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6490)
2022(5120)
2021(4492)
2020(3932)
2019(8543)
2018(8504)
2017(16423)
2016(8834)
2015(9707)
2014(9510)
2013(9670)
2012(8559)
2011(7083)
2010(7392)
2009(7221)
2008(7662)
2007(7183)
2006(6286)
2005(5954)
作者
(24614)
(20770)
(20648)
(19239)
(13221)
(9735)
(9260)
(7975)
(7729)
(7547)
(7048)
(6908)
(6852)
(6500)
(6387)
(6273)
(6145)
(6008)
(5994)
(5804)
(5207)
(5080)
(5011)
(4796)
(4698)
(4609)
(4608)
(4488)
(4147)
(3982)
学科
(69308)
(67327)
企业(67327)
管理(49312)
(44233)
经济(44173)
业经(23804)
(20618)
方法(18581)
(18320)
财务(18317)
财务管理(18308)
(17838)
企业财务(17134)
技术(14153)
农业(13823)
(11839)
企业经济(11783)
数学(11444)
数学方法(11409)
(11075)
经营(10737)
(10080)
(9889)
技术管理(9773)
理论(9349)
(8727)
决策(8513)
中国(8096)
体制(8057)
机构
学院(133475)
大学(124699)
(60564)
管理(59913)
经济(59617)
理学(50982)
理学院(50653)
管理学(50317)
管理学院(50084)
研究(35815)
中国(31233)
(29558)
(25196)
财经(23135)
(23051)
(21664)
(20935)
科学(18979)
商学(18553)
商学院(18408)
农业(18173)
业大(18097)
(17459)
经济学(17215)
经济管理(16941)
财经大学(16726)
中心(16708)
(16634)
经济学院(15629)
北京(15489)
基金
项目(81311)
科学(66336)
研究(62114)
基金(60208)
(50651)
国家(50105)
科学基金(45850)
社会(41530)
社会科(39517)
社会科学(39506)
(33620)
基金项目(32135)
自然(29084)
自然科(28467)
自然科学(28456)
自然科学基金(28046)
(27417)
教育(26989)
(25960)
编号(24682)
资助(23661)
(21207)
创新(18692)
(18159)
(18027)
成果(18004)
(17853)
重点(17588)
国家社会(17102)
人文(16465)
期刊
(74062)
经济(74062)
研究(37252)
(29102)
管理(28230)
中国(24735)
(22919)
农业(16063)
科学(15555)
业经(15006)
技术(14540)
学报(13456)
财经(12077)
(11732)
金融(11732)
(11470)
大学(11197)
学学(11070)
财会(10808)
经济研究(10753)
(10543)
技术经济(10176)
问题(9225)
会计(8641)
现代(8474)
商业(7770)
世界(7678)
通讯(7385)
会通(7381)
经济管理(7348)
共检索到20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江伟  姚文韬  胡玉明  
针对国内外对于成本粘性调整成本动因研究的缺陷,本文以2004年我国《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为切入点,从动态角度考察了由于《最低工资规定》实施所导致的雇员成本的增加对于我国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我国企业的成本粘性有所减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员工人均工资比较低的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地区,《最低工资规定》的实施对于成本粘性的弱化效应要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弥补了先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因果倒置和替代性解释等缺陷,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于企业雇员成本、雇佣人数、进而成本管理的影响,从而为完善我国的《最低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祝树金  彭彬  李丹  汤超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考察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降低成本加成,企业研发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是最低工资引致的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成本加成的重要途径;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内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工资的融资约束作用更大;最低工资制度还通过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新企业进入提高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新路径,同时为提高制造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磊  于明言  冼国明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兆洲  王亚坤  
最低工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其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博弈论的方法,从企业雇员培训和工人自身人力资本投资两个角度对最低工资提高于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提高会增加中等技术水平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可能减少低技能水平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最后,提出相关建议,认为政府应提高对低技能工人的关注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王颖  
利用我国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匹配到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磊  马欢  徐刚  
本文构建跨省界城市对的工业企业数据集,结合国家企业注册登记数据精准识别工业企业退出年份,研究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检验企业工业机器人使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将导致企业退出概率增加;而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抑制最低工资上调导致的企业退出风险。以上结果在使用跨省界区县对的宏观数据检验时依然稳健。此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节约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降低了其退出风险。本文研究对“稳企业”及产业智能化转型具有较强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纠正样本自选择行为,还做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不能抑制技能溢价,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秦杰  张剑  
为了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影响企业雇佣结构,采用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匹配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雇佣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与经济理论预期一致的是,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倒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促使企业显著调减非生产性正式职工和低技能正式职工的比例,不过,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也会激励企业通过显著调增临时工的比例来提高用工灵活性;其次,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上更加严重的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激励企业调减女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本文将最低工资纳入扩展Kee和Tang(2016)模型,考察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最低工资上涨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通过"成本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两个渠道来降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之后,我们使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和各城市最低工资数据,以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倍差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抑制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成本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上升的成本无法完全传递至价格,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相对价格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升了国内中间品的价格,使得企业更多地使用进口中间品进行生产,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工资上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大。此外,最低工资上涨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辉  刘志远  隋敏  官小燕  
最低工资政策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措施,其所引发的经济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2005—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显著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通过促进要素替代与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影响主要在劳动密集度高、平均工资水平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违约风险,投融资期限错配是这一影响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力因素视角审视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瑞丽  孙楚仁  陈勇兵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法考察了最低工资对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和城市层面主要特征变量后,最低工资上涨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反而提高了其在出口市场的生存概率,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显著。通过对最低工资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高企业生产率是导致最低工资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呈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