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6)
2023(7895)
2022(6631)
2021(5918)
2020(4640)
2019(10663)
2018(10458)
2017(19169)
2016(10614)
2015(11673)
2014(11675)
2013(11488)
2012(11216)
2011(10197)
2010(10518)
2009(9406)
2008(9198)
2007(8441)
2006(7676)
2005(7234)
作者
(30245)
(25073)
(25009)
(23622)
(15994)
(12068)
(11375)
(9804)
(9510)
(9115)
(8646)
(8277)
(8161)
(8046)
(7932)
(7787)
(7474)
(7314)
(7278)
(7229)
(6417)
(6272)
(6061)
(5818)
(5714)
(5666)
(5601)
(5590)
(5130)
(4985)
学科
(49198)
经济(49160)
管理(26265)
(25314)
地方(18454)
中国(18408)
(17957)
企业(17957)
(15212)
贸易(15199)
(14955)
(14816)
方法(13365)
业经(11926)
(11675)
数学(11246)
数学方法(11159)
(10630)
地方经济(10350)
农业(10300)
(9908)
(9135)
金融(9134)
(8909)
银行(8900)
(8776)
(8390)
环境(8294)
(8228)
出口(8226)
机构
学院(146605)
大学(142668)
(62933)
经济(61610)
研究(56152)
管理(51471)
中国(43357)
理学(42538)
理学院(41958)
管理学(41338)
管理学院(41069)
科学(32977)
(32159)
(29505)
(28546)
研究所(25470)
中心(25414)
(24913)
(24430)
财经(21979)
(21964)
师范(21771)
北京(20913)
(20765)
(20038)
(19766)
业大(19738)
经济学(19374)
农业(19056)
(18484)
基金
项目(92268)
科学(72473)
研究(71449)
基金(63736)
(54918)
国家(54400)
科学基金(46180)
社会(45204)
社会科(43014)
社会科学(43005)
(38187)
基金项目(33218)
教育(32642)
(31191)
编号(30041)
自然(27005)
(26602)
自然科(26350)
自然科学(26346)
自然科学基金(25829)
资助(25676)
成果(24943)
课题(22221)
发展(21845)
(21455)
重点(21358)
(19758)
(19218)
国家社会(18599)
(18036)
期刊
(78803)
经济(78803)
研究(49589)
中国(38535)
(24819)
教育(22484)
(21742)
管理(20318)
学报(20211)
科学(19103)
农业(17324)
(17237)
金融(17237)
大学(15591)
业经(14607)
学学(14322)
技术(13987)
经济研究(13156)
问题(10627)
(10534)
财经(10467)
(9490)
国际(9277)
(9085)
图书(8506)
世界(8186)
商业(7610)
(7515)
论坛(7515)
(7182)
共检索到246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大经院论丛”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多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张耀军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发展战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和主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发展主题”的继承与创新,是“发展主线”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021年,国内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与战略意义,理论内涵与核心要义,实现路径与重点举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菊  梁恒贵  
"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任务,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深入研究教育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循环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中,统筹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娟  
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的。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是与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为此本文结合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社会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协同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同时,在厘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本质关系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提出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应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效率,形成供给新动力;构筑合理的初次分配、公平的再分配,规范分配秩序;畅通供需匹配渠道,提升商业服务质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高度融合,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斌  范太华  
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应承担的基本职责,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构建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高校继续教育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是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续教育高效供给的新基石;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理论研究是继续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建设高效支持服务保障体系是继续教育着力提质的新生态;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环境应用是继续教育加速赋能的新趋势,是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彭松林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提高代理记账工作水平、规范代理记账执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3年11月财政部制定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代理记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对《意见》《规范》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解析,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原伟鹏  孙慧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样本,采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模型,从时空异质性、协同性和传导机制视角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和协同交互效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化水平起中介桥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策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山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目前学术界对如何评价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尚未达成共识,对如何衡量山西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一直未有系统的研究,与山西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未见有专门讨论。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田祥宇教授带领团队研究出版了《山西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山西经济出版社,2022年12月)。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靳玉英  王开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纪疫情全球蔓延、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加剧、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的联合影响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外部新挑战。跨国公司总部型经济的就业乘数效应、税收乘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是保障我国经济内外部循环有效畅通运行,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然而,发达国家对全球跨国公司高能级管理型总部资源的激烈竞争、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跨国公司投资生产型总部资源的激烈争夺等,是我国推动总部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为此,需要对管理型总部、投资生产型总部、平台型总部、创新型总部分类施策,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范围,保持总部型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同时注重促进国内外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支持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推动总部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外循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敬茹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物流业更好地发挥其支撑作用、促进作用、先导作用和纽带作用,同时也给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服务需求,有助于推动供应链物流的数字化转型。对标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物流业仍然存在系统性网络化水平不高、与其他产业缺乏融合与联运、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风险。应通过推动整个供应链创新、推动物流业创新、努力完善消费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物流供给侧改革等措施,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张容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霞   周悄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1)。”构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格局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思路、明确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服务贸易总量和服务性消费水平,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2014—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时序分析和结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服务贸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明显;创新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服务业人才结构失衡、开放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据此,提出了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以及夯实人力资本支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铭晨   吕拉昌  
在新发展格局下,测度和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文章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相对发展率指数与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2010—2020年我国65个大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及障碍因素。结论如下:(1)总体看,时间上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空间上由“小差距、低水平”向“大差距、高水平”演变,城市群城市、副省级城市更具优势,高、较高水平城市发展速率快,区域差异呈东、中部优,西、东北部弱的格局;(2)分维度而言,时间上,内需潜力与消费能力、要素供给与流通水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及城市便利性指数综合得分波动上升,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波动小,对外开放指数下降;空间上,高、低水平城市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均衡;(3)从障碍因素看,城市便利性等指标偏低始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相关细化指标也含有共性障碍因子。鉴于此,文章针对补短板、促均衡、破障碍等提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长平  杨柳  袁洋  
在新发展时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主要助力,必将加快人民币迈向主流币的步伐。一方面,“五通”建设的巨大成就不仅提供双市场的地域空间,而且孕育双循环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沿线国家和地区也由于主客观因素存在多方面的潜在问题,严重阻碍更高层次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走出去”战略提供路径优化方案,应该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结合“五通”建设发展现状,以政策沟通为龙头,以设施联通为基础,以贸易畅通为纽带,以资金融通为抓手,以民心相通为后盾,巩固人民币的周边化领域,强化人民币的区域化环节,拓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稳步促进人民币跻身于世界货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