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
2023(676)
2022(602)
2021(665)
2020(496)
2019(1149)
2018(1015)
2017(1577)
2016(1062)
2015(1581)
2014(1666)
2013(1303)
2012(1160)
2011(996)
2010(1161)
2009(866)
2008(764)
2007(744)
2006(634)
2005(558)
作者
(2575)
(2132)
(2047)
(2015)
(1236)
(1065)
(1039)
(850)
(827)
(818)
(727)
(696)
(686)
(663)
(622)
(620)
(615)
(585)
(583)
(575)
(574)
(566)
(562)
(556)
(538)
(522)
(495)
(488)
(486)
(476)
学科
教学(7594)
学法(4789)
教学法(4789)
理论(3410)
学理(3079)
学理论(3079)
教育(2017)
计算(1536)
算机(1535)
计算机(1535)
机化(1525)
计算机化(1525)
组织(1355)
语文(1038)
文教(900)
思想(810)
政治(807)
思想政治(761)
政治教育(761)
治教(761)
德育(759)
研究(738)
管理(640)
(528)
改革(524)
中国(500)
学校(473)
(459)
经济(458)
教学研究(401)
机构
学院(13957)
大学(12482)
职业(4304)
教育(4277)
(4182)
师范(4100)
技术(3878)
师范大学(3133)
职业技术(3081)
技术学院(3033)
研究(2923)
(2576)
(2540)
科学(2287)
(2134)
管理(1798)
北京(1775)
教育学(1738)
中心(1613)
(1573)
工程(1561)
理学(1507)
理学院(1451)
经济(1425)
(1418)
教育学院(1364)
业大(1332)
中国(1305)
研究所(1285)
(1228)
基金
研究(7370)
项目(7170)
教育(6006)
教学(4531)
科学(4291)
编号(4175)
(4072)
课题(3892)
成果(3837)
(3811)
(2978)
(2755)
改革(2699)
大学(2465)
基金(2441)
规划(2346)
(2275)
项目编号(2238)
社会(2175)
研究成果(2167)
教学改革(2141)
(2130)
年度(2125)
(1977)
实践(1973)
社会科(1952)
社会科学(1951)
高等(1934)
重点(1931)
(1922)
期刊
教育(12575)
中国(6272)
研究(4971)
技术(3961)
职业(3943)
技术教育(2493)
职业技术(2493)
职业技术教育(2493)
成人(1761)
成人教育(1761)
(1745)
经济(1745)
管理(1659)
高等(1626)
学报(1566)
大学(1527)
(1293)
(1266)
论坛(1266)
高等教育(1226)
职教(1121)
学学(1106)
实验(1080)
科学(983)
(900)
(885)
发展(830)
(830)
远程(767)
远程教育(767)
共检索到22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梅  
《爱如茉莉》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笔调,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盈着真爱,是一篇适合朗读的好文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好素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良英  李栒  罗宽  
茉莉素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 .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茉莉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包括茉莉素的分布、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斯  夏冰  孟祥静  王春燕  彭峰  汪仁  
以单、复瓣茉莉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研究其在2009年南京地区秋冬自然降温过程中低温胁迫所造成的冷害指数变化及多个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单、复瓣茉莉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单、复瓣茉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11月17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4和12.45U·g-1·min-1,过氧化物酶活性于12月20日达到最大值,复瓣茉莉是单瓣茉莉的3.28倍;两栽培品种的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多次降温过程中复瓣茉莉的耐寒能力略强于单瓣茉莉,复瓣茉莉抗氧化酶活性表现最为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俊宝  何永明  曾晓春  向妙莲  付永琦  
【目的】水稻颖花开放是由浆片膨大所启动的,并与花丝伸长和花药开裂同步发生。脂类衍生的茉莉酸(JA)激素在植物生殖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分析水稻颖花开放过程中花器官JA水平及浆片JA信号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揭示内源JA信号在水稻颖花开放中的作用。【方法】以粳稻中花11颖花自然开放前18 h(18 h BF)和临近开放时0 h(0 h BF)的颖花器官(小穗梗、内外稃、浆片、雄蕊、雌蕊)为试验材料。100 mg液氮研磨的样品经甲醇﹕水﹕乙酸(80﹕19﹕1,体积比)混合液提取、氮气浓缩和0.22μm滤膜过滤后,直接应用超高速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系统(UFLC-ESI-MS)测定J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军  周顺玉  司辉清  庞晓莉  郭桂义  
