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6)
2023(4142)
2022(3564)
2021(3288)
2020(2663)
2019(5982)
2018(5850)
2017(10950)
2016(5562)
2015(6063)
2014(5752)
2013(5726)
2012(5337)
2011(4694)
2010(4875)
2009(4300)
2008(4127)
2007(3744)
2006(3135)
2005(2946)
作者
(14909)
(12452)
(12398)
(11870)
(8214)
(6161)
(5697)
(4714)
(4598)
(4455)
(4295)
(4290)
(4056)
(3952)
(3928)
(3729)
(3718)
(3647)
(3619)
(3500)
(3059)
(2896)
(2860)
(2841)
(2816)
(2752)
(2716)
(2628)
(2428)
(2412)
学科
(23880)
经济(23869)
(13215)
贸易(13213)
(12931)
管理(12908)
(11700)
(10844)
(9059)
企业(9059)
方法(9002)
(8012)
出口(8003)
出口贸易(8003)
数学(7782)
数学方法(7666)
中国(6915)
地方(6190)
(6161)
(6121)
业经(5402)
农业(3850)
(3812)
(3649)
(3530)
金融(3529)
财政(3425)
(3215)
银行(3211)
理论(3196)
机构
学院(74505)
大学(74174)
(33309)
经济(32676)
研究(27599)
管理(26391)
理学(22100)
理学院(21822)
管理学(21473)
管理学院(21313)
中国(21094)
(15791)
科学(15119)
(14941)
(13831)
中心(12599)
研究所(12272)
财经(11606)
(11592)
(10686)
经济学(10592)
(10559)
(10416)
北京(10003)
(9912)
师范(9804)
经济学院(9650)
业大(9414)
(9169)
财经大学(8524)
基金
项目(49188)
科学(38333)
研究(37488)
基金(35264)
(30396)
国家(30167)
科学基金(25653)
社会(23915)
社会科(22780)
社会科学(22775)
(18808)
基金项目(18378)
教育(16800)
自然(15612)
(15571)
自然科(15264)
自然科学(15260)
编号(15130)
自然科学基金(14963)
资助(14392)
成果(12035)
重点(11092)
(11048)
(10880)
课题(10489)
(10291)
国家社会(10175)
创新(9676)
大学(9510)
教育部(9467)
期刊
(37800)
经济(37800)
研究(23890)
中国(15311)
(11034)
管理(10842)
学报(10240)
(9767)
科学(9181)
大学(8265)
(8247)
教育(8155)
国际(7870)
(7761)
金融(7761)
学学(7592)
经济研究(7090)
农业(6982)
技术(6801)
业经(6245)
财经(5431)
问题(5225)
世界(5002)
(4768)
图书(4385)
(4088)
贸易(4088)
(4060)
商业(3694)
国际贸易(3519)
共检索到121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洁  郑连虎  
中国沿海城市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必须首先提高对创新港城发展观念的认识 ,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 ,在《港口法》实施等新的历史机遇面前 ,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港城市所具有的滨海和港口的优势 ,从而实现区域全局跨越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计春阳  晏雨晴  
首先沿模式演化路径梳理与揭示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即"物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平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三个阶段,然后依据演化逻辑从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层面提出未来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趋向于"产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的产业平台生态及"技术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技术平台生态的创新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振峰  范厚明  崔文罡  李艳滨  
通过分析港城互动构建绿色低碳港口城市系统结构,找出港口城市绿色低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因果关系图,建立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研究港城互动构建绿色低碳港口城市系统的内在机理。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选取工业比重、港口SO2排放系数、工业SO2排放系数等作为政策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港城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可以大幅减少能耗和污染气体排放,低碳减排效果明显,辅以减排措施的实施,则可以实现港城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建设的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任祥  赵亚鹏  傅海威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物流重要节点的港口战略联盟建设,它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港口竞争力、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内外港口联盟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的阐述,并在港口联盟建设的理论及其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港口联盟建设的各类模式;以浙江沿海港口为实证,对浙江港口联盟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秋民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要大力简政放权,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是其最重要的举措之一,这一重大改革随之成为各大媒体及各高校谈论的焦点。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将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强调"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个重大变化,各高职院校都必须重新调整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育观念,打破原来唯"证书论"的理念,探讨高职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沪港经济合作的背景和趋势分析洪登永中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因素”一直是香港经济长期稳定和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香港也在内地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磊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使得海上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海上贸易的交易平台,港口也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长三角港口群为例,分别从广义港口与狭义港口角度,借助VAR模型,分析港口与各自经济腹地协同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经济腹地地区生产总值存在着关联性,但是广义港口与经济腹地的关联性不如狭义港口强;而广义港口与经济腹地的发展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协同效应,港口需要与经济腹地进一步协同发展,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立  
陆海统筹战略下,我国沿海城市港口功能转型逐步展开,港—城界面作为连接港口与城市的核心地带,亟待空间组织的优化。以"长江第一门户"吴淞这一典型港口为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和历史地理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港口功能从渔港、军港、商港、工业港到国际邮轮港不断转型,港—城界面空间组织相应呈现带层型、组团型到复合型的阶段演化;演化背后是国内外局势转变、产业空间组织变化、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复杂作用;针对当下港—城界面的港口功能冲突、产业布局混杂、港城关系疏离等问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统筹岸线规划布局、提升港—城界面通达性等进行优化调控,期待对我国沿海城市的港口功能转型和陆海统筹发展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子晴  曹小曙  柳婕妤  
港口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平台,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中国十四个主要港口城市,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研究了1990-2010年中国主要港口、城市发展特征及港城关联度。研究表明:①二十年间,城市港口吞吐量规模差异缩小,增长率差异增大;②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发展显著;③1990-2010年间港城关系的发展呈现阶段化发展特征:1990-1995年以及2005年之后呈现较高的港城关联度,1995-2005年呈现相对较低的港城关联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英  张文静  
从供应链视角,考虑政府补贴,构建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港航企业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减排决策问题。结果表明:(1)在供应链结构决策上,集中决策下的港航供应链定价低于分散决策下的定价,而总体利润和排放量则高于分散决策下的。(2)在减排技术决策上,当补贴在适当范围内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此时港航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可实现排放控制,港航企业与政府双赢;而当补贴较低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但此时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而当补贴较高时,港航供应链采用岸电技术,但此时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耕云  林珊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电力是其现代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最基本保障。香港电力消费与当地的人口数量、经济增速、第三产业占比等因素相关性高。基于1990—2022年香港电力消费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预测2023—2050年香港电力消费及分布状况。从香港电力消费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看,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香港应进一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合作,加大推进“节能绿建”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杨勃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