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4)
- 2023(10180)
- 2022(8292)
- 2021(7988)
- 2020(6207)
- 2019(14084)
- 2018(13736)
- 2017(23851)
- 2016(14527)
- 2015(16407)
- 2014(16499)
- 2013(15088)
- 2012(14015)
- 2011(12986)
- 2010(13360)
- 2009(12034)
- 2008(12058)
- 2007(10971)
- 2006(9876)
- 2005(9222)
- 学科
- 济(43727)
- 经济(43647)
- 管理(39401)
- 业(33388)
- 企(28046)
- 企业(28046)
- 教育(21161)
- 中国(19478)
- 方法(15113)
- 制(14476)
- 财(14336)
- 农(14317)
- 学(13225)
- 数学(12362)
- 理论(12208)
- 业经(12182)
- 数学方法(12071)
- 体(10103)
- 地方(9226)
- 农业(9225)
- 技术(8576)
- 银(8489)
- 教学(8475)
- 银行(8466)
- 发(8245)
- 体制(8220)
- 行(8128)
- 务(8109)
- 财务(8086)
- 融(8076)
- 机构
- 大学(199579)
- 学院(196240)
- 研究(72989)
- 济(68618)
- 经济(66793)
- 管理(64399)
- 理学(54821)
- 理学院(53977)
- 管理学(52762)
- 管理学院(52353)
- 中国(48434)
- 京(44043)
- 科学(43707)
- 范(37300)
- 师范(37033)
- 所(36894)
- 财(36501)
- 教育(35655)
- 研究所(33389)
- 江(33235)
- 中心(31110)
- 师范大学(30451)
- 农(30328)
- 北京(28267)
- 财经(27777)
- 院(26813)
- 业大(26585)
- 技术(26006)
- 州(25333)
- 经(25074)
- 基金
- 项目(127458)
- 科学(102169)
- 研究(101464)
- 基金(88890)
- 家(77334)
- 国家(76508)
- 科学基金(64209)
- 社会(62194)
- 社会科(58424)
- 社会科学(58408)
- 教育(55242)
- 省(51473)
- 划(45893)
- 基金项目(45649)
- 编号(43570)
- 成果(39288)
- 自然(38878)
- 自然科(37909)
- 自然科学(37895)
- 自然科学基金(37201)
- 课题(35035)
- 资助(34561)
- 重点(31287)
- 部(30013)
- 制(29386)
- 年(29020)
- 发(28870)
- 性(27304)
- 创(27172)
- 规划(26732)
- 期刊
- 济(81284)
- 经济(81284)
- 研究(68901)
- 教育(59213)
- 中国(53702)
- 学报(30739)
- 财(29316)
- 农(28857)
- 科学(28375)
- 管理(25068)
- 大学(24734)
- 学学(21717)
- 技术(21210)
- 农业(19179)
- 职业(16820)
- 融(16566)
- 金融(16566)
- 财经(14337)
- 业经(12835)
- 经(12398)
- 经济研究(11894)
- 技术教育(11351)
- 职业技术(11351)
- 职业技术教育(11351)
- 坛(10737)
- 论坛(10737)
- 版(10277)
- 问题(10269)
- 业(9565)
- 发(9331)
共检索到312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基于类型学思维,从国家能力、社会团结以及个体发展三个层面出发,关注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以适应社会分工促进社会团结、以适合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基本维度上的核心职能。分析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逻辑,试图推动理解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及其制度调适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从系统思维看,新版专业目录的研制和发布在支撑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呈现出行为跨界、功能整合和动态重构的逻辑理路。突出"领域—主体—层面"育人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职业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对职业的影响,推动校企突破既定界域以"校中厂""厂中校"实体性嵌入育人实践,为适应工作情景和跨界学习模式创设条件;突出"职业—生命—社会"价值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接职业岗位(群)的逐级递进,挖掘个体擅长工作过程建构的个性品质,力图满足经济社会利益需求和民生诉求;突出"开放—自主—实践"制度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遵循个体不同智能结构和发展可能性供给制度,淡化学科化及区别于普通教育设计专业框架,引导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驰亮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阵地。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表征为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积累,观照学生价值理性的生成。然而,“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面临“教学主体”让渡“智能主体”,“技术颠覆”冲击“教学秩序”,“教学内容”脱节“智能社会”,“教学评价”偏离“育人本位”等现实挑战。基于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充分汲取人工智能的发展动能,厘清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实践逻辑,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推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向”,加快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注重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逻辑向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振朋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化路径及其实践的隐忧性反思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借鉴企业集团化经营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理念,将之迁移到职业教育集团化运营的办学模式探讨中,以概念的逻辑建构为基点对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营进行产权和契约不同组合的模式解构,并就制度化的路径生存进行了体制与机制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实践背景,并对现时历程中诸多方面亟待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性观照,以期能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运营路向提供新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完整职业教育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谭君航
共同的终极价值、一致的经济诉求、归一的文化透视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价值基础。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对接,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接的耦合逻辑,文章提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落实涉农职业教育依据乡村振兴需求提质增优,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扎根乡土。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类型发展 耦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姜延秋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非正式制度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信念、文化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缺乏,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动力不足且存在有限理性。推进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其前提是寻找到包括价值观和围绕价值观推进文化理解和认同的一整套逻辑,包括在正式制度中明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性质与边界,构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文化理解机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宣传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外部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教育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具有双重性:一是必然性,即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所决定;二是自身性,即教育活动自身的健全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但类型结构的优化还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特色创新和提高质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类型结构 特色与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周伟
