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
2023(156)
2022(153)
2021(159)
2020(132)
2019(282)
2018(290)
2017(439)
2016(326)
2015(390)
2014(350)
2013(378)
2012(362)
2011(360)
2010(389)
2009(337)
2008(377)
2007(303)
2006(225)
2005(186)
作者
(1712)
(1580)
(1479)
(1385)
(959)
(775)
(652)
(647)
(641)
(626)
(574)
(548)
(540)
(538)
(505)
(503)
(495)
(470)
(454)
(453)
(452)
(425)
(406)
(400)
(390)
(381)
(381)
(378)
(370)
(358)
学科
(1110)
水产(578)
动物(566)
动物学(535)
(244)
(233)
(229)
(203)
(198)
(197)
诗歌(197)
虫害(184)
(177)
经济(177)
(166)
(165)
中国(164)
遗传(164)
(151)
(150)
(146)
病虫(146)
病虫害(146)
(144)
植物(143)
小麦(141)
(138)
(137)
森林(137)
生物(134)
机构
大学(4745)
学院(4650)
(3258)
科学(3161)
研究(3082)
农业(2600)
(2414)
研究所(2333)
业大(2054)
(1965)
实验(1949)
实验室(1889)
重点(1820)
(1787)
中国(1747)
(1641)
农业大学(1496)
林业(1323)
科学院(1310)
(1297)
(1242)
科学研究(1234)
(1220)
技术(1219)
研究院(1113)
中心(1035)
(1027)
(1026)
(998)
生物(977)
基金
项目(4144)
(3204)
国家(3182)
基金(2520)
科学(2489)
(2049)
科学基金(1947)
科技(1871)
自然(1862)
自然科(1821)
自然科学(1818)
自然科学基金(1782)
(1752)
计划(1624)
研究(1485)
专项(1340)
(1335)
资助(1258)
基金项目(1195)
农业(1105)
(1103)
技术(1102)
重点(1078)
科研(962)
(835)
(764)
(763)
创新(729)
b(699)
(649)
期刊
学报(3613)
(2943)
科学(2471)
大学(2177)
学学(2130)
农业(1866)
林业(1345)
中国(1200)
业大(1135)
(1099)
(866)
农业大学(816)
研究(721)
中国农业(675)
自然(565)
农林(562)
(562)
自然科(548)
自然科学(548)
图书(535)
(522)
农业科学(503)
农学(501)
华北(501)
科技(489)
书馆(485)
图书馆(485)
水产(460)
科技大(455)
科技大学(455)
共检索到7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孔德凌  
郑玄所作《毛诗传笺》是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其版本流传问题极为重要。《毛诗传笺》的版本可分为三大类:一为唐及唐以前写本,一为唐宋石经本,一为宋及宋后刻本。现据相关资料考察《毛诗传笺》的版本流传情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剑  
日本镰仓至室町时代(约1185—1573)的五山本《毛诗传笺》是一种特殊的刻本,它融合了《毛诗》宋刊本、古本,对江户时代(1603—1867)庆长活字版《毛诗郑笺》产生重要影响。五山本《毛诗传笺》保存了某些古本、宋刊本的面貌,弥足珍贵;日本学者又于正文当中留有批校,展示了更加丰富的《毛诗》文本信息。中国《毛诗》文献附上了日本学术的印记,五山本《毛诗传笺》成为域外汉籍流变的典型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与文化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孔德凌  
清代阮元与孙诒让相继对《毛诗正义》作了细致校勘,但《毛诗正义》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所作的补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壮鹰  
《论语》中载有孔子与弟子子夏关于《诗经》的对话,称赞子夏"可与言诗"。所谓"言诗",历来理解为对《诗经》义的讨论,从而把子夏言诗作为他通晓《诗经》之本义并写作《毛诗序》的证据。其实,孔子的"言诗"是"赋诗言志"的意思,它在春秋时代是从属于礼乐仪式的说话方法,与后来直接讲解《诗经》的《毛诗序》没有关系。孔子对于《诗经》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赋诗"而展开的,而并没有阐释《诗经》之本义。战国以后,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由礼乐仪式转为经典,才产生了企图诸首解释《诗经》的《毛诗序》。但因为释《诗经》者仍未脱离上古以礼乐为治的时代所形成的隐喻思维模式,仍然用发微索隐的方式去理解《诗经》,故使《诗经》的本义长期被掩埋。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冠南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中国学术史中的名著,它以疏通儒家经典的音义为中心,兼及备受推崇的《老子》和《庄子》,为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该书为《毛诗》所作的释文不仅对《毛诗》进行了考证,还保存了汉代另一著名的诗学流派——《韩诗》的不少遗文。但通过与其他典籍征引的《韩诗》比勘,可以发现,《毛诗释文》对于《韩诗》异文的著录仍有遗漏。兹以《韩诗》的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为中心,结合古籍征引,补出《毛诗释文》失校的含《韩诗》异文之诗句9则,涉及8篇作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昭聪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虽为农学杂著,然它们对其中的词语的得名之由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其词源探讨表现在多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桃  
