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7)
2021(87)
2019(165)
2018(177)
2017(616)
2016(193)
2015(160)
2014(172)
2013(157)
2012(190)
2011(192)
2010(190)
2009(186)
2008(170)
2007(161)
2006(163)
2005(141)
2004(135)
2003(129)
2002(118)
作者
(510)
(479)
(450)
(395)
(385)
(325)
(211)
(211)
(209)
(180)
(179)
(179)
(168)
(166)
(159)
(155)
(150)
(149)
(147)
(134)
(127)
(118)
(117)
(116)
(114)
(103)
(103)
(102)
(98)
(97)
学科
(823)
经济(823)
地方(384)
管理(378)
(313)
(286)
(255)
(239)
企业(239)
档案(236)
业经(199)
方法(192)
农业(187)
地方经济(167)
工作(157)
(156)
(156)
宣传(156)
(154)
理论(154)
中国(153)
书刊(152)
评介(152)
(150)
(128)
贸易(128)
(126)
经济学(123)
数学(120)
数学方法(117)
机构
大学(2880)
学院(2679)
福建(1218)
研究(1048)
(1028)
经济(1010)
管理(1003)
理学(852)
理学院(841)
管理学(836)
中国(833)
管理学院(828)
科学(781)
(673)
(625)
(591)
研究所(577)
(568)
(537)
(513)
(481)
师范(480)
福建省(472)
科学院(446)
社会(422)
农林(416)
中心(408)
师范大学(402)
信息(364)
社会科(361)
基金
项目(1463)
研究(1037)
科学(973)
基金(859)
(761)
(745)
国家(735)
福建(695)
福建省(654)
科学基金(592)
社会(573)
社会科(538)
社会科学(538)
成果(490)
(488)
编号(487)
基金项目(430)
教育(407)
资助(382)
自然(342)
自然科(331)
自然科学(331)
自然科学基金(329)
(327)
科技(321)
重点(291)
科研(286)
社科(285)
规划(279)
项目编号(273)
期刊
(2101)
经济(2101)
研究(992)
中国(888)
图书(579)
学报(575)
(561)
科学(481)
大学(445)
业经(442)
(416)
学学(398)
(378)
林业(352)
情报(333)
教育(326)
管理(324)
档案(293)
档案学(293)
书馆(290)
图书馆(290)
经济学(289)
问题(277)
(270)
动态(263)
(212)
经济问题(203)
农业(202)
亚太(198)
亚太经济(198)
共检索到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锋  
福建省为我国主要侨乡,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散布世界各地的一千二百余万华侨中。原籍福建的有三百六十余万,约占30%。远涉重洋,移居海外的福建籍华侨。历来与福建侨乡保持密切联系,在侨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此形成了数量颇为可观的历史文献资料。 有关福建华侨的档案史料,以福建省档案馆所藏最丰,然因散置于许多不同的全宗中,查阅、利用颇多不便。近年来,该馆青年馆员林真同志不辞辛劳,全面查阅了该馆所藏的有关档案,并先后走访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厦门市档案馆、龙岩地区档案馆以及晋江、永春、永定、上杭等县档案馆,补充收集了部分有关档案。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挑选,整理。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福建省泉州市。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8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宝兴煤矿算不上名矿,但它却是见证中国近代矿业发展的"活化石"。其前身是一个开设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土煤窑,宣统元年(1909)进行了机械化改造;1914年完成政府注册,次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933年被日伪"满州炭矿株式会社"接管,1938年经交涉又归还私人;1945年张家口解放,晋察冀区政府注资边币1000万元及机械物资,成为股东之一;1948年下花园解放,军管会接管宝兴矿,次年正式完成公私合营,接受察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政府采购定点会议酒店青岛华侨国际饭店是一座"精品星级酒店",荣获青岛市旅游饭店业"金星奖"。饭店隶属于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新的政治、经济、金融商贸中心,离奥帆基地近在咫尺,与美丽的前海之滨毗邻,环境优雅,交通便利。酒店建筑面积约11000m~2,拥有各种高、中档客房160间,"女人心情"专属楼层,以温馨浪漫的设计风格、柔情漫溢的女性关怀让您在不同的空间享受不同的空间体验。酒店多功能厅宽敞明亮,可同时接待200人,各种中、小型会议室4个。会议接待服务突出了饭店细腻、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充分展现了华侨"精品服务"的内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邹永广   朱尧  
侨乡是海外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揭示其旅游开发前后华侨主体性与地方性变化的过程对于促进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及祖籍地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福建省晋江市梧林侨乡为例,基于“制度-行动-地方”的分析框架,刻画了旅游产权实践下海外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与形成机制。1)旅游开发前后,海外华侨主体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济投入的积极性、情感投入的主动性和文化联结的自觉性转变为经济参与意愿降低、身份自主意识消解和文化建设能力流失。2)侨宅产权对海外华侨主体性的发挥具有价值理性规制和情感隐性调节作用。旅游开发推动侨宅产权关系发生变革,在血缘伦理型流转转变为市场商业型流转的过程中,产权结构中的权力不均衡分布最终导致了差异性的地方主体实践,旅游产权变革是解释侨乡旅游实践中华侨主体性变迁的底层逻辑。3)旅游开发前后侨乡地方性重构是海外华侨与侨眷的互动实践转向不协调的多元主体实践的结果,导致地方性重构呈现“去地方化”趋势。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移民空间实践与地方协商中人地关系动态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侨乡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君哲  
二战后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冲破重重阻力向前发展。国际华人问题专家估算,目前可动员的华资为3000亿美元左右,与阿拉伯人、犹太人并列为世界三大金融力量。我国对外开放14年来,所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70%以上是港澳及国外华人资金;广东省则占80%左右。为了全方位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我们对海外华侨、华人金融业现状应有所了解,本文拟作一简略介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英湖  
地缘、血缘观念是中国漫漫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播迁海外的华侨华人人虽然离开家乡和祖国,但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仍存在着浓厚的地缘、血缘观念,比较重视宗亲、乡亲和亲戚朋友这些社会关系。所以,他们不论是在向外迁徙,还是在海外的工作就业、企业经营、生活社交、社团组建等方面,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自己在言行举止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艳林  
19世纪初华侨开始大规模的移居南美,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华人在南美的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发展较快,为企业进入南美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商贸环境。华人凭借勇于拼闯的精神已经在巴西、阿根廷有了一定的发展,给中国企业开拓南美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商业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廖小健  
论文主要探讨全球"汉语热"对海外华文教育、华文传媒以及对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汉语热"所展示的丰富内涵,即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实际上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爱玉  
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福建利用侨资从起步、发展、快速发展3个阶段情况,探讨了福建利用侨资所具有的3大特点:在投资形式方面,从个体 到多形式区域性发展;在投资项目方面,以生产型、创汇型为主;在投资环 境方面,由按政策办事到依法办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燕  
近代以来,在海外华侨的影响下,中国侨乡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侨乡民居变迁是其中重要方面。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本文在占有大量地方文献和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以全国著名侨乡——客都梅州为例,考察客家围屋的"洋化",探讨华侨影响下的侨乡民居变迁以及华侨在这一变迁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凤珍  
华侨华人是特殊的资源,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当华侨华人中的一些人毅然回故乡担任既不是"官",也不是"吏"的"村官"时,更是全方位快速推进了侨乡新农村建设,他们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华侨村官"。本文总结了浙南华侨华人回乡领导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真实动因和面临的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使其可持续性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华  
文章介绍了华侨华人网络论坛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就华侨华人文献信息机构如何利用网络论坛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