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9)
- 2023(2411)
- 2022(2088)
- 2021(1959)
- 2020(1674)
- 2019(3766)
- 2018(3848)
- 2017(6946)
- 2016(4067)
- 2015(4620)
- 2014(4641)
- 2013(4526)
- 2012(4320)
- 2011(3941)
- 2010(4275)
- 2009(4024)
- 2008(4200)
- 2007(4085)
- 2006(3833)
- 2005(3738)
- 学科
- 济(14879)
- 经济(14855)
- 业(14347)
- 管理(13896)
- 企(13138)
- 企业(13138)
- 中国(5308)
- 制(5014)
- 农(4867)
- 业经(4441)
- 地方(4375)
- 策(4124)
- 方法(4051)
- 财(3984)
- 银(3702)
- 银行(3699)
- 行(3554)
- 划(3460)
- 理论(3340)
- 贸(3214)
- 贸易(3208)
- 经营(3177)
- 农业(3134)
- 易(3131)
- 教育(3127)
- 技术(2987)
- 体(2835)
- 数学(2809)
- 和(2805)
- 计划(2773)
- 机构
- 学院(56205)
- 大学(55645)
- 管理(21683)
- 济(21263)
- 经济(20580)
- 研究(18941)
- 理学(17501)
- 理学院(17301)
- 管理学(17030)
- 管理学院(16893)
- 中国(15847)
- 京(12246)
- 财(11951)
- 江(11429)
- 科学(10028)
- 中心(9390)
- 所(9069)
- 州(8976)
- 财经(8727)
- 范(8488)
- 师范(8435)
- 北京(8000)
- 研究所(7809)
- 经(7670)
- 省(7414)
- 农(6979)
- 院(6890)
- 技术(6608)
- 银(6564)
- 师范大学(6517)
共检索到101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章宏伟
考辨了毛晋汲古阁刊刻《嘉兴藏》的误说,指出《汲古阁刻经考略》依据的是不完整的第三手资料,而且没有交代出处,结论如果为学界接受,只会为学术增加混乱,因而必须予以否定。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嘉兴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毛文鳌
汲古阁毛氏系明清之际显赫的藏书家、出版家,且缱绻释教,尝慨然助刊《径山藏》,惜乎此段史实湮没不彰,以致影响准确考量其刻书及版本价值。鉴于此,本稿以《径山藏》为中心考察毛晋或以捐资,或任校雠,或独力诸方式所刻之佛经,而重新判定汲古阁之出版史地位。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径山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明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奉文
毛晋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藏书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私人出版家,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进行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史料的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多数研究者,往往转用二三手资料,不进行分析考证,或着眼于宏观,而忽视了一些具体问题,势必影响到对于毛晋的整体认识。宏观研究只有建立在翔实准确的考证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豪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炳震
本文探研了明末清初杰出的出版家毛晋汲古阁的出版规模 ,在 40余年间刻书总字数约为八千万言以上 ,规模最盛时期 ,拥有编校、写样、刻印、装订等全部人员约近百人。
关键词:
毛晋汲古阁 出版规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艳燕
潘寀鼎重订《六经图考》一书的刊刻年代,有著录为清康熙元年潘寀鼎礼耕堂刻本者,有著录为清康熙六十一年礼耕堂刻本者,笔者通过考察潘寀鼎生平,认为该书应刻于康熙六十一年。
关键词:
《六经图考》 刊刻年代 潘寀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郎菁
许宗鲁在明嘉靖时期刻书多种,版刻风格独树一帜,且精于校勘,细于工艺,具有较高的版本及文献价值,多有名家递藏。本文查考出许宗鲁刻书九种,其刻书地为他任湖广学政时的驻地湖北武昌。并纠正叶德辉《书林淸话》关于许宗鲁的两处疏误。
关键词:
许宗鲁 宜静书堂 樊川别业 净芳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显堂
古医名著《本草图经》的作者与书名,历代记载不一。考实《本草图经》书名和作者,对本书的著录和古籍图书的定名核实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宣德 王红春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应数量的考生中式。因此,在明代科举的会试中,考生最终的成功与其所属分卷区域以及所习经书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并非全由自由竞争而取得。进士习经情况的地区差异,既显示出不同地区士人习经风气的不同,也显示出各个地区在专经考试中的竞争力可能有差异。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会试试经 专经考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秀英
笔者偶然查阅《山带阁注楚辞》一书,(蒋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发现卷首的两副地图《涉江路图》与《渔父怀沙路图》排印错置,与原刊本有误。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清代学者对屈原诗篇注释与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以资料翔实著称。卷首有蒋骥考订楚辞地理与屈子两朝迁谪行踪的《楚辞地图》(目录则云《考古地图》),计有《楚辞地图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五图。问题就出在后两副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明 王承海
监本《荀子》之刻始于北宋熙宁元年,由于熙宁变法所产生的政治变故而至元丰间方刻完。南宋钱佃、唐仲友均以监本为底本翻刻《荀子》,经考定,现存宋刻本《荀子》刻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当是滕强恕翻刻钱佃本而非唐仲友台州刻本。
关键词:
《荀子》 刊刻 钱佃 唐仲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韩愈文集在清同治时有广州刻本,此本后经理学大师陈澧及其子陈宗颖批点,对韩文的义理颇多发明。此批点本是考察晚清岭南学术界对韩文接受情况的珍贵文献。
关键词:
韩文 陈澧 陈宗颖 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