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44)
2022(1631)
2021(1595)
2020(1440)
2019(3192)
2018(3306)
2017(6311)
2016(3845)
2015(4506)
2014(4743)
2013(4710)
2012(4663)
2011(4092)
2010(4572)
2009(4501)
2008(4733)
2007(4510)
2006(4405)
2005(4427)
2004(3908)
作者
(11428)
(9346)
(9251)
(9243)
(6035)
(4534)
(4293)
(3702)
(3542)
(3509)
(3287)
(3240)
(3105)
(3048)
(3015)
(2969)
(2814)
(2769)
(2763)
(2676)
(2607)
(2330)
(2320)
(2271)
(2255)
(2199)
(2077)
(2062)
(2018)
(2002)
学科
(13339)
经济(13300)
管理(12353)
(11151)
(9015)
企业(9015)
(6066)
(5975)
中国(5643)
(5571)
(4394)
银行(4394)
(4163)
(3767)
地方(3717)
农业(3688)
业经(3631)
教育(3602)
制度(3511)
(3511)
(3488)
税收(3465)
(3418)
(3406)
(3163)
金融(3163)
理论(3044)
(3042)
财务(3023)
财务管理(3008)
机构
大学(54627)
学院(54111)
(20397)
经济(19670)
研究(19634)
管理(18419)
中国(18329)
理学(13768)
(13628)
理学院(13600)
管理学(13294)
管理学院(13189)
(12693)
(11951)
科学(10738)
(10645)
中心(10493)
(9546)
(9203)
财经(9176)
北京(8903)
研究所(8771)
(8662)
(8623)
师范(8587)
(8417)
银行(8129)
人民(8097)
(7968)
(7743)
基金
项目(24651)
研究(20893)
科学(18638)
基金(16144)
(13123)
国家(12931)
社会(11853)
社会科(11040)
社会科学(11037)
科学基金(10658)
成果(10301)
教育(10179)
(9967)
编号(9744)
(8261)
基金项目(7685)
课题(7539)
资助(7539)
(6536)
(6220)
自然(6012)
自然科(5850)
自然科学(5849)
项目编号(5770)
自然科学基金(5723)
重点(5688)
(5673)
(5658)
阶段(5653)
(5406)
期刊
(32658)
经济(32658)
研究(23026)
中国(16005)
(11803)
教育(11096)
(10711)
金融(10711)
(9365)
管理(8410)
学报(6803)
科学(6088)
图书(5500)
大学(5434)
农业(5409)
业经(5399)
技术(5090)
财经(4945)
问题(4620)
书馆(4535)
图书馆(4535)
学学(4529)
(4286)
(4104)
经济研究(3901)
(3815)
会计(3634)
理论(3624)
农村(3474)
(3474)
共检索到109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金侠  
从汉代刘向校定《管子》八十六篇开始直至清代,历代重要官私目录对《管子》一书的著录也不尽相同。从汉至清,《管子》一书的篇卷数主要有八十六篇、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四卷的变化。这其中既有书写载体和印刷技术不断革新的客观原因,也有《管子》一书自身的原因。针对《管子》的篇卷变化情况,文章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梳理了《管子》篇卷变化的轨迹并分析其原因;二是对二十四卷本《管子》有争议的相关问题单独进行考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金侠  
"十八篇本《管子》"最初由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提出,之后引发了学者们对这一说法的讨论。学者主要分为赞同派和反对派两派,赞成存在十八篇本《管子》的学者,其最核心的理论依据只是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对《七略》的引用。通过多方面论证可以确定张守节这句话是引用错误,即便张守节这句话没有错误,赞同派学者所做的考证工作中也有诸多前后矛盾、逻辑不严谨之处,难以证明确实存在十八篇本《管子》这一事实。可见,"十八篇本《管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陈志雄  
《管子》四篇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作品,其所创造性提出的"精气说"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其中涉及到的"道—气"关系问题复杂而容易混淆,有必要加以重新梳理和厘定。从黄老道家的基本特征以及《管子》四篇内部相关文献出发,我们发现《管子》四篇中的道气关系既不是一种二元论结构,也不是所谓二而一的同一结构。"气"是"道"借以生成万物的衍生体,"道"要进入万物就必须借助于"气"这个由其产生,具有弥漫性,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介质来加以实现,它们之间构成了"气"从属于"道"之一元论的宇宙生成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巩曰国  
