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5)
2023(2882)
2022(2575)
2021(2488)
2020(1982)
2019(4608)
2018(4614)
2017(8575)
2016(4850)
2015(5579)
2014(5463)
2013(5238)
2012(5069)
2011(4544)
2010(4300)
2009(3756)
2008(3771)
2007(2891)
2006(2517)
2005(2243)
作者
(13667)
(11517)
(11162)
(10725)
(7459)
(5730)
(5280)
(4423)
(4279)
(4231)
(4155)
(3900)
(3898)
(3612)
(3554)
(3532)
(3527)
(3409)
(3329)
(3279)
(2863)
(2779)
(2696)
(2660)
(2575)
(2555)
(2517)
(2451)
(2404)
(2385)
学科
(16376)
经济(16358)
管理(10087)
(8912)
地方(7486)
(6396)
企业(6396)
(6086)
方法(5173)
(4796)
数学(4445)
数学方法(4329)
农业(4265)
中国(4001)
业经(3868)
地方经济(3449)
(3117)
环境(2983)
理论(2838)
(2707)
(2596)
(2337)
贸易(2331)
技术(2306)
城市(2221)
(2163)
土地(2140)
教学(2123)
教育(2009)
(1984)
机构
学院(60629)
大学(59425)
研究(22948)
管理(20520)
(19063)
经济(18438)
理学(17411)
中国(17277)
理学院(17089)
科学(16722)
管理学(16635)
管理学院(16511)
(14144)
(13162)
(12382)
研究所(11255)
业大(11164)
(10910)
中心(10742)
农业(10315)
(10123)
师范(10030)
(9043)
(8753)
(8694)
北京(8574)
技术(8406)
(8364)
师范大学(8266)
研究院(7036)
基金
项目(44085)
科学(33358)
研究(31692)
基金(29547)
(26764)
国家(26512)
科学基金(21920)
(18684)
社会(17723)
社会科(16568)
社会科学(16564)
基金项目(16550)
(15805)
自然(15299)
自然科(14887)
自然科学(14882)
自然科学基金(14583)
教育(14363)
编号(13641)
资助(11611)
成果(10724)
重点(10281)
(10043)
课题(10021)
(8966)
计划(8853)
(8687)
科研(8585)
创新(8397)
科技(8236)
期刊
(23086)
经济(23086)
研究(16769)
中国(15169)
学报(11712)
(11640)
科学(10465)
教育(8727)
大学(8398)
农业(7862)
学学(7782)
(7214)
管理(6547)
技术(6016)
资源(5148)
(4553)
(4250)
金融(4250)
图书(4175)
业经(4099)
(3980)
会计(3893)
林业(3585)
(3574)
问题(3423)
业大(3396)
科技(3160)
职业(3152)
城市(3010)
书馆(2930)
共检索到94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作飞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是南戏早期作品最早的校注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南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出现的语言研究成果表明其中亦存在失校、误校、误注、释义不确等问题。文章从其中的《张协状元》戏文校注中拾录三十例补之,以期其臻于完善,从而在南戏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郝艳华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升  
本文对《永乐大典》正本在明代的流传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指明其各个阶段收藏的地点及变化缘由 ,认为《大典》正本最有可能是亡于明末战乱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蒲霞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之  
论述了《永乐大典》的成书过程和编纂特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艾思仁  眭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善本书联合目录(Chinese Rare Books Project)编辑部主任艾思仁博士(Dr.Soren adegren),是一位造诣精深的汉学家,最近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了《一封关于永乐大典的公开信》,对流失百年、现分藏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公私收藏家的《永乐大典》残卷之归属问题,提出了具有卓识的意见,已经获得不少国际有识之士的呼应。据初步调查,编纂于明代永乐年间、原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的《永乐大典》,目前尚有近八百馀卷存于天壤间,其中除了中国大陆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四川大学)及台湾(如中央图书馆、中研院史语所)的收藏外,又有部分藏于欧洲(如英国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开宏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卷帙宏富,前所未有的大型类书。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等编修一部类书。“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尔。”解缙等接受了这个使命,在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呈上,赐名《文献大成》。明成祖审阅后认为过于简略,复命太子少保姚广考等与解缙同监修,动员儒臣文士约3000人参加编校,永乐六年全书告成,共22877卷。外加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定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成后藏于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北京皇宫落成,文渊阁藏书大部分北迁,《永乐大典》亦被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金牛  
我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书中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古代典籍8000多种,是中化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整部《永乐大典》的数量十分巨大,纂修时只抄写了一份。至嘉靖年间(1522-1566),“好古礼文”的嘉靖皇帝下谕旨令馆臣抄录了一个副本。于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存在两个重要版本;永乐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概述了《永乐大典》编纂600年国际研讨会研讨的一些内容,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忠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璞  
《永乐大典》是国之瑰宝,对辑佚古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可惜只有万分之四存世且散于世界各地。2020年突然有两册书在法国拍卖会现身,后经国人出巨资拍得,最终克服疫情影响得以顺利回国,整个过程为海内外关注。本文试从国宝的出现及回归、形制、装潢、材质、引文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为世人揭示两册的概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开宏  
介绍了《永乐大典》下落的不同观点 ,并进行了分析 ,认为《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仍是疑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建军  
2014年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新发现的两卷《永乐大典》嘉靖年间手抄本,乃是目前世上发现的第419册《永乐大典》孤本。该本抄录《礼记·文王世子篇》,并引用《礼记》注疏和相关著述达13种,其中4种已经亡佚,其他9种文献,也有与传世文献对勘的重要价值。该本的发现,对宋元《礼记》文献整理和《礼记》学史研究颇有裨益,同时对于研究《大典》的抄写体例、验证相关辑佚工作的正误真伪、考察庚子事变中《大典》流传遭遇和散佚情况,可能都有一定的个案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在《永乐大典》编纂迄今600个年头之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4月17日向世界《永乐大典》收藏单位发出呼吁:望世界各地藏书机构、收藏家群策群力,共襄盛举,拿出《永乐大典》原书,提供拍照、再版之用,使这一文化遗产重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