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4)
- 2023(9710)
- 2022(8590)
- 2021(8138)
- 2020(6762)
- 2019(15932)
- 2018(15869)
- 2017(30907)
- 2016(16896)
- 2015(19130)
- 2014(19085)
- 2013(18964)
- 2012(17326)
- 2011(15541)
- 2010(15419)
- 2009(13926)
- 2008(13182)
- 2007(11170)
- 2006(9643)
- 2005(8274)
- 学科
- 济(65071)
- 经济(64996)
- 管理(46664)
- 业(44251)
- 企(37097)
- 企业(37097)
- 方法(31990)
- 数学(27335)
- 数学方法(27034)
- 农(16520)
- 中国(16502)
- 财(15559)
- 学(14517)
- 业经(14476)
- 地方(13478)
- 贸(12960)
- 贸易(12954)
- 易(12600)
- 理论(11891)
- 和(11308)
- 农业(11154)
- 技术(10577)
- 环境(10358)
- 制(10336)
- 融(10087)
- 金融(10086)
- 务(9802)
- 财务(9744)
- 财务管理(9729)
- 教育(9472)
- 机构
- 大学(236816)
- 学院(233998)
- 管理(96606)
- 济(90482)
- 经济(88459)
- 理学(84531)
- 理学院(83624)
- 管理学(82245)
- 管理学院(81842)
- 研究(77609)
- 中国(55844)
- 京(50517)
- 科学(49375)
- 财(39759)
- 所(38745)
- 农(36731)
- 业大(36150)
- 研究所(35713)
- 中心(34552)
- 财经(32566)
- 北京(32033)
- 江(31833)
- 范(31303)
- 师范(31054)
- 经(29686)
- 农业(28921)
- 院(28387)
- 州(26641)
- 经济学(25925)
- 师范大学(25421)
- 基金
- 项目(166484)
- 科学(130136)
- 研究(122200)
- 基金(120124)
- 家(104375)
- 国家(103529)
- 科学基金(88852)
- 社会(74979)
- 社会科(71014)
- 社会科学(70995)
- 省(64974)
- 基金项目(64687)
- 自然(58636)
- 自然科(57257)
- 自然科学(57244)
- 自然科学基金(56189)
- 教育(55627)
- 划(54828)
- 编号(50437)
- 资助(49408)
- 成果(40831)
- 重点(36722)
- 部(36422)
- 发(35100)
- 创(34692)
- 课题(34329)
- 创新(32255)
- 科研(31829)
- 项目编号(31494)
- 教育部(31161)
共检索到33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担的项目《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通过了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相关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本成果由"山茶属植物的分子分类与鉴定"、"油茶EST文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
2005年12月9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中国林科院主持召开了“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成果鉴定会。该成果源于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天然林恢复和经营模式技术研究”。以唐守正院士、董乃钧教授等7人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负责人惠刚盈研究员的汇报, 洋细查阅了有关材料,并进行了认真地质疑和讨论。鉴定意见认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宝瑄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插技术研究”经3年协作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在北京通过鉴定。 日本落叶松属于扦插生根困难的树种。以往国内外专家只在嫩枝扦插生根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结果,而硬枝扦插生根至今未能圆满解决。于1990年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专设“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播技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畏 张振乾
2016年1月10日上午,在湖南农业大学召开了刘忠松教授主持完成的"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与应用"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研究员、湖南农业科学院院长邹学校研究员、中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王克林、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周永明教授和扬州大学王幼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浙江大学蒋立希教授参加了通信评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晓风
油茶是世界三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是慢生树种,常规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分子育种具有缩短育种周期、避免连锁累赘、提高育种效率的特点和优势,是今后油茶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油茶分子育种是建立在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油茶分子育种研究时间相对较短,遗传基础研究积累少,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子育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油茶分子育种的历史,系统总结了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茶基因组、生殖发育、油脂合成、重要活性成分代谢、抗逆性能等方面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基因组组装解析和遗传转化技术是影响当前油茶分子育种进程的瓶颈问题,指出了油茶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是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望了油茶分子育种的重点领域是产量提升育种、品质改良育种、抗性增强育种,为我国油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引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罗健
以"湘林"系列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XL1与XL4插穗为材料,研究了其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①油茶属于愈合组织生根类型;②XL1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始终高于XL4,可溶性蛋白均为"N"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的积累为不定根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③XL4的POD活性始终大于XL1,POD活性在愈合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诱导期出现高峰,利于根原基的诱导;POD活性在愈合组织和不定根表达期下降,利于根原基发育及不定根的伸长。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油茶 扦插 生根特性 生理生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国龙
林木菌根应用和截根菌根化技术研究分别达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在林业部世行项目管理中心及中国林科院世行办的领导下,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主持,有12个单位和上百名科技人员参加,进行主要用材树种菌根研究和推广,从1990年开始,历时5年,现已取得重要成果——截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志兵 戴晓港 尹佟明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锋 董中东 程西永 詹克慧 许海霞 崔党群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