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
- 2023(1642)
- 2022(1463)
- 2021(1384)
- 2020(1099)
- 2019(2726)
- 2018(2738)
- 2017(5126)
- 2016(2561)
- 2015(3163)
- 2014(3233)
- 2013(2973)
- 2012(2926)
- 2011(2708)
- 2010(2816)
- 2009(2509)
- 2008(2762)
- 2007(2398)
- 2006(2153)
- 2005(2011)
- 学科
- 贸(15583)
- 贸易(15575)
- 易(15122)
- 济(11602)
- 经济(11589)
- 方法(5874)
- 出(5574)
- 口(5114)
- 出口(5112)
- 出口贸易(5112)
- 关系(4865)
- 数学(4482)
- 数学方法(4438)
- 管理(4119)
- 业(3871)
- 国际(3640)
- 贸易关系(3517)
- 概况(3249)
- 教育(3204)
- 进出(3161)
- 进出口(3161)
- 进出口贸易(3161)
- 各国(3157)
- 国际贸易(3049)
- 国贸(3035)
- 企(2945)
- 企业(2945)
- 地方(2882)
- 学(2601)
- 对外(2470)
- 机构
- 大学(41944)
- 学院(41313)
- 济(21698)
- 经济(21430)
- 研究(15093)
- 管理(12579)
- 理学(10778)
- 理学院(10656)
- 管理学(10486)
- 管理学院(10417)
- 中国(10003)
- 贸(8482)
- 京(8475)
- 财(8371)
- 科学(7763)
- 所(7622)
- 经济学(7417)
- 财经(6962)
- 经济学院(6889)
- 研究所(6872)
- 经(6238)
- 国际(6013)
- 中心(5970)
- 江(5934)
- 范(5793)
- 师范(5741)
- 院(5667)
- 农(5475)
- 北京(5471)
- 贸易(5415)
共检索到6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宏伟 王馗
《管子》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其外贸以社会战略财富为直接目标,而同样李斯特引入国家主义和国家生产力等新概念,从国家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生产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比较《管子》与李斯特的外贸理论会发现他们有众多的共通之处。李斯特深刻批判了国际自由贸易思想,指出发达国家在宣传自由贸易的虚伪性;《管子》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保国利民。他们都对畅行的比较优势原理进行批判。他们为国家的外贸发展,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外贸发展指明了道路,对于我国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仲君
以斯密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派宣称,在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下,各国经济自然会获得相称于其资源的最充分的发展;李斯特则提出,每个国家尤其是在那些落后国家,只有通过兴办和发展国内民族工业,加速一国经济本土化,达到先进国家的同等发展程度,才能使普遍自由贸易成为现实。而一国经济本土化之策,最主要的是一靠科学,二靠教育,三靠保护贸易制度。在当今新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思考和解决好经济本土化问题。
关键词:
李斯特 一国经济 本土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郭桂萍 徐幸莲 徐宝才 薛建丽 蒋原 杨军 郭云昌 刘秀梅 付瑞燕
【目的】确定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54004和市售盐水鸭、凉拌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4789.30-2010)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选择阴性样品进行人工布菌,比较单增李斯特氏菌蛋白条检测法、CPA恒温扩增法以及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以传统平板分离法进行验证。【结果】蛋白条检测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最低检测限为106cfu/mL;实时荧光PCR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1 cfu/mL,但操作繁琐,对操作技术及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CPA恒温扩增方法灵敏度相对较高,最低检测限为105 cfu/...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险明
论李斯特关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向先进工业强国转变的思想叶险明(首都师范大学理论部10003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生活于1789年至1846年的德国。他理论活动的高峰时期是19世纪30至40年代,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虎涛
作为一种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学,李斯特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对后发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李斯特的理论都是片面、狭隘和教条式的理解。李斯特被简单地等同于保护主义者,不但其理论体系的核心—生产力理论没有得到正确的解读,而且他的平衡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国内外市场理论也被忽视了。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和美元霸权的出现,对李斯特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立足中国国情,再次强调国家利益和生产力导向,构建中国的新李斯特经济学,对于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突破中国经济困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东丽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其在批判英法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提出了适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学说。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李斯特指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生产力是由一国的科学技术、社会状况和制度、自然资源以及现有物质生产条件等因素所构成的综合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李斯特 生产力 精神资本 生产力平衡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利军 陈恒烜
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而关于资本品驱动制造业升级的讨论,在经济学思想中却存在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阐释:一是推崇比较优势原理倡导自由贸易的新古典经济学,二是提倡高端制造业国内保护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梳理和比较,认为资本品驱动制造业升级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两种理论范式的根本性差异,相比较而言,新李斯特主义在理论分析范式和实践指导上更具有优势,而运用这种范式对历史上一些国家制造业崛起的经验分析也表明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对我国当前制造业升级发展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腾
