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4)
- 2023(5110)
- 2022(4426)
- 2021(4016)
- 2020(3482)
- 2019(7430)
- 2018(7491)
- 2017(14105)
- 2016(7774)
- 2015(8681)
- 2014(8729)
- 2013(8445)
- 2012(7729)
- 2011(6936)
- 2010(7162)
- 2009(6979)
- 2008(7167)
- 2007(6420)
- 2006(5711)
- 2005(5564)
- 学科
- 管理(31166)
- 济(27988)
- 经济(27922)
- 业(24531)
- 企(22221)
- 企业(22221)
- 财(12512)
- 制(12467)
- 方法(10009)
- 体(8587)
- 数学(8335)
- 数学方法(8207)
- 务(7857)
- 财务(7840)
- 财务管理(7818)
- 业经(7530)
- 中国(7488)
- 企业财务(7379)
- 体制(7314)
- 农(7029)
- 银(7026)
- 银行(7017)
- 行(6637)
- 环境(6424)
- 融(6283)
- 金融(6280)
- 划(6037)
- 税(5479)
- 学(5444)
- 度(5434)
- 机构
- 大学(112438)
- 学院(111345)
- 济(45928)
- 经济(44866)
- 管理(40980)
- 研究(37375)
- 理学(34409)
- 理学院(34023)
- 管理学(33459)
- 管理学院(33231)
- 中国(30048)
- 财(26653)
- 京(23602)
- 科学(21029)
- 财经(19812)
- 所(18718)
- 江(18388)
- 经(17796)
- 中心(17253)
- 农(16955)
- 研究所(16304)
- 业大(14981)
- 北京(14760)
- 经济学(14717)
- 财经大学(14614)
- 州(13952)
- 院(13780)
- 经济学院(13105)
- 农业(13026)
- 范(12937)
- 基金
- 项目(71004)
- 科学(56241)
- 研究(52912)
- 基金(52473)
- 家(45170)
- 国家(44820)
- 科学基金(38714)
- 社会(34982)
- 社会科(33160)
- 社会科学(33153)
- 省(27432)
- 基金项目(27415)
- 教育(24536)
- 自然(23980)
- 自然科(23391)
- 自然科学(23382)
- 自然科学基金(22961)
- 划(22856)
- 资助(21079)
- 编号(20632)
- 制(20122)
- 成果(18042)
- 部(16525)
- 重点(16163)
- 创(15027)
- 国家社会(14913)
- 课题(14877)
- 教育部(14491)
- 性(14469)
- 发(14383)
共检索到178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超
文章以主张重视和细分水污染控制手段为前提,以反思和重构现行的水污染控制手段为研究目的。采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剖析现行水污染控制手段存在的诸多弊端;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美国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经验,探析与总结选用水污染控制手段的内在规律诉求。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对于水污染的防治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其重要原因在于重视了宏观的立法理念更新和微观具体制度完善,却忽视了中观层面的水污染控制手段的改进。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历经修订,但其对于水污染的控制手段却一直延循的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排污标准控制手段。这种手段在内在机理与外显制度上难以实现预期立法目的,它实施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罗生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在明确违法界限、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事故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但仍存在立法目标偏低、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规定不明确、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和补偿政策不充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难以惠及农村居民、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不彻底、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大等值得深思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水污染防治立法所涉的相关领域技术含量过高、决策者对经济发展仍存在顾虑、地方保护主义、环境责任意识偏弱以及水环境污染行为的司法监督体系混乱等。所幸的是《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还未颁布,上述一部分问题可以在《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违法界限 公众参与 环境责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龙
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将农业和农村水污染纳入防治范围,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重视。然而该法大部分规定均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农村水污染监督管理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为了保护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转变立法理念,建立城乡并重的水污染防治机制,细化农村水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扩大水污染源控制范围,健全农村水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法 农村水污染 法律制度 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筱美
【概要】近日,《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草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分别作出规定。【评点】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土地污染治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起步较晚。草案的提出,有利于尽早改变我国尚缺乏土壤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局面。此前涉及土壤污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法 污染防治 防治污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筱美
【概要】近日,《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草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分别作出规定。【评点】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土地污染治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起步较晚。草案的提出,有利于尽早改变我国尚缺乏土壤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局面。此前涉及土壤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坤
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保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础。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消除不协调的因素;立法协调和协调立法,使新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同时,应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使其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确立法律基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跨界 法律体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段红涛 韩君 吴国华
2010年4月1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原浙江省政协常委、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判处戴备军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面对法院的裁决,戴备军低下了头,他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杰
农村环境污染固有的特征决定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做支撑。但是现有环境法律规范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环境问题中不断出现的情况,唯有结合农村环境特征,不断修正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司法救济,促进农民守法,才能更好地应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 环境法律制度 防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萍 罗志平
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及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的耕地、工矿区、城市都存在较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而现行的零星法律规范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中,有诸多缺陷,不足以对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有效规制。鉴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统一的专门性土壤污染防治法,且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十一届全国人大应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防治 立法 必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应晨林 贺京周
农地污染防治对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修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框架,对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适用性进行剖析,发现制度理论缺失和完备性不足是掣肘制度适用和发展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主导思想落后、制度建设缺乏严密性、制度系统过于框架化等问题,因此,可通过树立态势感知和动态监测的防治理念,坚持过程控制中精准治理的思路与原则,建立农地污染防控的农民教育制度体系,来提高我国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地污染防治 跟踪管理制度 系统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姬鹏程 孙长学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逐步加强,在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流域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注重行政、经济、法律与工程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与协调配合。从2007年开始,全国开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丹 魏鹏程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施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及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做了扼要的叙述,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进行了评述,结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上,树立生态优先与生态整体观念,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际操作中对重污染区和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追究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现状 防治 法律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彦芬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入手,总结其当前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滥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禽类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建设策略,从而从法律制度入手,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关键词:
农业 污染防治 法律建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宏巍
俄罗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有其自己的特色,通过研究总结出七点立法特点。中国的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多采分散立法的模式,缺乏系统性、专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式,也不能满足对我国土壤污染保护的客观需求。因此,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立法现状,吸收俄罗斯土壤防治立法的先进之处,近而得出了构建我国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树立整体的立法观念;制定明确的土壤保护标准及土壤污染防治标准;建立土壤污染预防制度和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加强土壤的国家监督、国家监测和许可等管理制度;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公开,扩大公民的公众参与权等...
关键词:
俄罗斯 土壤污染防治 立法 启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崔利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污染程度丝毫不亚于GDP的增长速度。2008年太湖蓝藻暴发就是对污染防治工作敲响的警钟,也是对不顾后果的污染行为的惩罚。审计署发布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和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显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几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用于水污染治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