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2)
2023(9650)
2022(8075)
2021(7150)
2020(6033)
2019(13494)
2018(13146)
2017(25632)
2016(13671)
2015(15139)
2014(15363)
2013(15190)
2012(14366)
2011(13297)
2010(13525)
2009(12805)
2008(12592)
2007(11437)
2006(10287)
2005(9778)
作者
(40471)
(34269)
(33960)
(32471)
(21922)
(16107)
(15374)
(13035)
(12805)
(12193)
(11989)
(11338)
(11262)
(11055)
(10930)
(10516)
(9985)
(9910)
(9687)
(9633)
(8765)
(8327)
(8227)
(7849)
(7704)
(7650)
(7630)
(7213)
(6933)
(6571)
学科
(77787)
经济(77689)
管理(46241)
(39967)
(34713)
企业(34713)
方法(25889)
数学(22682)
数学方法(22488)
(18061)
(17790)
地方(17568)
中国(16949)
业经(15191)
(14383)
(13217)
(12837)
(12823)
银行(12810)
地方经济(12497)
(12476)
金融(12474)
(12302)
(10786)
财务(10761)
财务管理(10736)
环境(10562)
企业财务(10296)
体制(10052)
(9636)
机构
大学(207753)
学院(206483)
(98909)
经济(97112)
管理(75808)
研究(74534)
理学(64590)
理学院(63848)
管理学(62940)
管理学院(62533)
中国(57407)
(47832)
(42562)
科学(41737)
(37752)
财经(37237)
研究所(33699)
(33679)
经济学(32896)
中心(32693)
(31820)
(30285)
经济学院(29179)
财经大学(27665)
北京(26805)
业大(26703)
(26607)
(24509)
(24479)
师范(24232)
基金
项目(131587)
科学(104962)
基金(98520)
研究(95186)
(85691)
国家(85050)
科学基金(73199)
社会(65123)
社会科(61968)
社会科学(61953)
基金项目(51371)
(49907)
自然(45444)
自然科(44401)
自然科学(44389)
自然科学基金(43657)
教育(43121)
(41685)
资助(40337)
编号(35279)
(30301)
重点(30083)
成果(29703)
(29497)
(28620)
国家社会(28248)
(27140)
教育部(26587)
(26496)
人文(25690)
期刊
(117593)
经济(117593)
研究(67853)
中国(42429)
(38898)
管理(31754)
学报(30821)
科学(28995)
(27886)
大学(24174)
(23781)
金融(23781)
学学(23311)
财经(20748)
经济研究(20093)
(17992)
农业(17919)
技术(17281)
教育(15935)
业经(15619)
问题(14937)
(11664)
技术经济(11577)
世界(10547)
国际(10321)
统计(10223)
(9345)
现代(9295)
经济管理(9275)
经济问题(9261)
共检索到32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杨永忠教授撰写的《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制度性壁垒》(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11月)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逐层深入地分析了内在和外在制度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主导性制度壁垒以及锁定性制度壁垒,研究了不同制度性壁垒下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游文城  
本文建立制度间关系模型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营经济进入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以替代关系为主,其中社会习俗、伦理等所形成的松散层内在制度进入壁垒对民航相关法规、反垄断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所形成的外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替代,后者又对核心层的内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替代;互补关系的结构性壁垒次之,其中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构成的紧密层内在制度进入壁垒与外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互补,后者又与人治和法治共存的社会规则形成互补;中性关系的结构性壁垒所占比重最少。研究提出,应重视进入壁垒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通过制度组合和制度传导,以及正确的制度改革顺序以寻求降低民营经济进入航空运输业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新兴  汪贵浦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竞争、垄断、管制、产权制度与效率的关系 ,提出垄断的存在会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而竞争最终能对这种低效率状况加以矫正 ,现存的很多政府管制措施如进入管制、价格管制等实际上破坏了竞争的展开 ,妨碍了效率的提高。要提高效率必须引入竞争 ,而竞争又必须以有效的产权制度为前提 ,因此 ,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维护有效的竞争秩序才是政府管制的核心内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成炎  林清霞  
垄断行业存在高管"自定薪酬"现象,存在薪酬标准不科学、薪酬信息不透明、缺乏执行力度等问题。文章通过建立EVA业绩评价体系,采用扣除垄断租金后的实际EVA来评价垄断企业高管经营业绩,为薪酬制度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优化垄断行业高管薪酬制度,可以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业绩评价体系、优化高管薪酬结构、合理设计短期激励标准并鼓励高管薪酬中长期激励等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秋林  
在垄断行业中民营企业举步维艰、经营艰难,存在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民营企业自身不够强大和进入垄断行业意愿不大的困难。对垄断行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出解放思想、制度创新、优化环境、苦练内功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地  景玉琴  
对于处在经济转轨阶段的我国而言,"规制取消论"并不可取。全盘取消规制只会陷入制度真空。既作为政府规制工具,同时又是政府规制对象的国有经济不宜全盘退出自然垄断领域,但国有经济独霸自然垄断行业天下的局面不会再继续,竞争的引入不可避免。规制框架重构是现实的选择。思路是:规制重点要转变,设租性规制要剔除,规制真空要填补,对规制者的规制要加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新闻  侯光明  
