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71)
- 2022(974)
- 2021(885)
- 2020(859)
- 2019(1776)
- 2018(1800)
- 2017(3017)
- 2016(1950)
- 2015(2194)
- 2014(2305)
- 2013(2297)
- 2012(2252)
- 2011(2065)
- 2010(2322)
- 2009(2286)
- 2008(2316)
- 2007(2235)
- 2006(2201)
- 2005(2255)
- 2004(1939)
- 学科
- 济(6294)
- 经济(6275)
- 管理(5894)
- 业(4925)
- 企(4090)
- 企业(4090)
- 制(3073)
- 中国(2952)
- 农(2593)
- 财(2290)
- 银(2238)
- 银行(2238)
- 行(2166)
- 教育(2165)
- 地方(2081)
- 学(1981)
- 制度(1828)
- 度(1828)
- 业经(1721)
- 体(1697)
- 理论(1632)
- 农业(1602)
- 融(1570)
- 金融(1570)
- 税(1556)
- 税收(1468)
- 收(1446)
- 方法(1358)
- 体制(1303)
- 和(1260)
- 机构
- 大学(26422)
- 学院(25335)
- 研究(9204)
- 济(9082)
- 经济(8709)
- 管理(8662)
- 中国(8621)
- 江(6492)
- 理学(6354)
- 财(6306)
- 理学院(6276)
- 京(6146)
- 管理学(6145)
- 管理学院(6086)
- 中心(5358)
- 省(4973)
- 州(4957)
- 科学(4877)
- 所(4593)
- 银(4438)
- 范(4406)
- 师范(4370)
- 银行(4295)
- 北京(4154)
- 财经(4151)
- 行(4074)
- 农(4066)
- 人民(3968)
- 研究所(3800)
- 经(3597)
共检索到54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唐明元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仔细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正文“七志”部分所著录图书为“今存之书”(即王俭撰《七志》时能获知的所有存于刘宋时期的图书),故《七志》又被称作《今书七志》。
关键词:
王俭 《七志》 《今书七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丽丽
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汉书考异》中,认为《汉书.艺文志》"礼类"著录的百三十一篇《记》是《大戴记》与《小戴记》之和,可是,通过分析二戴《记》的材料来源、比较二者篇数及内容,发现钱氏的说法是有失允当的。
关键词:
钱大昕 《汉书考异》 辨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艳军 朱富铭
诗歌唱和成为元祐间苏轼与秘书省文人交游的重要手段,成为引人注目的诗歌现象。苏轼在元祐间与秘书省职官唱和之作数量较多,他们的唱和之作多出于交游、宴饮、雅集过程之中,基本不涉及时政国事,在新旧法之争、洛蜀党争激烈之元祐间,体现出苏轼与这些秘书省职官们的情感选择。苏轼与这些秘书省职官皆博学高才之士,他们的唱和之作是文人逞才斗艺的一种创作形式,力求诗意深邃、用字精巧、事典广博、用韵严谨、句式规范,体现出“以才学为诗”的特征,使宋诗的题材、笔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愈加鲜明,为推动整个元祐诗坛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苏轼 秘书省 唱和 诗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艳军 朱富铭
诗歌唱和成为元祐间苏轼与秘书省文人交游的重要手段,成为引人注目的诗歌现象。苏轼在元祐间与秘书省职官唱和之作数量较多,他们的唱和之作多出于交游、宴饮、雅集过程之中,基本不涉及时政国事,在新旧法之争、洛蜀党争激烈之元祐间,体现出苏轼与这些秘书省职官们的情感选择。苏轼与这些秘书省职官皆博学高才之士,他们的唱和之作是文人逞才斗艺的一种创作形式,力求诗意深邃、用字精巧、事典广博、用韵严谨、句式规范,体现出“以才学为诗”的特征,使宋诗的题材、笔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愈加鲜明,为推动整个元祐诗坛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苏轼 秘书省 唱和 诗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洪升
《四库全书》对我国传统学术影响广泛而深远,考证出其所收录各书的底本是客观认识、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该书的前提条件。笔者久留意于此,时有所得,兹择出经部先唐易书七种,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先唐易书 底本 考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琴 郭风平
《尚书·禹贡》中所载"九州"是中国先民对中国古代宏观地理的最早认知。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荆梁二州的分布地域进行界定,可以发现二州之间相互毗邻;同时,以考古资料为依托分别对荆梁二州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所形成的农业类型进行描述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之处。梁州农业类型的形成既有来自北方的影响,又有来自临近的荆州的影响,荆梁二州之间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开始产生零星的农业文化传播与交流,而这一传播交流的实现大体存在两条路径。川东鄂西地区的山地或是《尚书·禹贡》荆梁二州的农业文化分界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心灵
两晋继承曹魏图书编撰机构设置而稍有改变。专业图书整理编撰机构主要是秘书监、著作省。晋武帝时期,秘书归中书省统辖,秘书著作局单独存在。晋惠帝以后,主要图书整理编撰机构为秘书监,下设秘书丞、秘书郎,并统著作省。著作省下设著作郎、著作佐郎,主要负责国史的编撰。除专业图书整理编撰机构外,相关的辅助机构还有中书监、中书令、御史中丞、散骑常侍、侍中、散骑侍郎等。太子洗马与王之文学、典书令等也参与了图书整理工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曦
最近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著录,第一次将中国古籍书目著录为约二十万种。《总目》难免有一些讹误,笔者发现《总目·经部·书类》讹误十二条,缀文予以分类考辨。
关键词:
中国古籍总目 尚书类 订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兆军
汴梁是北宋最大的刻书中心之一,对雕版印刷的发展、普及、创新以及外传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汴梁作为刻书中心仅存于北宋一代,然而它的成就和光辉仍然可以使其立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之列。
关键词:
汴梁刻书 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欣
"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三五年曾画过一幅题为《钻研》的漫画,一黑一白两本大书中,钻进钻出的都是‘书虫’。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的某一条就是我。"——这是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书虫日记》一书取意的出典。彭先生自命为"书虫",又自称"彭胡子"。在《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日记》)的序言中,他说自己惟一的爱好是逛书店,不知疲倦地淘书、看书、编书、写书、藏书。而其藏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季芳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大型古籍提要目录,内容丰富,搜罗甚广,考证得失,权衡异同,诚为后人治学之津逮。然由于是书出自众手,又兵乱间仓促成书,不免有疏漏之处。本文仅就该书第29册中说有可议者,提出商榷,订讹补阙,以资参考。
关键词: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订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章宏伟
考辨了毛晋汲古阁刊刻《嘉兴藏》的误说,指出《汲古阁刻经考略》依据的是不完整的第三手资料,而且没有交代出处,结论如果为学界接受,只会为学术增加混乱,因而必须予以否定。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嘉兴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明铎
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宋史·礼志》,虽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最有权威的专篇。但据《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与其对校,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年、月、日等记时讹误。其致误之由,大致有字形形近、沿袭旧史、脱漏等。
关键词:
宋史·礼志 时间 错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