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4)
2023(7788)
2022(6232)
2021(5967)
2020(4724)
2019(10299)
2018(9864)
2017(19062)
2016(9856)
2015(10771)
2014(10543)
2013(10495)
2012(9705)
2011(8937)
2010(9372)
2009(9283)
2008(8094)
2007(7621)
2006(7064)
2005(6445)
作者
(26916)
(22929)
(22335)
(21398)
(13867)
(11052)
(10048)
(8967)
(8765)
(7918)
(7875)
(7494)
(7121)
(6981)
(6959)
(6843)
(6639)
(6463)
(6422)
(6213)
(5809)
(5535)
(5519)
(5494)
(5336)
(5207)
(5014)
(4896)
(4705)
(4642)
学科
(48397)
(45077)
经济(44930)
(36135)
农业(32522)
(24520)
金融(24519)
(21899)
银行(21889)
(21362)
中国(19693)
业经(18867)
管理(18514)
(16780)
企业(16780)
(13063)
方法(12632)
农业经济(12449)
地方(12384)
中国金融(10879)
(10602)
(10479)
(9796)
(9365)
农村(9348)
数学(9315)
数学方法(9249)
(8946)
发展(8689)
(8675)
机构
学院(140430)
大学(134935)
(62237)
经济(61022)
管理(51503)
研究(48317)
中国(45236)
(44839)
理学(44057)
理学院(43662)
管理学(43016)
管理学院(42777)
农业(33421)
科学(27677)
(27330)
(27138)
业大(26772)
中心(25646)
(23941)
(21842)
研究所(21446)
财经(21367)
农业大学(20136)
(19462)
经济学(19171)
(18655)
师范(18519)
(18456)
银行(17843)
(17710)
基金
项目(89675)
研究(71229)
科学(70426)
基金(64162)
(54552)
国家(53874)
社会(48390)
科学基金(45952)
社会科(44327)
社会科学(44313)
(36908)
基金项目(34005)
编号(31130)
教育(30249)
(28530)
(27660)
自然(25646)
成果(25365)
自然科(25008)
自然科学(25005)
自然科学基金(24586)
资助(24424)
(21354)
课题(20186)
(19980)
国家社会(19697)
重点(19644)
(19340)
(18899)
(18536)
期刊
(78887)
经济(78887)
(53276)
研究(41590)
农业(35635)
中国(32928)
(31579)
金融(31579)
学报(22567)
科学(20996)
(19731)
业经(19539)
大学(18705)
学学(17934)
(15045)
农村(14412)
(14412)
农业经济(14325)
教育(13516)
管理(13300)
问题(11169)
财经(10877)
(9920)
技术(9919)
世界(9580)
社会(9529)
经济研究(9398)
(9266)
农村经济(9061)
经济问题(8825)
共检索到22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文朝  
供大学金融专业所用的“农村金融”教材近年来一直较缺。而过去教材偏重于讲贷款实务,理论性不强。所以这时能有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组织、湖南财经学院编写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学》教材出现,对财经院校农村金融教学来讲,可称为“及时雨”。教材经我院教学试用后,又征求一些师生的意见,现谈几点看法。一、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但还待完善该教材第一、二章着重从理论上论述了农村金融的地位、作用与指导方针,农村资金运动与农村信贷资金运动。通过从农村经济的角度论述农村金融的特点作用,从农村资金运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一科学研究作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反映。一门新兴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则是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从“经邦济世”这种古老的经济概念出发,来探讨有关农业的经济问题。相传在封建社会前期,曾经推行过一种类似村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孟子·滕文公上》里描述说:“方里而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景华  黄葵华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供求悖论出发,讨论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并就整合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辉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出发,论述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优化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深入的进行。但我们认为,仅如此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系统地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原则、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内容等方面透视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希望能给有关部门以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义瑞  巫启玉  路建祥  李怡农  甘能平  
立足市场经济改革农村金融党的"14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达就明确了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要面向市场,进入市场。从这种情况出发,我认为一定要按照小平同志讲的,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同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承认除人民银行以外的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必须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也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同时,又必须承认,由于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银行业务的政策性更强(有不少国营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它的特征,人们常用以下几句话表达: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商品生产已不存在;实行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实现了上述几条,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农材金融学会是从事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它在开拓和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事求是的考察和评价它的这种作用,对进一步办好学会,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封铁石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金融部门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围绕这一课题,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不久前召开了1992年年会,分别就农业银行体制改革、信用社改革、农村信贷改革、支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现综述如下:一、关于农业银行体制改革问题1.农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向商业银行转体变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在一九八一年二月,《农村金融研究动态》第二期上,发表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研究所和六个大、专院校撰写的《关于探讨创立“农村金融学”的刍议》一文,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创建农村金融学的设想及其论据,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我个人完全支持这种设想,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奎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主要部分仍将由金融机构提供。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在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状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动力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东平  李娅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存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的绊脚石。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很好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美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考察,对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配套的扶持政策进行评介,并对比我国农村金融的不足,提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应该承担主导作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