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
2023(1476)
2022(1290)
2021(1321)
2020(1011)
2019(2379)
2018(2219)
2017(3587)
2016(2208)
2015(2957)
2014(3116)
2013(2670)
2012(2360)
2011(1978)
2010(2144)
2009(1717)
2008(1692)
2007(1539)
2006(1309)
2005(1185)
作者
(6579)
(5467)
(5305)
(5180)
(3319)
(2600)
(2532)
(2092)
(2051)
(1998)
(1899)
(1871)
(1769)
(1747)
(1658)
(1645)
(1638)
(1610)
(1593)
(1421)
(1396)
(1395)
(1391)
(1378)
(1243)
(1194)
(1190)
(1183)
(1178)
(1096)
学科
教学(8646)
学法(5355)
教学法(5355)
理论(4242)
学理(3609)
学理论(3609)
管理(3335)
(3269)
经济(3267)
教育(2402)
(2263)
计算(2076)
(2002)
企业(2002)
算机(1992)
计算机(1992)
机化(1952)
计算机化(1949)
方法(1680)
组织(1594)
数学(1526)
数学方法(1352)
(1337)
中国(1230)
政治(1121)
语文(1107)
思想(1090)
思想政治(1047)
政治教育(1047)
治教(1047)
机构
学院(29952)
大学(28210)
研究(8299)
技术(6592)
管理(6324)
科学(6307)
(6169)
(6129)
师范(5978)
(5883)
职业(5722)
经济(5524)
理学(5430)
教育(5392)
中国(5349)
理学院(5315)
(5139)
工程(4811)
管理学(4801)
业大(4788)
管理学院(4753)
(4591)
师范大学(4543)
技术学院(4399)
中心(4257)
(4201)
(4150)
职业技术(4125)
北京(4107)
研究所(3874)
基金
项目(18550)
研究(14141)
科学(12571)
基金(10216)
教育(9513)
(9306)
国家(9213)
(8787)
科学基金(7365)
(6996)
编号(6551)
课题(5964)
成果(5656)
教学(5514)
自然(5460)
社会(5432)
(5418)
自然科(5339)
自然科学(5336)
基金项目(5260)
自然科学基金(5226)
社会科(5051)
社会科学(5051)
资助(4870)
重点(4730)
大学(4694)
(3682)
规划(3660)
(3642)
(3628)
期刊
教育(14537)
中国(10107)
研究(8547)
技术(6722)
(6603)
经济(6603)
学报(5878)
大学(4854)
职业(4701)
管理(4434)
学学(4245)
(4092)
科学(3788)
(3100)
农业(3039)
技术教育(3035)
职业技术(3035)
职业技术教育(3035)
实验(2049)
成人(1965)
成人教育(1965)
业大(1902)
高等(1883)
(1825)
论坛(1825)
(1706)
图书(1638)
(1568)
农业大学(1549)
(1504)
共检索到46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岳爱  
【教材分析】《水》这篇课文是根据现代作家马朝虎先生《饿水》改编,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作者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文中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雨中洗澡时的痛痛快快、孩子淋水时候的清凉、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和缺水的苦涩。教学时,要紧紧围绕"水,成了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洪才  宋银秋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按照以学生为主体、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以及实践性和兴趣性原则,创建以"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规划-详细设计-测试反馈"为流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通过对三所院校高职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验调查,证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洁  马骏  
对目前高职院校多种第二课堂模式进行优劣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以真实校园商贸流通为活动载体、以校内镜像公司为组织载体的第二课堂模式,并对相应的教学设计和配套保障条件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庄青竹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创新人才的素质特质、第二课堂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爱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在发生着明显的转变,"有效教学"的理念也逐步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基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教学,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继东  
当前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参与人数偏少,受益面较小;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管理;活动场地等硬件配置不佳,学校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以下策略:更新教学和学习的观念,提升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认可度;把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内,健全对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分层次教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明义  
办好两个“第二课堂”赵明义当前高等学校有两个“第二课堂”之说,一个指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尝试社会与学校联合办学,或者说是在校外开辟的课堂;另一个是指图书馆与各系的课堂教学比,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这一观点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德生  
各高校大都制定了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学生某一功课不及格直接影响其奖学金、评先评优的资格。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此基础上,将第二课堂活动整合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树林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振兴有赖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造就出数量充足的、具有现代教育人才素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高师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整体的改革。不仅要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进行改革,还要对现行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传统教学体制——班级授课制,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教育人才的需要。改革这种教学体制,并非取消这种体制,而是要以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从而为教育人才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高师的第二课堂已开始起步,如何有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甘利人  
学校与企业共建第二课堂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开辟了一块培养信息人才综合能力的沃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娟  
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李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学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既要通过深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支撑体系,以确保第二课堂规范、理性、高效地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应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合校内校外两线实践资源,设置能力导向、职业定向、就业去向课程体系,分适应导航阶段、情商培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实施,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方小京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学的需求与教的供给的矛盾,通过对校内体育教育资源实施整合,提出了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设想和措施、步骤,从而论证了在高校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意义及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巧胤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