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5)
- 2023(4405)
- 2022(3887)
- 2021(3703)
- 2020(3272)
- 2019(7707)
- 2018(7608)
- 2017(14374)
- 2016(7918)
- 2015(8798)
- 2014(8515)
- 2013(8616)
- 2012(8113)
- 2011(7436)
- 2010(7414)
- 2009(6866)
- 2008(6680)
- 2007(5812)
- 2006(5397)
- 2005(5133)
- 学科
- 济(30795)
- 经济(30755)
- 管理(18493)
- 业(15498)
- 企(11847)
- 企业(11847)
- 方法(10748)
- 农(10097)
- 数学(9353)
- 数学方法(9178)
- 地方(9064)
- 中国(8163)
- 财(6338)
- 农业(6327)
- 制(6273)
- 业经(6264)
- 贸(6032)
- 学(6030)
- 贸易(6024)
- 理论(5849)
- 易(5795)
- 银(4837)
- 银行(4835)
- 融(4749)
- 金融(4746)
- 行(4672)
- 教育(4357)
- 体(4155)
- 关系(4067)
- 和(3954)
- 机构
- 大学(101660)
- 学院(99821)
- 济(39709)
- 经济(38664)
- 研究(36269)
- 管理(35490)
- 中国(31113)
- 理学(29363)
- 理学院(28948)
- 管理学(28316)
- 管理学院(28112)
- 京(23017)
- 科学(20943)
- 财(20434)
- 中心(18363)
- 江(17966)
- 所(17813)
- 农(17730)
- 范(15707)
- 研究所(15650)
- 师范(15591)
- 财经(15101)
- 北京(14660)
- 州(14292)
- 业大(14024)
- 农业(13676)
- 经(13566)
- 院(13061)
- 师范大学(12651)
- 省(12384)
- 基金
- 项目(62102)
- 科学(48314)
- 研究(47893)
- 基金(44086)
- 家(37767)
- 国家(37397)
- 科学基金(31863)
- 社会(29185)
- 社会科(27537)
- 社会科学(27531)
- 省(24023)
- 基金项目(23276)
- 教育(22277)
- 编号(20489)
- 划(20226)
- 自然(20153)
- 自然科(19644)
- 自然科学(19639)
- 自然科学基金(19272)
- 资助(18413)
- 成果(17759)
- 课题(14537)
- 重点(13866)
- 部(13621)
- 发(13282)
- 年(12319)
- 性(12269)
- 创(12268)
- 大学(12222)
- 科研(11847)
共检索到173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汉书·食货志》记董仲舒上书之言中所说的"已复为正一岁",应该是担任一年卫士的意思。秦及西汉前期,民众的基本兵役负担为一年卫士,一年戍边。材官骑士之役虽有,但服役时限尚未固定为一年。到了西汉后期,由于边境威胁的逐渐解除,国内矛盾的日益加剧,一年的戍边之役被废除,材官骑士之役则被固定为一年。《汉旧仪》所载"一岁而以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正是西汉后期的兵制。
关键词:
《汉书·食货志》 为正 兵役 卫士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汉书·食货志》记董仲舒上书之言中所说的"已复为正一岁",应该是担任一年卫士的意思。秦及西汉前期,民众的基本兵役负担为一年卫士,一年戍边。材官骑士之役虽有,但服役时限尚未固定为一年。到了西汉后期,由于边境威胁的逐渐解除,国内矛盾的日益加剧,一年的戍边之役被废除,材官骑士之役则被固定为一年。《汉旧仪》所载"一岁而以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正是西汉后期的兵制。
关键词:
《汉书·食货志》 为正 兵役 卫士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开万
潘镛先生大作《旧唐书食货志笺证》,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这是潘先生多年致力于《旧唐书·食货志》的校勘,注释、辨简工作的重要成果。 《旧唐书·食货志》因成书于动乱的五代后晋时期,修撰时间短促,编纂粗糙,照抄国史原文,迴护之处不改,加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多有缺损、衍误,错落.致使内容不连贯、不系统,各部分缺漏不全。虽然清代以来一些学者曾耙梭原文,作过一些校勘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他们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或取材不广,或方法不当,特别是缺乏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思想指导。因而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使人们在使用这一文献资料时,仍有诸多不便之感。 潘先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列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崔斌 王东波 黄水清
[目的/意义]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析古代农作物的时间分布与发展演化情况对优化现代农业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一套深入典籍文本内容的农作物时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分析方法流程,主要包括语料获取与数字化、分词与实体关系抽取、时间分布特征分析、演化特征分析4部分,并选取15本史书中的《食货志》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基于《食货志》文本的分析结果得到历史学、经济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相关研究资料的佐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为基于典籍文本的古代农作物时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分析提供借鉴。但未来还需要在提高自动化水平、扩大研究样本、细化事件类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方法流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崔斌 王东波 黄水清
