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6)
2023(8231)
2022(6625)
2021(5884)
2020(4992)
2019(10997)
2018(10659)
2017(20229)
2016(10835)
2015(12382)
2014(12215)
2013(12418)
2012(10997)
2011(9437)
2010(9764)
2009(9478)
2008(9645)
2007(8787)
2006(8096)
2005(7593)
作者
(33808)
(28088)
(27954)
(26143)
(18101)
(13340)
(12590)
(10841)
(10640)
(10104)
(9570)
(9375)
(9191)
(9075)
(9002)
(8523)
(8402)
(8164)
(8160)
(8030)
(7118)
(6869)
(6787)
(6651)
(6364)
(6306)
(6184)
(6166)
(5692)
(5624)
学科
(68327)
(64050)
企业(64050)
(54058)
经济(53984)
管理(50547)
业经(24962)
(21869)
方法(21572)
(20525)
(16827)
财务(16790)
财务管理(16778)
农业(16401)
企业财务(15689)
数学(14336)
技术(14326)
数学方法(14190)
中国(12976)
(11989)
(11662)
(11331)
(11102)
企业经济(10487)
理论(10469)
经营(10304)
技术管理(9768)
(9737)
地方(9037)
体制(8661)
机构
学院(167042)
大学(159439)
(71423)
经济(70154)
管理(68215)
理学(57931)
理学院(57397)
管理学(56683)
管理学院(56394)
研究(53743)
中国(43881)
(34630)
(33896)
(33683)
科学(32236)
(27864)
(27644)
农业(26942)
财经(26028)
业大(25878)
研究所(24758)
中心(23817)
(23513)
北京(21785)
(21234)
经济学(20325)
商学(20270)
商学院(20107)
(19991)
(18897)
基金
项目(104863)
科学(83616)
基金(76689)
研究(75218)
(66965)
国家(66307)
科学基金(58343)
社会(48566)
社会科(46098)
社会科学(46083)
(43097)
基金项目(40205)
自然(38970)
自然科(38081)
自然科学(38066)
自然科学基金(37438)
(34902)
教育(32514)
资助(31250)
(30811)
编号(28474)
(25411)
(23567)
重点(23347)
创新(22764)
(22289)
成果(21356)
课题(20306)
科研(20169)
(20131)
期刊
(87614)
经济(87614)
研究(49836)
中国(33851)
(32995)
管理(31842)
(30063)
科学(24576)
学报(24386)
农业(23076)
技术(19330)
大学(18946)
学学(18291)
业经(17591)
(14921)
金融(14921)
(14545)
经济研究(13625)
财经(13372)
(11655)
技术经济(11058)
问题(10902)
教育(10681)
现代(9760)
财会(9381)
世界(9378)
商业(9194)
(8458)
经济管理(8401)
会计(8251)
共检索到26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本文认为,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绘就了我国物流业振兴的蓝图,为今后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文章指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六个方面的重点和亮点:第一,首次完整、科学地提出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从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四个层面,明确了物流业短期和中长期的十大任务;第三,重点规划了九大物流工程;第四,描绘了中国物流业点线面结合的三维空间布局;第五,明确了物流业本身的发展思路和应该达到的目标;第六,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政府作为,要求政府做好统筹协调、改革体制、完善政策、企业重组、优化布局、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丁俊发  丁俊发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首先要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提出单位。后来遇到金融危机,被列入了十大振兴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晓美  
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既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也是贯彻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不少立法空白;物流立法缺乏国际视野,立法质量不高。为加强和完善我国物流立法,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物流立法规划,增强物流立法的协调性;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物流立法的系统性;加强物流重点领域立法,使物流业有法可依;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物流立法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研组  
前不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了三个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对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六省区进行了调研,分别召开了十多个座谈会,听取了近百家企业的情况介绍,并实地考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登才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有关物流业的重要文件,更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行动纲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学工  
随着《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一出台以来,物流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实现物流的科学发展,农产品物流将是重中之重。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江飞涛  王宏伟  
2009年年初,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汽车等十个产业实施调整与振兴规划。调整振兴规划是短期应对危机措施(保增长)和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调结构)的结合,其中,"调结构"政策是原有产业政策的延续,具有直接干预市场、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和限制竞争的管制性特征,是典型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从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效果来看:1、振兴规划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作用显著。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保增长的政策应转向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方面来。2、振兴计划在调结构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过于依赖行政手段,政策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并由此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超峰  
本文认为,振兴我国物流业,当务之急是做好十件事情: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物流;二要客观评价物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三要确定国家物流管理体系和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四要加强物流市场建设与规范运作;五要研究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方法和路径;六要综合规划我国的物流设施;七要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八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九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十要大力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过去的2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德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代物流业被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得很快,无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学菊  
在研究信阳物流业发展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信阳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高标准规划,物流规模不经济;缺少现代物流意识,条块分割严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等,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打破条块分割、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建立物流人才储备等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春华  
作为指导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之后,其思路和内容上的诸多"新意"或称"亮点"引起人们的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迅雷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很多,其中很多新提法和新理念都非常切合实际,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具有前瞻性,并对如何开展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早在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被正式提出。当时对"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迅雷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很多,其中很多新提法和新理念都非常切合实际,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具有前瞻性,并对如何开展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早在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被正式提出。当时对"稳中求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