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8)
- 2023(8964)
- 2022(7503)
- 2021(6726)
- 2020(5360)
- 2019(11942)
- 2018(11762)
- 2017(21880)
- 2016(11474)
- 2015(12643)
- 2014(12586)
- 2013(12717)
- 2012(12334)
- 2011(11627)
- 2010(12133)
- 2009(11300)
- 2008(10954)
- 2007(9701)
- 2006(9308)
- 2005(8903)
- 学科
- 济(74911)
- 经济(74859)
- 管理(29025)
- 地方(25265)
- 业(24780)
- 中国(20674)
- 企(17171)
- 企业(17171)
- 方法(17041)
- 农(16796)
- 地方经济(15762)
- 业经(15033)
- 数学(14531)
- 学(14520)
- 数学方法(14407)
- 环境(14205)
- 发(12185)
- 农业(11946)
- 融(10899)
- 金融(10899)
- 银(9974)
- 银行(9960)
- 行(9844)
- 制(9780)
- 贸(9172)
- 和(9166)
- 贸易(9160)
- 财(9026)
- 资源(8844)
- 易(8686)
- 机构
- 学院(172688)
- 大学(169129)
- 济(81480)
- 经济(79784)
- 研究(72444)
- 管理(58462)
- 中国(54789)
- 理学(47923)
- 理学院(47217)
- 管理学(46528)
- 管理学院(46195)
- 科学(42982)
- 京(38145)
- 所(37772)
- 财(34498)
- 研究所(33886)
- 中心(30973)
- 农(28832)
- 江(27879)
- 院(26616)
- 财经(26022)
- 经济学(25765)
- 北京(25587)
- 范(25357)
- 师范(25141)
- 经(23296)
- 科学院(23017)
- 业大(22897)
- 州(22857)
- 省(22801)
- 基金
- 项目(106072)
- 科学(83036)
- 研究(79600)
- 基金(74290)
- 家(65024)
- 国家(64457)
- 科学基金(53802)
- 社会(51588)
- 社会科(48935)
- 社会科学(48926)
- 省(42875)
- 基金项目(38652)
- 划(35793)
- 教育(33718)
- 自然(31760)
- 编号(31227)
- 发(31078)
- 自然科(30812)
- 自然科学(30806)
- 自然科学基金(30163)
- 资助(29878)
- 发展(25611)
- 成果(25429)
- 展(25191)
- 重点(24913)
- 课题(23628)
- 部(22095)
- 国家社会(21590)
- 创(21390)
- 创新(20125)
共检索到29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批复指出,原则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 国务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从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生态容量等现有条件看,长江中游位列第四城市群的优势最为明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建设淮河经济带,需要将防洪、灌溉、航运三者结合起来,治理淮河建设公、铁、水、空、管等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并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发展战略 制度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徐超平
编制内容和报审内容分离是当前总体规划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审成果模板制作的实践,对"编审分离"的概念、核心、策略进行解读和探索,以期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审制度的整体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编审分离 审批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徐超平
编制内容和报审内容分离是当前总体规划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审成果模板制作的实践,对"编审分离"的概念、核心、策略进行解读和探索,以期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审制度的整体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编审分离 审批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本刊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8日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编制本规划,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
关键词:
粤港澳 规划纲要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久文 易淑昶
通过深入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部经济发展情况与外部发展环境,结合区域自身禀赋和发展优势,研究发现: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经济实力弱,内部发展差距大,产业升级空间大;外部有多个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市环绕,是区域经济的洼地。在区域特征方面,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区位优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也存在行政分割严重的问题。未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转变区域发展导向,从经济主导转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推进;转变区域发展动力,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核心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转变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区域空间格局,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北京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近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批复》进行了解读。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2015年起,连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商 试验区 国务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玉华 夏永祥 毛广雄 蔡安宁 刘传明
淮河生态经济带既具有区域经济系统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流域经济的特点,时空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定量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区域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区域差异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判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综合发展水平的"三个梯队"和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四大类型区"空间分布与上、中、下游"三大流段"基本一致,但不完全重叠。推进淮河经济带协同发展,既要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胜武 黄超群 李小胜 刘海猛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开展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收敛性研究有助于水生态文明的全面协同建设。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区域发展特色,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监管、水文化和水设施等7个维度构建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测度其2006~2020年间的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模型框架,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水生态文明的空间格局及时空依赖动态演化。比选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剖析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尤其2013年之后发展水平成倍提升,但水生态、水文化、水监管仍是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短板。空间分布特征从2006年“高—低—中”哑铃式演化为2020年的“高—中—低”阶梯式分布,空间路径锁定与跃迁共存;(2)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LISA时间路径相对长度东部大于西部,84%的城市LISA时间路径弯曲度水平低,在移动方向上缺乏协同整合,存在跃迁惰性,局部空间关联格局稳定性较强;(3)淮河生态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不存在σ收敛,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条件β收敛速度更快;(4)本地城市水生态文明发展的收敛性显著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也显著受到邻域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李沂泓 孙臻瑶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淮河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淮河中游地区次之,淮河上游地区最低;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划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一般地区、较低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