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830)
- 2022(8279)
- 2021(7846)
- 2020(6242)
- 2019(14322)
- 2018(14194)
- 2017(25540)
- 2016(14242)
- 2015(16745)
- 2014(16857)
- 2013(16278)
- 2012(15611)
- 2011(14650)
- 2010(14833)
- 2009(13373)
- 2008(13371)
- 2007(12039)
- 2006(10983)
- 2005(10357)
- 学科
- 济(64529)
- 经济(64464)
- 管理(33353)
- 业(30906)
- 中国(25930)
- 企(22110)
- 企业(22110)
- 方法(19946)
- 地方(18833)
- 农(18396)
- 数学(17218)
- 数学方法(17098)
- 贸(14622)
- 贸易(14606)
- 业经(14333)
- 易(14186)
- 农业(12332)
- 银(12203)
- 银行(12192)
- 制(12089)
- 发(12004)
- 行(11938)
- 财(11920)
- 融(11652)
- 金融(11651)
- 教育(11444)
- 地方经济(10645)
- 学(10642)
- 环境(10395)
- 理论(9690)
- 机构
- 大学(202704)
- 学院(200391)
- 济(88327)
- 经济(86518)
- 研究(78540)
- 管理(67765)
- 中国(61381)
- 理学(55689)
- 理学院(54895)
- 管理学(53971)
- 管理学院(53576)
- 京(46008)
- 科学(44339)
- 财(40209)
- 所(39946)
- 研究所(35592)
- 中心(34522)
- 江(32306)
- 范(31476)
- 师范(31223)
- 北京(30890)
- 农(30824)
- 财经(30710)
- 院(28346)
- 经济学(28240)
- 经(27948)
- 州(26162)
- 经济学院(25306)
- 师范大学(24919)
- 业大(24629)
- 基金
- 项目(120709)
- 研究(96046)
- 科学(94715)
- 基金(84423)
- 家(72255)
- 国家(71577)
- 社会(60680)
- 科学基金(60125)
- 社会科(57414)
- 社会科学(57404)
- 省(46532)
- 教育(45562)
- 基金项目(43012)
- 编号(40070)
- 划(39498)
- 资助(35213)
- 成果(35149)
- 自然(34128)
- 自然科(33311)
- 自然科学(33304)
- 自然科学基金(32707)
- 发(32289)
- 课题(30137)
- 重点(27965)
- 部(27713)
- 发展(26961)
- 展(26492)
- 大学(25292)
- 国家社会(25276)
- 中国(25273)
共检索到34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文
"文艺复兴"点燃了人性解放的愿望,工业革命激发起"人定胜天"的思想,知识经济勾画出范式转换的宏图……在人类进步的历史洪流中,大学的贡献和作用不可替代。当前,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之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大学的理想。另一方面,社会之快速变革则强烈呼唤着理想的大学。然而,理想的大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具体的存在。包括物质存在的硬件方面和精神存在的软件方面。就物质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达人
大学管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断被提及但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探索大学治理结构,最终实现大学的科学发展,始终是中国大学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深入破解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琼 滕艳秋
德国创业教育有如下特点:第一,以创业教育贯穿小、中、高三阶教育的全过程;第二,以兼职教师为主并设立创业教育教授职位;第三,学校课程注重跨学科人才与孵化模块的培养。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有所尝试:第一,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全过程之中;第二,专业化创业师资设立创业教授职位;第三,强化跨学科能力与孵化模块育人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德国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教育发展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
自2008年起,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发展。在此期间,学界关于学习投入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两组重要的内涵维度:一是基于个体的学习投入和基于互动的学习投入;二是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本研究结合两组维度提出理解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新框架,并配合CCSS对测量工具的改进,验证了新框架下的学习投入结构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学习投入 概念内涵 测量工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卫平 刘承功 鲁映青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部署,一批专科性的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实现合并。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进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角色、责任与使命,正确处理好大学、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短期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促进我国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从注重规模和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远程开放教育同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文化传统和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各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在定位、任务和运行方面具有不同的模式。中国的开放大学建设,尤其是国家开放大学功能定位的确立,应当建立在认真研究与把握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态势的基础之上。在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学术共同体的理念,尝试与普通高校不同的体制,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创新制度设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希斌
徐同文教授的新著《区域大学的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使命》),在详细地考察了国内外区域大学社会服务的现状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就区域大学为区域经济与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奇彦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应用科技大学 生源减少 办学模式 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王兴林 童文胜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学科专业水平不高,经费不足,教育环境差,教师整体水平较低等诸多发展困境,也具有教师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地方政府倾力支持,地域特色明显等发展优势。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工作:(1)解决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问题;(2)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3)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观和教学中心观;(4)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院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泽厚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统计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迅速,统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全国统一的统计科研网络初步形成,统计科研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全国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统计科研活动广泛展开与逐步深入,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丰富了统计理论、经济理论,为深化统计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健生
本文试图通过对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科学和工商业图书馆(简称SIBL)与温州图书馆的中国鞋都图书馆之比较研究,来探索中国专业图书馆发展之路向。
关键词:
SIBL 中国鞋都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的特点,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不断加强,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战
<正>深刻领会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上,存在公共社会服务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势必要攻克的难关。而普惠金融恰恰是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将广大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作为服务重点,以可负担的金融成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跃宇
办好中国自己的大学,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思考,保持和彰显中国大学自己的底色。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立德树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实际,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办学定位的首要位置,以一流的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大学内涵发展,从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面对当今复杂的育人环境,关键就在于坚持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