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83)
- 2023(2480)
- 2022(1918)
- 2021(1812)
- 2020(1411)
- 2019(3340)
- 2018(3466)
- 2017(6138)
- 2016(3279)
- 2015(3822)
- 2014(3852)
- 2013(3765)
- 2012(3464)
- 2011(3196)
- 2010(3225)
- 2009(2937)
- 2008(2930)
- 2007(2362)
- 2006(2144)
- 2005(2117)
- 学科
- 济(17330)
- 经济(17313)
- 业(7208)
- 中国(7009)
- 管理(7004)
- 地方(6001)
- 农(5780)
- 发(4767)
- 企(4381)
- 企业(4381)
- 业经(4373)
- 方法(4149)
- 农业(4145)
- 发展(3898)
- 展(3895)
- 数学(3632)
- 数学方法(3614)
- 制(3261)
- 环境(3196)
- 地方经济(3090)
- 融(3003)
- 金融(3003)
- 银(2904)
- 银行(2904)
- 行(2853)
- 贸(2801)
- 贸易(2798)
- 易(2703)
- 体(2675)
- 学(2283)
- 机构
- 学院(46738)
- 大学(45577)
- 济(22001)
- 经济(21593)
- 研究(19069)
- 管理(15952)
- 中国(14970)
- 理学(13228)
- 理学院(13058)
- 管理学(12875)
- 管理学院(12791)
- 科学(11001)
- 京(10378)
- 所(9572)
- 财(9227)
- 研究所(8636)
- 中心(8021)
- 农(7348)
- 范(7094)
- 经济学(7093)
- 财经(7079)
- 师范(7044)
- 院(6927)
- 北京(6839)
- 江(6826)
- 经(6489)
- 科学院(6306)
- 经济学院(6300)
- 州(5726)
- 发(5694)
共检索到76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强调,要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第一,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期刊] 改革
[作者]
REFORM Magazine
2023年12月9日,由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改革》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改革》创刊3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来自全国新型高端智库、政策研究机构、高校和期刊社的12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隆重庆祝《改革》创刊35周年。在上午的开幕式上,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刘嗣方,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李军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改革》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培勇先后致辞。在主旨演讲环节,高培勇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张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等6位全国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下午举行了三个分论坛,20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作主题发言;25位全国知名期刊社代表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学术期刊的使命责任”作交流发言。本次会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期刊代表的一致好评。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网、重庆国际教育在线、搜狐网、新浪网、金台资讯、经济参考报、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媒体报道或转载了研讨会有关重点内容,产生了广泛积极影响。本期设置“庆祝《改革》创刊35周年会议专栏”,推出“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改革》创刊35周年座谈会”综述(含20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宾 章荣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前推进的实践起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牵引。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理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传承与赓续以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现实要求。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制度保障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等改革开放的经验优势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源。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时代发展主题、坚持人民至上、把准改革主攻方向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姜长云 林万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作出的总动员、总部署。本组笔谈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对全会强调的“三农”领域的重大原则、重要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刻解读,希冀为新阶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姜长云 林万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作出的总动员、总部署。本组笔谈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对全会强调的“三农”领域的重大原则、重要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刻解读,希冀为新阶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常庆欣 郑子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将改革引向纵深的探索实践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经过目标范畴、涵盖范围、战略谋划、体制安排的创新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愈益具像化、立体化,其实践意义也在现实推进过程中经多方面、深层次的历史性成就得以充分演绎,并在思想指引、政治保证、思维方法等层面为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们共同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意蕴。梳理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能“成功推进和拓展”、新征程何以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丰富意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安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独特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现实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意味着其背后必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之所以称之为是“强大动力”,是因为它不是由单一动力而是由众多动力构成的复杂动力系统,包括目标导向力、文化内蕴力、精神支撑力、制度依托力、改革内驱力、政党领导力、理论指引力、价值引领力、情怀感召力等,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持久的、充沛的动能。按生成和作用方式的不同,这些动力大致可分为内源驱动型、效能驱动型、价值驱动型等不同类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合力的形式共同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学家》编辑部特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撰文笔谈,现将部分成果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继
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特别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毫无疑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教强国这个"教育梦",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的战略支撑。"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必将催生一批新兴科技领域和产业,必将使一批大学跃升进入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力民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妥善处理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其中向绿色转型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建立合适的转型机制,为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梳理了中国近年来绿色转型方面的进展,从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股权投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为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而做出的努力,指出绿色转型需要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并根据《G20转型金融框架》中的“五个支柱”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分类、实施碳税以激励转型、提高气候信息披露要求、通过VC/PE/PPP等融资方式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增加针对性货币和财政工具等建议,以期为中国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转型 可持续发展 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多维价值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方向、重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