高丽时期著名汉诗作家李齐贤被史书称为"诗界正宗",他的《益斋乱稿》包括诗四卷,长短句一卷,文六卷,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章。本文通过对韩国和我国国内现存可考的《益斋乱稿》各版本进行比勘,从编校、内容、刻版等方面入手,考察诸本之间的传承关系,以期对李齐贤《益斋乱稿》的版本源流形成明晰的认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奇焜  
所谓"文如其人",作品从来都是了解作者的很好的渠道,特别是对于与读者不同时期的人物,在相关史料、轶事之上,文章、诗词、书画及相关艺术作品给了后世开展研究考证工作的学者一个更为独特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后来人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作者的"心灵",更加细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的起伏变化乃至事情的前因后果。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化、常态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颜庆余  
阮籍集是流传有绪的先唐别集旧本,阮籍诗在漫长岁月的传抄中,保持表面上的相对稳定,然而,阮籍诗已经出现伪阙、补缀、淆乱和窜益的情况,在数量、次序和文字等方面都存在疑义。明刊诸本中的阮诗,大都经过后人的重编,重编的过程与《文选》等总集、类书密切相关。《六朝诗集》本在明刊诸本中最为独特,可能在次序、文字等方面更多地保留古本的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新强  
在短短70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产生了近28个版本。其中,197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译本被众多研究者认为是唯一的"官方版本"而广为提及。但经实际调查和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对"官方版本"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版本信息的描述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抵牾,同时,将该译本定为唯一"官方版本"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文章将从版本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描写研究的方法,综合考辨毛泽东诗词英译存在的"官方版本",并对各版本的产生背景、组织流程、版式特征、社会影响等一一进行描述与考证,以期正本清源,为毛泽东诗词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久保辉幸  
南宋时期,左圭编撰的《百川学海》,被后世誉为丛书出版之嚆矢,南宋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另有一部古刊本《百川学海》,现藏于日本宫内厅。该日藏本被视为明刊本,但经笔者核实,其与南宋本的板式、刻字、刻工姓名等皆相同。由于笔者仅凭复制材料,所以无法明确将其断定为宋刊或明刊,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两者所用的版木是完全一致的。本文通过对宋明诸版本进行对比,实证了该版本最接近于初版原貌。中华再造善本使用国家图书馆所藏本,但其中的卷首及10种文献阙卷,以民国仿宋本补缺,未参考日藏本。若用日藏本补缺,《百川学海》所收的100种书里,除中日两套均失传的《圣门事业图》(13页半)之外,可以复原其他99种书的原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升  
胡道静先生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富有学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存目丛书》所收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为明张四维辑、盛时选校刻的《永乐大典》辑本,学界一向认为辑《大典》佚书始自清朝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一发现,推翻了乾隆以来关于《大典》辑本产生时代的错误认识,对我们研究辑佚学及《永乐大典》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胡先生关于此书的介绍比较简单,而各家目录对此书的著录又颇多矛盾之处,因而有必要对其版本及流传情况作一番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书的重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乔红霞  
海琼玉蟾先生是首位有文集传世的海南人士,研究他的文集《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版本流传,对我国文学、宗教及海南地方文献建设均有重要价值。该书最早版本为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彭耜刻本,现存最早版本为明朱权重编的明正统七年(1442年)宁藩刻本(仙本),此外,较早的版本还有明万历时期何继高等编校的明桂芳堂、省吾堂等刊本。以此书为底本编刻成的其他明清善本有:《白玉蟾海琼摘稿》唐胄刻本、明手抄本《海琼白真人文集》、明刻《新刻琼白先生集》及清刻《海琼白真人全集》八卷本、十卷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明末清初岭南诗僧函星创立了海云诗派,其别集《瞎堂诗集》在当时佛教界和文学界都享有盛誉。乾隆年间因澹归案发被毁,道光年间又据原版重雕。考察它的结集与流传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岭南佛门盛衰的历史,颇具文献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唐晓云  
明代刊本《新编对相四言》,是迄今存世最早的一部图文对相的、杂字类的蒙学读本。本文介绍了这一刊本的主要内容、刊刻年代,20世纪60年代出版过一个英文版,及至现今出版了忠实于原版的影印版。对于原版问世后流入民间,私家购藏,暂栖北图,最终被哥大东亚馆收藏的流传经过,本文作了简要的梳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