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8)
2023(2371)
2022(2048)
2021(1910)
2020(1557)
2019(3243)
2018(3089)
2017(6035)
2016(3279)
2015(3586)
2014(3433)
2013(3364)
2012(3260)
2011(2831)
2010(2933)
2009(2577)
2008(2579)
2007(2218)
2006(2107)
2005(1720)
作者
(9317)
(7878)
(7867)
(7582)
(5082)
(3724)
(3611)
(2993)
(2922)
(2728)
(2708)
(2637)
(2583)
(2542)
(2420)
(2402)
(2369)
(2281)
(2257)
(2189)
(1963)
(1948)
(1814)
(1761)
(1751)
(1736)
(1729)
(1701)
(1624)
(1557)
学科
(12006)
经济(12000)
管理(9070)
(5036)
方法(3966)
中国(3782)
(3781)
(3736)
企业(3736)
地方(3673)
数学(3560)
数学方法(3481)
(3282)
(3275)
(2971)
工作(2401)
财政(2266)
业经(2231)
(2113)
环境(2066)
农业(1994)
(1899)
及其(1898)
(1848)
(1842)
(1800)
金融(1799)
地方经济(1727)
(1712)
(1667)
机构
大学(45595)
学院(44149)
研究(16400)
管理(15577)
(15235)
经济(14631)
理学(13077)
理学院(12793)
管理学(12511)
管理学院(12412)
中国(11481)
科学(10600)
(10485)
(8056)
(8017)
中心(7266)
研究所(7056)
(7035)
(6967)
(6959)
师范(6903)
(6554)
北京(6479)
业大(6427)
财经(6148)
师范大学(5863)
(5720)
(5561)
研究院(5367)
(5115)
基金
项目(31631)
科学(24978)
基金(23624)
研究(21646)
(21322)
国家(21196)
科学基金(18115)
社会(14292)
社会科(13594)
社会科学(13593)
基金项目(12938)
自然(12098)
自然科(11818)
自然科学(11815)
(11632)
自然科学基金(11560)
(10683)
资助(8937)
教育(8897)
编号(8131)
重点(6886)
成果(6758)
(6451)
(6431)
国家社会(6423)
计划(5985)
科研(5964)
(5915)
课题(5629)
创新(5607)
期刊
(19678)
经济(19678)
研究(14264)
中国(8685)
学报(7549)
科学(7046)
(6533)
(5890)
大学(5602)
学学(5303)
图书(4966)
管理(4852)
书馆(4104)
图书馆(4104)
农业(4078)
城市(3947)
教育(3428)
(3373)
财经(3176)
资源(2967)
地理(2726)
问题(2711)
(2707)
建筑(2702)
技术(2696)
现代(2650)
经济研究(2513)
(2466)
金融(2466)
业经(2244)
共检索到67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放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为物业税的开征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认为,《物权法》的立法重心从强调"所有"转为强调"利用",由此产生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是开征物业税的法律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旭红  
《物权法》第四编规定了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三种担保物权,由于《物权法》本身规定了法律适用的多元化,如何准确界定适用法律就成为担保物权运用的首要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月霞  
关于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学术界有物权说和债权说。依据传统民法理论 ,物权与债权是互动的 ,物权既是债权的前提 ,又是债权的归宿 ,并且二者可以相容于同一物之上。农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合同之债 ,由此产生债权 ,即农户依合同享有请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付土地与自己占有的债权。然而 ,当这一债权实现之后 ,农户又享有了对该农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一定处分的用益物权 ,产生了一种新物权 ,这便是农地使用权。在农地上 ,物权和债权互动的结果使二者相容于这一特定物之上 ,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也自然彰显出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禾  
在分析森林资源物权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物权特性的基础上,对现行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主体虚化、物权变动随意性大、权能残缺等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主张建立森林资源分类管理法律制度,对公益林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对经济林则实行自由交易法律制度和采伐申报法律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金华  
法定非依法律行为可以引起物权消极变动的效力,但出于交易安全考虑,事后进行备案宣示登记是必要的,整体结构安排要和积极变动的登记程序相协调。我国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应明确规定对因非依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应该进行登记,考虑对类似强制执行、遗赠扶养协议的受遗赠等特殊情况,在立法上作出一些例外规定。同时,对基于非依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程序应作出一些具体的规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科  
与《担保法》相比,《物权法》中的担保法律制度存在重大创新,体现了金融法律制度在维护金融安全与经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引进了浮动抵押制度,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扩大了质押财产的范围等。但是该创新性制度在实施中并不能最大限度防范金融风险,还需要适当完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祥健  
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如何,直接关系到让与担保的内外效力。因此,要对让与担保进行立法,不能不先对其法律构造进行辨析。我国立法界一方面已开始了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另一方面却未对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进行有力的论证,以至在让与担保效力的认定上出现偏差,从而不利于规范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我们认为,从让与担保设定目的和让与担保发展趋势看,应将让与担保定性为“担保物权法律构造”。基于此,对其效力的规定,应当有别于“所有权法律构造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蕾  吴柏海  许慧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给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市场机制、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使林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凸显,带来巨大挑战,对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重大。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应当以物权法统一思想,建立和完善现代林业制度建设,促进林业市场机制建设和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明健  刘晓庄  
本文从我国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在分析了森林资源物权法律的结构和内在特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提出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物权立法的构想,以求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先鹏  鲍维科  李修连  
由于现行空间规划类法律分散在多部单一资源要素的法律法规中,导致相关理念片面化、体系复杂化、法律碎片化等问题,亟待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实现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的重要意义,并就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如何与多个资源要素立法的法律衔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建勋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金融业运行环境的重大法律变革,它既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也可能引发新的金融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新规定、新业务所带来的新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效率,成为《物权法》实施后金融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条件,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同时健全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公正合理司法,以达到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真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法律体系完备和依法施规的先进国家。德国联邦及州、区域和市镇各级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本质上是相关法律法规在各级国土空间管制上的表达与落实。可以说,法律法规是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各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两者互相融合、互为支撑。法律法规保障了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有力促进了空间供需统筹和实现各方诉求的最大公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钱坤  高平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分析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现实障碍,提出必须加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多个层面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并就如何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