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十九世纪上半期提出的后发国家的追赶型经济发展理论,虽然其中的关于国家干预和关税保护的思想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甚至遭受诸多非议,但是却开启了从后进国角度谈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先河。李斯特经济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在后来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大多得到了体现和验证,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以最终得出,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发展阶段,从本国的历史发展经验中总结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走一条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岭 卢荻
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李斯特"论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李斯特经济学"进行检视,发现:第一,"李斯特经济学"的基石——生产力理论缺乏唯物论基础,也没有建构一个核心的"生产力"范畴,还把生产力本身和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混为一谈;第二,在后进国家走向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李斯特的保护主义学说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理论具有一致性,但远说不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具有一致性;第三,"李斯特经济学"没有一个标准的分析性范式、框架和纲领,其理论体系实质是由几个政策信条构成,缺乏严谨的理论支撑,甚至有为工业资产阶级辩护的成分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岭 卢荻
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李斯特"论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李斯特经济学"进行检视,发现:第一,"李斯特经济学"的基石——生产力理论缺乏唯物论基础,也没有建构一个核心的"生产力"范畴,还把生产力本身和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混为一谈;第二,在后进国家走向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李斯特的保护主义学说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理论具有一致性,但远说不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具有一致性;第三,"李斯特经济学"没有一个标准的分析性范式、框架和纲领,其理论体系实质是由几个政策信条构成,缺乏严谨的理论支撑,甚至有为工业资产阶级辩护的成分。因此,与其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李斯特,不如说李斯特的追随者低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方杰 方海茹
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世界主义经济学甚嚣尘上之际,通过对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工商业发展历史考察,依据国家发展阶段和工业发展水平,推行以国家为基础的国家主义经济学。李斯特提倡国家主义、尊崇自由精神和推行适当贸易保护政策,他的经济理念至今仍然对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莘似韵 孙晓红 徐忆宁 赵勇 吴启华 潘迎捷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单增李斯特菌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以2株4b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Wa X12、ATCC13932)为研究对象进行超高压处理(100500 MPa,15 min,20℃),通过24孔板结晶紫染色方法对2株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结合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观察生物被膜形成情况。Wa X12比ATCC13932形成被膜的能力强。100 MPa压力处理显著增强Wa X12的被膜形成能力(P
关键词:
超高压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SEM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建军
刑法教义与刑事政策的紧张关系并非李斯特刑法理论的本意。一方面,李斯特"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屏障"的论断是费尔巴哈"刑事政策是立法国家智慧"的论断及其刑事立法政策思想的重要补充,是刑事司法政策的范式、刑事政策的阶段性存在,并不意味着截然区分刑法教义与刑事政策理论的"李斯特鸿沟"的存在。另一方面,从"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至理名言出发,李斯特不仅认同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运动、转化,而且明确提出了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同时发展、齐头并进"的要求。基于社会因素的普遍存在及其整体改善的需要,"最好的社会政策"依然是犯罪治理体系及其能力建设的指南;作为社会政策的刑事政策不仅融通于犯罪治理的运动形态之中,并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辩证统一中奠定了系统抗制的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严鹏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展国家,其工业化道路具有由国家主导的特征,偏离了工业化的"自然"模式。然而,国家参与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史的常态而非例外,因为工业化本身是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非经济的政治—军事维度。中国的工业化始于军事动机,但由市场主导并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工业化更具成效。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缺位阻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并激起了国家"凌驾"市场的反向运动。一种新李斯特主义的演化图式认为,工业化是由国际竞争引发的、国内具有不同观念的精英斗争的结果。精英可以具有多样化的动机。当那些具有整体及长远利益观的精英占据上风,并找到适宜的手段高强度地参与国际竞争时,工业化就能够启动并...
关键词:
工业化 国家 新李斯特主义 历史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孙宁
一百多年前,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vich List 1789—1846)在诘难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同时,将生产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把斯密排斥出研究视野之外的技术、精神资本、政治与法律制度、文化心理等因素全部纳入生产力概念,以完全不同于古典学派的历史分析的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