应当致力于构建教育成功的美好未来前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用平均预期寿命(e_x)来表示一批人的预期寿命,除了会产生0岁组的预期寿命反而小于1岁组这个矛盾现象外,有时还会产生不适合两个地区进行比较的问题(如下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斌  
本文在风险资产价格和总产出空间内,建立了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信贷和商品市场的联立均衡模型。与传统结构性宏观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明确地将风险资产价格融入模型当中,强调了预期与风险资产价格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对于现阶段的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有针对性且易于掌握的分析工具。比较静态分析中讨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风险偏好下降、货币政策变动、扩张性财政计划以及外部需求下降等几种外部冲击对风险资产价格和总需求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可  胡汉辉  
影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文章着重从历史和预期的角度分析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把已有的两个区域的历史预期模型扩展到多个区域的情形。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历史和预期分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分析了经济危机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学刚  王学斌  刘康兵  
近年来,中国政府数据统计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应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研究主要集中在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和衡量标准、统计数据失真的作用机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和管理理论,同时还有针对中国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实证方面的评估以及改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政策建议方面的讨论。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基础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还得从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入手,摆脱地方政府干扰,确保统计独立性,同时认为在现行框架下增加诸如消费价格指数权重、房屋销售价格及房价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统计透明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当前很多对中国政府统计数据不必要和不公正的质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