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1)
2023(5306)
2022(4501)
2021(4102)
2020(3549)
2019(8058)
2018(7863)
2017(15348)
2016(8401)
2015(9457)
2014(9621)
2013(9343)
2012(8557)
2011(7793)
2010(7744)
2009(7621)
2008(7846)
2007(7128)
2006(6396)
2005(6170)
作者
(23865)
(19864)
(19801)
(18959)
(12652)
(9376)
(9041)
(7640)
(7495)
(7192)
(6936)
(6722)
(6576)
(6570)
(6446)
(6133)
(5856)
(5811)
(5779)
(5691)
(5096)
(4867)
(4731)
(4636)
(4541)
(4505)
(4494)
(4431)
(4017)
(3885)
学科
管理(29664)
(29207)
经济(29139)
(25179)
(22789)
企业(22789)
(19308)
(17296)
银行(17150)
(15855)
方法(12291)
(11862)
(11273)
制度(11242)
数学(10519)
数学方法(10401)
(10098)
金融(10096)
(9417)
业务(9210)
体制(8386)
中国(8376)
银行制(8080)
业经(7599)
(7453)
财务(7434)
财务管理(7416)
企业财务(7080)
(6727)
(5519)
机构
大学(118916)
学院(116894)
(49927)
经济(48810)
管理(44636)
研究(38964)
中国(37462)
理学(37273)
理学院(36877)
管理学(36392)
管理学院(36163)
(28822)
(24868)
财经(21769)
科学(21237)
(19889)
(19641)
(19277)
(19272)
银行(19061)
中心(19055)
(18723)
(17697)
研究所(16991)
经济学(16347)
财经大学(16314)
北京(15515)
(15237)
业大(15142)
农业(14649)
基金
项目(74222)
科学(59091)
基金(55644)
研究(54546)
(47818)
国家(47456)
科学基金(41234)
社会(36183)
社会科(34392)
社会科学(34387)
基金项目(29128)
(28116)
自然(25949)
自然科(25339)
自然科学(25333)
教育(25201)
自然科学基金(24900)
(23695)
资助(22699)
编号(21025)
(20161)
成果(18137)
(17357)
重点(16905)
(15688)
国家社会(15474)
教育部(15343)
课题(14979)
(14929)
(14906)
期刊
(56462)
经济(56462)
研究(40200)
(27584)
金融(27584)
中国(26605)
(24559)
管理(18046)
(17249)
学报(16965)
科学(16132)
大学(13491)
学学(12878)
财经(12009)
教育(10280)
(10091)
农业(9495)
技术(8860)
经济研究(8490)
业经(7984)
问题(7305)
理论(6854)
实践(6156)
(6156)
财会(6104)
国际(5966)
(5884)
会计(5777)
农村(5630)
(5630)
共检索到19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汤华  傅金波  
作为调整市民社会中财产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物权法》必将对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舒  张步晖  
文章就《物权法》中相关的担保制度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施杏兰  
行政执法权力是基层人民银行一项重要行政权力,行政执法权力能否高效、透明运行关系到基层人民银行能否有效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基层人民银行行政执法权力运行中面临的困惑,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规范和强化基层人民银行行政执法权力运用效果提供了解决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琳  
《物权法》作为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它的出台对银行通过诉讼,清收不良资产,维护债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从诉讼工作角度,解读《物权法》对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一些影响及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肖琼  刘燕  
本文探讨了《物权法》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上对我国征地制度的规范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物权法》还不是专门的征地法,它只对征地的一般性问题作了规定。针对我国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1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探索非公共利益征地制度;2引入土地发展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3给予农民征地参与权、协商权和谈判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小雨  庞丽娟  谢云丽  
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是我国教师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涉到我国一千多万义务教育教师身份与权益的保障。其中,编制标准是决定教师编制数量与配置的核心要素,编制管理制度是编制标准及相关政策有效推行的基础保障。本文基于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以及十余个省份相关政策现状、问题及其影响的深入分析,提出在公平与均衡导向下调整教师编制政策,建立"新双轨制"编制标准,明确附加编制的原则与额度,建立健全编制的领导、管理与督查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效延庆  
《物权法》有关担保物权制度与融资关系之密切,引起了银行界的广泛关切。对于一个市场主体、特别是对于经营活动与《物权法》关系十分密切的商业银行来说,关于法的事实认识、价值认识以及价值评价,是了解、适用这部法律不可或缺的环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祖柏  
最近,财政部制定和颁发了《企业财务通则》和新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本文在认识新制度的主要特点和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就新制度对银行的影响和实施新制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作些探时。一、新制度的主要特点财务通则下的新制度,作为整个财务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之一,体现了如下特点: 1、适应性。新制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戈建国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冰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禾  
在分析森林资源物权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物权特性的基础上,对现行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主体虚化、物权变动随意性大、权能残缺等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主张建立森林资源分类管理法律制度,对公益林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对经济林则实行自由交易法律制度和采伐申报法律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科  
与《担保法》相比,《物权法》中的担保法律制度存在重大创新,体现了金融法律制度在维护金融安全与经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引进了浮动抵押制度,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扩大了质押财产的范围等。但是该创新性制度在实施中并不能最大限度防范金融风险,还需要适当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宗志翔  
比较《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关于遗失物拾得制度的规定,《物权法》在遗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立法价值取向有所发展和变化。然而,细究《物权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为充分发挥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价值功能,应当予以进一步完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蕾  吴柏海  许慧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给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市场机制、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使林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凸显,带来巨大挑战,对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重大。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应当以物权法统一思想,建立和完善现代林业制度建设,促进林业市场机制建设和宏观调控机制创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议  王晓磊  马毅  
《物权法》明确了捕捞权和养殖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并规定其受法律保护。但依据我国现有渔业法律制度,实施《物权法》有关保护捕捞权的法律规定还存在一定困难。通过比较分析《物权法》和《渔业法》及相关法规对捕捞权的规定,考察造成捕捞权损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捕捞权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1)将近岸海洋渔场和内陆水域渔场按县级或县级以下基层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确定给所属区域内的传统捕捞渔民专属使用,从而明确捕捞权主体和客体,为建立捕捞权保护制度提供基础。(2)建立捕捞权损害评估体系,制定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标准,规范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程序,健全和完善捕捞权损害赔偿、补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