文摘关于《管子补注》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管子补注》的作者为明代江夏人刘绩,大约刊刻于明弘治年间。郭沫若认为该书是“辽人著书入金翻刻,金本入宋再被翻刻”,其所依据的宋讳、辽讳、金讳并不可靠;丁日昌、莫友之称其为元刊本,是将黄丕烈所说“元(原)版”之“元”误解为“宋元”之“元”的结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甲朋  韩淑红  
《管子·轻重》篇包含着相当丰富的价格管理思想。本文考察了其基本理论范畴“轻重”概念的历史由来 ,在论述其前人有关价格管理思想的基础上 ,说明了《轻重》篇价格管理思想与前人思想的承继关系 ,从而初步探明了《轻重》篇价格管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书灿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宁  
《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卷数是对文献外在形式特征的描述,在著录中篇卷并不混用,卷是常态,篇是特例。若文献中的每一篇均做到以一卷载之,则全书以篇计;若文献内部不分篇或虽然分篇但篇卷并不一一对应,其中或有一卷容纳多篇,或有一篇以多卷载之,或两种情况均有时,则全书以卷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巩曰国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丽  
南宋绍兴壬申年刊印的墨宝堂本《管子》,与南宋浙本同源而有微异,能够校勘浙本的讹误,更多保存古字古义。此本经黄丕烈、汪士钟递藏,后归海源阁,民国年间失传。清代诸位藏书家曾以此本校勘明刻刘绩《管子补注》本与赵用贤《管子》本,洪颐煊、王念孙、宋翔凤、戴望亦曾以校订《管子》,颇有遗泽留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振汉  
本文主要探讨了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与经济背景 ,资源环境问题现状及危害 ,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辨析和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锦春  盖翠杰  
原本《玉篇》引《诗》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通过例证指出,在版本方面,这些引《诗》可以考证汉至唐前的《诗经》著述体制。在校勘方面,因原本《玉篇》为目前较早引用《诗经》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辑佚方面,可以作清代三家《诗》辑佚的重要补充。在提供异文方面,可以为重新考察清代辑佚三家《诗》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指出,原本《玉篇》所引《诗》之经、传、笺文字与今传《毛诗》不同,除了有钞胥手误外,也存在顾野王为《玉篇》体例而故意改易传、笺文字的情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晓庆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丽  
明代刘绩是弘治三年进士,著书颇丰。刘绩《管子补注》主要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与南宋初浙刻本相较,刘本增加了二十余条浙本原来没有的注解,能够帮助正确理解原文,亦可帮助考查《管子》注的传播源流。刘本在内容上补充浙本的不足,在文字上修订浙本用字的讹误,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陆贻典以宋本精校《管子补注》,校本和校语具有文献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桂罗敏  
南朝梁代在官方编纂类书《寿光书苑》、《华林遍略》之间,文人刘峻受命于宗室萧秀,编纂了《类苑》。这是继《皇览》之后,在类书次第上的第三部。因梁武帝的压制,《类苑》发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加上各种不利的因素,在流传中完全失佚,仅留下少量残文。有关《类苑》的研究,除学者简洁提到外,尚未形成深入全面的专题研究。在多年的学术积累下,笔者通过本文来研究《类苑》的编纂背景、刘峻简况、历代著录等问题,并钩稽存世的残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宣勇  凌健  
对学科概念的认识可分为教学科目说、创新活动说、知识门类说、科学分支说和双重形态说。现代大学所强调的学科建设有两种不同语义上的指谓,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一门门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因此,可以从“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和“作为知识劳动组织”两层语义上来甄别学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