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8)
2023(11289)
2022(9946)
2021(9249)
2020(7616)
2019(17523)
2018(17582)
2017(34005)
2016(18237)
2015(20696)
2014(20725)
2013(20634)
2012(18985)
2011(17440)
2010(17479)
2009(16027)
2008(15242)
2007(13315)
2006(11816)
2005(10493)
作者
(53183)
(44059)
(43854)
(41868)
(28140)
(21037)
(19877)
(17462)
(16856)
(15735)
(15015)
(14885)
(13999)
(13962)
(13602)
(13412)
(13094)
(12863)
(12523)
(12396)
(10918)
(10907)
(10501)
(10102)
(9972)
(9745)
(9683)
(9560)
(8900)
(8449)
学科
(93720)
经济(93633)
管理(52312)
(46710)
(39469)
企业(39469)
方法(36953)
数学(31903)
数学方法(31596)
地方(21713)
中国(20263)
(19522)
(18653)
业经(18223)
(17088)
地方经济(13961)
理论(13489)
(13474)
环境(12991)
农业(12785)
(12720)
(12435)
贸易(12427)
(11929)
教育(11530)
(11136)
金融(11135)
技术(10918)
(10642)
(10604)
机构
大学(269036)
学院(265872)
(113175)
经济(110825)
管理(106835)
理学(92818)
理学院(91792)
研究(90922)
管理学(90338)
管理学院(89865)
中国(65291)
(57080)
科学(55190)
(48595)
(45339)
研究所(41310)
财经(39576)
中心(39570)
(37601)
业大(37544)
(37383)
北京(36456)
(35906)
(35678)
师范(35431)
经济学(34325)
(32672)
经济学院(30568)
(30505)
财经大学(29387)
基金
项目(179888)
科学(141176)
研究(133209)
基金(130374)
(112258)
国家(111331)
科学基金(95891)
社会(84313)
社会科(79854)
社会科学(79830)
基金项目(69684)
(69474)
自然(61558)
教育(60306)
自然科(60062)
自然科学(60052)
自然科学基金(58953)
(58022)
编号(54317)
资助(53828)
成果(44222)
(39625)
重点(39544)
(38651)
课题(36943)
(36849)
教育部(34361)
创新(34328)
国家社会(34132)
大学(33984)
期刊
(129411)
经济(129411)
研究(84005)
中国(46107)
管理(40501)
学报(39992)
科学(37510)
(35153)
(33987)
大学(30455)
教育(29127)
学学(28522)
农业(23987)
技术(23404)
经济研究(21233)
(20308)
金融(20308)
财经(19874)
业经(18879)
(17018)
问题(16261)
图书(14907)
技术经济(14577)
理论(13845)
科技(12786)
现代(12409)
实践(12403)
(12403)
商业(11627)
(11499)
共检索到389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对《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重点议题之一。学术史回顾表明,古人的评论尽管缺少技术和理论含量,但对市场机制的价值已有意识;近世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使《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独特价值得到重视和整理,但迫于日益严重的外部压力和振兴经济的急切愿望,研究中的思想性一定程度上为功利性和工具性所挤占;当代的相关研究,其理论方法由一元逐步走向多样,技术分析不断专业化和精细化,与现实的相关性研究得到强调,但如何提升《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研究水平,使之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还有待于努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国权  
《管子》后16篇,也称轻重篇,着重阐述了轻重理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经济管理思想。前人学者大多从供求规律与货币数量论等角度对商品之间的轻重规律进行阐释。文章则重点阐述了轻重规律所蕴含的均衡思想,并且在阐述管子轻重理论中蕴含的局部均衡、动态均衡、一般均衡思想后,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试图重建管子轻重规律的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直到1769年以后才在经济学中引入均衡的概念,此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亮  
人类对人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研究始于经济学形成时期,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生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来讲,与实物资产的评估理论相比,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分散于人寿保险经济学、安全经济学、医学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保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甲朋  韩淑红  
《管子·轻重》篇包含着相当丰富的价格管理思想。本文考察了其基本理论范畴“轻重”概念的历史由来 ,在论述其前人有关价格管理思想的基础上 ,说明了《轻重》篇价格管理思想与前人思想的承继关系 ,从而初步探明了《轻重》篇价格管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加荣  
本文在分析了《管子》在赋税制度、国家专卖、货币杠杆、信贷、贸易、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将《管子》的理论依据归结为利益驱动和市场调节两方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旭华  
《管子》的商业经济思想曹旭华(杭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商业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大体在该时期成书的《管子》,①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商业经济问题,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商业经济思想。一、关于农工商的关系在农工商三大经济部门的关系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世昌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产生于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以后,新中国成立前已取得较丰 硕的成果。本文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缘起谈起,以著作为主,逐一对它们作出了简 要的评述。最后提出笔者的三点基本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舟  
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1919~1949)研究历经了起步拓荒、初步拓展和综合创新三个阶段,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西方现代经济思想本土化以及重要经济思潮等重点论域,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未能改变其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薄弱环节的境地,今后的研究需努力之处甚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缐文  
《管子》认为事物皆由对立的"阴—阳"两面构成,"参视"的行为就是要协调和统一阴与阳,得出第三种最佳状态,从而有利于事物的和谐与发展,"阴阳两生而参视"的本质是一分为三与辩证用中,这一哲学认知在《管子》的经济思想中转换为轻重论,意在轻重之间调出"衡",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具体的运用中,"轻—重—衡"的辩证逻辑扩展为"A然而B""B(A)而不B~+(A~+)""不A不B""亦A亦B"这4种模式,其所达"衡"状态是A、B对立面之间的任意一点,它超越了A、B,是更高层次的动态最优。《管子》运用辩证思维在经济领域系统构建出一个有道体、有论理、有致用的学说体系,实现了中国经济思想的"轴心突破",赋予中国特色经济思维以长久的价值。"阴阳两生而参视"不仅为《管子》经济思想之要义,更是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之慧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秦其文  
国内外发展经济学从思想、精神、价值观、宗教伦理、道德等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方面揭示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原因,但尚未就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家庭贫富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应重视基于贫困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思想反贫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清华  李詹  
经济期刊是各种经济思想得以展现的一大载体。民国时期的经济期刊多达534种,通过综合统计与取样分析表明,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境况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当时经济期刊所载文献大都偏重探讨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其中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金融是各期刊中最重要的研究主题,宏观经济政策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各期刊还促成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外国经验以改造中国经济的思想热潮。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从总体上认识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与理论贡献,为今日中国的经济理论发展与经济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杨柳  
《管子》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著作,《国富论》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原著。这两本书对人类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极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管子》和《国富论》产生的历史缘由,接着对《管子》和《国富论》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最后简略论述了《管子》和《国富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对解决今天的各种经济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浩  
《管子》所包含的信用思想在古代文献中独树一帜,其信用举措对于抑制齐国高利贷危机、缓解"蓄贾大家"对农民的盘剥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管子》一书主张政府要适时涉入流通领域,实施有效的信用干预与调控,以减缓高利贷者对小农经济的严重破坏。从《管子》的信用思想来看,笔者倾向于《管子》战国成书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