职业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专业教学标准以职业标准为参考、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三者共同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类型化发展,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适应职业运行规律。基于此,为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统合建立职业分类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并依据职业能力选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姜孟升
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要靠正确地确立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只有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反思,真正优化类型定位,才能打开新局面、形成新格局、达到新境界。在理论基础上,必须厘清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知识论基础、人才分类理论基础和技能形成理论基础,剖析其何以可能。在实践中,要正视优化类型定位中走向“另类”、分离普职和院校升格等三大误区,帮助其冲出桎梏。在发展逻辑上,一是破除“刻板印象”,构建科学的知识观和人才观;二是着力将职业教育打造成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生涯通道;三是紧扣职业的科学规律来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统筹资源,推进“三融”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五是完善内外部制度,协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定位 “一统三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李宪印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具有时代使命。以“技术”“教育”“职业”三个源概念作为“显线”支撑类型逻辑,以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作为“隐线”分别贯穿于三个源概念之中,是类型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进一步探索技术属性、教育属性、职业属性的内在关联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其技术属性是对技术合理性的探求,凸显其对职业教育“实然”的基础作用;教育属性是对价值理性的内在追求,蕴含着职业教育“本然”的育人本色,并对技术属性和职业属性具有融合与引领作用;职业属性是对工具理性的外在谋求,彰显职业教育“应然”的实践指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 技术 教育 职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张海生
学科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学术、学者、高校,又包括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其治理方式既有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度,也有自下而上的学术治理,也包括各级横向沟通的制度设计,治理目标既要促进知识增长和人才培养效能,也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此,学科治理是以实现高等教育职能为目标、以资源配置和政策保障为导向、国家与政府主导的、学校与学者共同参与的带有项目制特征的治理模式。国家、大学与学术所分别代表的国家权威(政策权威)、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就构成了学科治理的三大关键主体。其中,国家和政府始终主导和引领学科建设的方向,大学组织是学科建设的实施主体和组织者推进者,以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力量则构成了学科建设的生产主体。学科治理需要在国家、大学和学术之间实现不同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当下的学科治理正在经历由统一模式向混合模式的变革,未来的学科治理需要进一步凸显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要素,走向学科发展的多元治理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恬 邱小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发展的变迁过程。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集权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观;资助政策出现明显的路径依赖源于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自我强化和职业院校行动者的支持;资助政策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内部供需矛盾和外部示范效应。在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要加强政策治理共同体建设、着力"中国特色"探索、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强化资助育人导向,带动突破路径依赖束缚,推动资助政策创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资助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琴 周哲民 万秋红
类型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职业活动性、实践过程性和教学开放性等应然特征,职业活动和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典型职业活动萃取、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和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是重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要素。“双师结构”创新型课程团队优化、“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目标优化、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主线优化以及“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和融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是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慕良泽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具有道义承诺、均衡发展和制度保障的政治诉求,具有行政发包、技术保障、选择性实施和复杂事务的简约治理等行政表征,也具有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目标。从上述政治维度、行政维度和社会维度检视下的精准扶贫,将其诉求、表征和目标叠合在一起,有要素和逻辑相匹配、相适应所发挥的积极效应,也有要素变异和逻辑矛盾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为此,精准扶贫战略的持续实施与精准脱贫目标的按期实现,需要找准对精准扶贫内在逻辑张力进行调适的"标准"和"共通点",畅通上下联系,培养内生性动力,在调适中达到最大程度的耦合,以此获得精准扶贫的最大合力并实现扶贫成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治理贫困 脱贫攻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