采用SDE提取晴天茉莉花和最佳开放条件下雨水茉莉花精油,用气-质联用技术分别检测出70、90种香气成分.两种茉莉花主要香气组分差异不大,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乙酸苯甲酯、仭-法昵烯、吲哚、水杨酸苯甲酯、苯甲醇。最佳开放条件下雨水茉莉花香气成分中含有较多的5-羟基-1-氮茚(12.0323)、中氮茚(6.0864),而在晴天茉莉花中未检测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婕  张子晗  侯秋彦  喻方圆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觅路  肖文军  龚志华  龚雨顺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 ,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 ,增加附加值 ,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 (绿碎茶 )进行同一窨制工艺 (鲜花一窨 )处理 ,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 (直径为 0 .75mm )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 ,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成品 ,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直径 0 .75 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 ,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 ;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素娣  
严歌苓的华人移民小说《茉莉的最后一日》借助交叉蒙太奇等空间叙事技巧,淡化时间、突出空间,建构起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揭示华人移民的生存状态和美国各族裔之间冷漠疏离的社会关系。小说中的空间元素,如橡树林公园、郑大全居住的地下室和茉莉的生活空间等,具有重要的空间表征功能,表现人物的空间身份和生存心理,显示了作者在人文观照时的特别眼光和手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书艳  胡青  陈雪梅  李悦  蒋湘宁  
以胡杨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 ,研究茉莉酸在细胞抗盐性中的作用 .经 10 0mmol LNaCl处理 3d ,部分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NaCl处理的同时加入 10 - 3mg L茉莉酸 (jasmonicacid ,JA)处理 3d ,罕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说明J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NaCl对胡杨细胞造成的渗透胁迫 .经 10 - 3mg LJA和 10 0mmol LNaCl分别处理培养 ,两处理悬浮培养的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 .JA处理诱导出 6 0 ,4 0 ,30 ,2 6和 2 4kD蛋白 ,NaCl处理诱导出分子量约为88,6 8,6 0 ,5 0和 33kD蛋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劲  萧浪涛  蔺万煌  
植物体内的茉莉酸类化合物 (茉莉素 )是一类新确认的植物内源生长物质 ,高浓度茉莉酸或茉莉酸甲酯抑制植物生长 ,低浓度则促进植物生长 .茉莉酸或茉莉酸甲酯还能调节植物体保护性酶以及次生代谢酶类的活性 ,促进基因表达 ,诱导蛋白质及次生物质的合成 ,从而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珺  高水练  杨江帆  
通过观察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行为学指标及全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研究茉莉花茶对抑郁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首先,对小鼠先后各进行21 d的第1次造模和灌胃治疗及第2次造模和灌胃治疗,检测小鼠在第1、2次造模前后的体重、摄食量和糖水偏好程度,发现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有改善作用(P<0.05);其次,在第2次造模前后对小鼠进行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发现连续使用茶汤灌胃和茶香气处理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P<0.01);最后,检测小鼠全脑中NA、DA和5-HT的含量,发现茉莉花茶能够明显提高NA和DA的含量(P<0.05).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伟丽  周跃斌  朱旗  
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含水量和水浸出物含量的茶坯的一系列研究结果 ,论述了茉莉花茶湿窨机制 :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和水浸出物是化学吸附的载体 ;水浸出物直接影响茶坯对香气物质吸附的选择性 ;茶坯水分是增强化学吸附 ,提高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的基础 ,并参与窨制过程的良性循环 .花茶窨制中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 ,两种作用无明显界限 ,但可能有强弱之分 .通过试验进一步佐证花茶湿窨中确有化学吸附存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清  王雪英  李亚男  
 选用马铃薯Mira和N552继代脱毒苗为材料,在人工诱导条件下研究水杨酸 (SA)、茉莉酸甲酯 (MJ)对试管马铃薯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和JA均能提高微薯的结薯率,其中SA的最佳浓度为10. 0×10-1mol/L,MJ的最佳浓度为 10×10-6 mol/L,但Mira和N552对SA和MJ诱导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SA对Mira和N552的单株结薯数影响较小,但对提高两品种的单株结薯重有明显作用。MJ对Mira的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N552的作用不显著。与对照比较, SA和MJ处理均导致茎叶和微薯的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但对淀粉含量表现为茎叶中的下降,微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