[目的 /意义]挖掘古代汉语典籍文本中农作物实体名之间的关联,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常见农作物在古代汉语文本中的空间集聚属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对现有文本信息处理方法的探索。[方法/过程]通过文本自动分词、实体标注、数据挖掘等中文信息处理方法,揭示农作物与地点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并通过可视化网络进行直观呈现,结合区位商、基尼系数等集聚性测度指标,综合分析古代中国典籍中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结论]围绕“食货志”文本研究古代中国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拓展典籍文本的应用场景;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指标评价、可视化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典籍文本的数据分析效率与效果;从计算人文视角分析古代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与集聚性特征,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古代中国农作物的实际地域分布情况。未来还可以从补充多样化史料数据,归纳灾害事件和民生措施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汉书·艺文志》通过分类目录,将众多文献厘定为各种关系存在。没有脱离其他相关文献而独立存在的孤立文献,相应地,基于独立文献个体特征的命名并不能作为文献名称基本与否的标准,基于类别关系的命名比基于单个文献的命名更为基本。"关系"强调同质化,由同质化导致的古籍书名既有可能因精于求同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古籍的内容性质,也有可能因疏于别异而泯灭古籍的个性内涵。
关键词:
古籍 书名 关系 《汉书·艺文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丽丽
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汉书考异》中,认为《汉书.艺文志》"礼类"著录的百三十一篇《记》是《大戴记》与《小戴记》之和,可是,通过分析二戴《记》的材料来源、比较二者篇数及内容,发现钱氏的说法是有失允当的。
关键词:
钱大昕 《汉书考异》 辨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结晶 王璞钰
历史人物作为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其有关记载呈分散化、泛文学化态势,多散布于叙述、逸闻或人物志等古籍中,缺乏系统化的知识组织。为提高古籍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以人物知识为数据主题,将引入关联数据来重构历史文化知识资源组织体系,以便进行深度利用。文章以《汉书·艺文志》中西汉经学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相关研究阐述,其次完成数据资源的数据分类、实体属性阐释、词表构建以及本体模型的确定,然后搭建相关知识关联的组织框架,并对知识组织框架中的源数据层、数据转换层、数据关联层、知识应用层进行阐释,最后提出该知识关联的实践价值。本研究可以重现史料中西汉经学家们的学术源流,促进西汉经学家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为其他古籍中人物史料的语义化组织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渠道。
关键词:
西汉经学家 知识关联 知识组织 关联组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荣贤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公羊春秋》、《尚书》和《易经》为主要经典,其学罕言礼乐,长于发挥,而其所发挥又多以“天人之学”为旨归。
关键词:
《汉志》 齐学 鲁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宜聪
班固所作《汉书·五行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论述春秋、西汉时期五行灾异理论的志书,该志所记内容有其深厚的经学根源。从孔子编订"六经"创立儒家学说开始,阴阳五行说便与儒家经典相联系。文章从先秦经学中的《易经》《尚书》《春秋》入手,探讨《汉书·五行志》与儒家经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而探究阴阳五行思想下的中国古代思想系统。
关键词:
《汉书·五行志》 阴阳五行说 儒家经典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宁
《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卷数是对文献外在形式特征的描述,在著录中篇卷并不混用,卷是常态,篇是特例。若文献中的每一篇均做到以一卷载之,则全书以篇计;若文献内部不分篇或虽然分篇但篇卷并不一一对应,其中或有一卷容纳多篇,或有一篇以多卷载之,或两种情况均有时,则全书以卷计。
关键词:
目录学 《汉书·艺文志》 篇卷 著录原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专事总结《汉志》规律,得其条例46则,实为古来《汉志》研究中独树一帜的成果。他透过表象,将《汉志》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和暂时的结果统一起来,达到了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但是,他基于对班固个人的喜好,先入为主地预设《汉志》的学术成就,难免强作绳墨,以材料"就"其条例之"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光明 孙振田
《汉书·艺文志》之《易》类等并无"蒙省"的著录方式,《易》类是以类别划分的形式进行著录的,每一个类别都以标志性的书籍或书籍体裁为类名,并围绕着这一类名著录相关的书籍;《春秋》类著录的《太史公》4篇与《太史公》130篇中的相应之篇有重复,这4篇的著录不是"别裁",而是刘向误著录于《春秋》类中的,然后再被刘歆著录于《七略》之《春秋》类中;《诗赋略》杂赋类著录的《客主赋》的题名脱一"杂"字,歌诗类著录的《河南周歌声曲折》的题名则脱一"诗"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