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1)
- 2023(2004)
- 2022(1693)
- 2021(1599)
- 2020(1292)
- 2019(2991)
- 2018(2811)
- 2017(5340)
- 2016(3036)
- 2015(3402)
- 2014(3370)
- 2013(3483)
- 2012(3259)
- 2011(3164)
- 2010(3277)
- 2009(3279)
- 2008(3410)
- 2007(3337)
- 2006(2970)
- 2005(2773)
- 学科
- 济(16041)
- 经济(16028)
- 业(10385)
- 管理(9316)
- 企(7734)
- 企业(7734)
- 方法(6998)
- 数学(5423)
- 数学方法(5386)
- 农(4621)
- 中国(4531)
- 业经(4100)
- 学(3945)
- 理论(3715)
- 农业(3270)
- 贸(3185)
- 贸易(3180)
- 易(3082)
- 制(3051)
- 财(2929)
- 地方(2756)
- 教育(2705)
- 和(2682)
- 融(2497)
- 金融(2496)
- 银(2403)
- 银行(2400)
- 策(2326)
- 行(2315)
- 划(2171)
- 机构
- 大学(54802)
- 学院(53152)
- 济(24214)
- 经济(23799)
- 研究(18908)
- 管理(18699)
- 理学(15559)
- 理学院(15353)
- 管理学(15162)
- 管理学院(15048)
- 中国(14313)
- 京(11862)
- 科学(11136)
- 财(11066)
- 所(10034)
- 研究所(9001)
- 财经(8833)
- 农(8679)
- 范(8543)
- 师范(8504)
- 江(8478)
- 经济学(8121)
- 经(7975)
- 中心(7775)
- 北京(7486)
- 经济学院(7237)
- 业大(6954)
- 师范大学(6935)
- 州(6841)
- 农业(6748)
共检索到8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朝华
生产力经济学在我国的创立和发展已近12个年头,李晓帆同志的新作《生产力流动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又为这一领域增添了新的研究成果。这本著作以分析生产力的流动为主线,系统地探讨了生产力流动的起因、机制和形式。它反映出,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研究中的概念之争,而深入到许多实际的经济问题之中。 全书始于对“生产力差”的分析,作者认为,生产力流动的基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生产力差”,二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格局。它们分别构成生产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孟海贵 隋东苏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相对于生产关系而言的。把生产力看作是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看作是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门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力(以下简称物质生产力),如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商业也是一个经济部门,但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红钦
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自然生产力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强调"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 生态生产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晓亮
生产力中从来就包含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越发展,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成果就越多。从科学技术到生产力之间有一个转化过程。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主要表现为渗透性或合并性,即通过渗透和物化为生产力因素而实现的。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化的关键是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同恭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统的旨在通俗简捷阐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生产力定义因有助于我们科学认知生产力而可用,但有的定义中"征服自然"的思想必须修正而要回归到马克思使用过的"改变自然"的提法,进而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关键词:
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科学认知生产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西南工学院邓金堂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取代了家庭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与经济资源的矛盾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史表明,资本主义企业一直致力于解决企业人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彦晖 刘思峰 施红星
针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生产力研究仅局限于定性分析的缺陷,本文在对生产力流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生产力的流动模型,并就我国2001~2003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生产力的流动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我国行业生产力流动力(量),研究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流动规律,科学制定我国(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力流动 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荣生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引起了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现在,科技工作的重心是使科学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的直接要素。而这一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又往往影响和制约着转化过程的状态和速度。本文试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科学向生产力转化的社会条件作些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必良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核心着力点。就理论层面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主要涵括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三个方面;从基本国情来说,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在于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生产领域的大幅拓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生产韧性的大幅增强和生产收益的大幅增加;从本质规定来说,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应聚焦于推动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着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深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高水平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铭杰
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的发展理念、新质的生产资料把握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力层面上提升推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因而蕴含着独特的生态内涵。这内在的逻辑机理表现在: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驱动,新时代不论是理念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锚定于生态文明的战略导向,从而使新质生产力具有了生态属性。在生态属性的作用下,新质生产力将生态价值置于重要考量地位,形成其着眼于脱碳转型、降耗增效以及可持续性的生态关切。正因为表达出鲜明的生态关切,新质生产力具有强烈的生态担当,蕴藏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理念与绿色低碳产业的生态效能。为了释放生态效能,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要求实现生态转化,而当前可以从上层建筑、科技研发与人才资源三方面着手将新质生产力的生产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晶 王霞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生产力中的每个要素都和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图书馆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忠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文军 李玉成
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活动,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轻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因而无法解决生态问题。笔者认为,生产力是人类为谋取生存条件而从事的变革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双向活动。生态因素是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生态、科技和管理是现代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关键词:
现代生产力 生态 科技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