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
- 2023(153)
- 2022(110)
- 2021(81)
- 2020(52)
- 2019(127)
- 2018(129)
- 2017(206)
- 2016(144)
- 2015(170)
- 2014(136)
- 2013(157)
- 2012(153)
- 2011(125)
- 2010(157)
- 2009(126)
- 2008(128)
- 2007(98)
- 2006(85)
- 2005(92)
- 学科
- 教育(257)
- 学(218)
- 中国(185)
- 理论(160)
- 济(159)
- 经济(158)
- 残(155)
- 人(134)
- 物(130)
- 疾(124)
- 残疾(122)
- 残疾人(122)
- 管理(115)
- 农(98)
- 理学(94)
- 殊(84)
- 特殊(84)
- 特殊教育(84)
- 业(83)
- 水产(81)
- 和(79)
- 药(76)
- 教学(74)
- 化学(72)
- 环境(72)
- 发(70)
- 药理(68)
- 药理学(68)
- 问题(68)
- 及其(66)
- 机构
- 大学(2017)
- 学院(1979)
- 研究(948)
- 科学(775)
- 农(743)
- 农业(616)
- 所(604)
- 教育(598)
- 研究所(567)
- 京(566)
- 范(525)
- 中国(524)
- 师范(522)
- 业大(504)
- 师范大学(446)
- 省(428)
- 中心(422)
- 江(396)
- 农业大学(382)
- 北京(380)
- 院(359)
- 技术(347)
- 业(335)
- 管理(331)
- 室(319)
- 研究院(310)
- 理学(297)
- 济(291)
- 部(290)
- 理学院(285)
共检索到3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建辉 陈奕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在此背景下,构建残疾儿童“适宜融合”的教育生态,对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特殊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进融合教育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合而不融”的实际现状,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目标要求以及国外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我国构建残疾儿童“适宜融合”的教育生态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实现特殊教育“适宜融合”的发展目标,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的价值认同感,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融合教育机制,推进融合教育专业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适宜融合 教育生态 随班就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课堂互动"是课堂研究回避不了的论题。课堂互动研究意味着从"课堂控制论"走向"课堂互动论",意味着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研究,它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学观。自主活动、集体思维、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课堂互动"研究的关键概念。"课堂互动"研究的课题是:从单纯知识点的目标设定走向三维目标链的设定,从单纯预设式的教学设计走向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设计,从单向传输走向集体思维学习——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学习集体的形成。"课堂互动"研究的价值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态,打造崭新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文化特色的课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书生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明形态,是伴着时代文明前进和发展的步伐而逐步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更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还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和技术哲学意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哲学 人与自然 系统 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完整的人的培育是教育的理想追求,其植根于对人具有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理想生命的洞察中。从人的三重生命来看,完整的人是身体与精神合一的人,是情意知融生的人,也是全面发展的人。人虽然是完整的,但却常遭遇割裂。在教育场域中,完整的人也时常遭遇着肢解,表现为学习的离身化、意情的边缘化和知识的碎片化。因此,完整的人的培育需要重构身体观念,践行具身学习;彰显情意功能,实践理解教学;整合课程知识,进行全人教育。
关键词:
完整的人 具身学习 理解教学 全人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思想遗产,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永恒的宝藏,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或启发,教育也不例外。古典作家眼中的教育,通常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与政治、人性、德性、艺术这些人生社会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古典作家似乎很少专门讨论教育,
关键词:
教育意蕴 刘小枫 教育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学 路日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天然联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但是,文化的育人功能并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显现出来,概而言之,就是要以文化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裴云
高职教育数量和质量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学科意识的萌芽。学科的本义在于对知识(技术)的整理与优化,学科建设水平是体现高等教育高等性的基本标志。高职教育学科的建构有着深刻的动因。高职教育学科建构应遵循职业和技术的方向,并解决观念和技术上的难点。学科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专利;高职教育学科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高职教育学科建构殊为艰难,且攸关高职教育未来发展。
关键词:
学科 高职教育 知识(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人文知识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承载着事实之外的价值负荷性;人文知识的自身演进及其与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悖论性;人文认知结论对研究对象变化过程的直接涉入性;人文知识具有默会维度上的根源性和先决性;人文知识的语言性。揭示这些特性将为人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关键词:
人文知识 特性 人文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