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管理市场、干预经济的制度安排。目前,国家已对民营企业开放了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融等原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和领域。但民营企业在进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准入门槛高的问题。本文在界定市场准入制度内涵及其在我国演化进程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用视角运用博弈模型对民营企业进入国有垄断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揭示出政府的准入许可还是不同参与主体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益的转移,博弈的均衡状态直接取决于民营企业进入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陶广峰  
能源市场化的实现,必须打破能源行政垄断,引入民间资本投资。民间投资虽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存在着结构性壁垒和市场准入等体制性障碍。因此,必须以国外能源行业引入民间资本经验为鉴,进行制度创新,放宽民间投资准入能源领域,消除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的制度障碍,细化和强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能源领域的政策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岳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制度不完善环境下中国垄断行业的扩展机制。通过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如何赋予规制者合理的目标和激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增长型规制者可以有效地规避制度环境不完善带来的信息不完全和棘轮效应,从而带来垄断行业的持续扩展。但同时,增长型规制者又是社会不公平等诸多问题的制度根源。经典规制者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但是其对制度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制度环境约束下,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而直接引入独立规制者,很可能会陷入既损害效率又得不到公平的尴尬境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华涛  
近年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开放持续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的开放并不只是放松或取消竞争性业务的进入和价格监管,还需要健全竞争性业务开放的保障制度,从而构建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确保竞争性业务开放的效果。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开放的保障制度完善,一是健全具体的行业性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为竞争性业务开放奠定法律基础;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继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的竞争环境,从而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三是优化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能并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淑娟  惠宁  
本文以2003-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对垄断行业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垄断因素夸大了高管努力在企业绩效中的贡献,削弱了薪酬绩效的敏感度;管理层权力会引致高管人员对垄断租金薪酬的追逐。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垄断行业企业高管权力越大,其通过盈余操纵业绩获取绩效薪酬的金额越高,越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增加业绩权重和规模权重来谋求权力薪酬的增长。上述研究结论显示,简单地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契约,会受到绩效"噪音"的影响,弱化薪酬激励高管努力的效应。这将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管薪酬契约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森  
本文就政府进入目标多元化与市场过度进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进入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进入博弈的原因、结果进行了阐述 ,认为 :我国市场所存在的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 ,主要是由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所引致。而政府 (主要是地方政府 )对市场进入的控制权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进入目标、进入行为和进入博弈变异 ,则是造成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木西  曹艳秋  
一、对自然垄断的最新阐释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的集中条件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观点则认为,传统观点对自然垄断的认识不够全面,对自然垄断的恰当定义必须建立在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而不仅仅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爱丽  周广华  
一、垄断行业的特征 1、规模经济。垄断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的问题,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每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即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 2、巨额的沉没成本。这些行业的经营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成本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又不易转作它用,因此形成巨额的沉没成本,比如铁路网、电话网、供水供气管道建设,巨额的前期成本使得市场中的企业不敢进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