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2829)
- 2022(10836)
- 2021(9623)
- 2020(8186)
- 2019(18164)
- 2018(18065)
- 2017(35711)
- 2016(18885)
- 2015(21081)
- 2014(21256)
- 2013(21243)
- 2012(20045)
- 2011(18527)
- 2010(18761)
- 2009(17928)
- 2008(17594)
- 2007(15922)
- 2006(14426)
- 2005(13655)
- 学科
- 济(99371)
- 经济(99256)
- 管理(58631)
- 业(51122)
- 企(41351)
- 企业(41351)
- 方法(33455)
- 数学(29622)
- 数学方法(29373)
- 中国(26564)
- 地方(23148)
- 财(22750)
- 制(22626)
- 农(21755)
- 业经(19523)
- 学(17969)
- 银(17437)
- 银行(17419)
- 行(16839)
- 融(16758)
- 金融(16755)
- 体(16504)
- 贸(15098)
- 贸易(15087)
- 地方经济(15070)
- 易(14612)
- 环境(14231)
- 农业(14125)
- 务(12398)
- 财务(12369)
- 机构
- 大学(283449)
- 学院(282446)
- 济(130818)
- 经济(128205)
- 管理(104185)
- 研究(102608)
- 理学(88411)
- 理学院(87383)
- 管理学(86109)
- 管理学院(85566)
- 中国(79886)
- 财(63844)
- 京(59523)
- 科学(58075)
- 所(52245)
- 财经(49311)
- 研究所(46499)
- 中心(45425)
- 经(44508)
- 江(43645)
- 农(42480)
- 经济学(42064)
- 北京(38059)
- 经济学院(37512)
- 院(37037)
- 业大(36644)
- 财经大学(36473)
- 范(35643)
- 师范(35338)
- 州(34389)
- 基金
- 项目(177746)
- 科学(141336)
- 研究(131753)
- 基金(130867)
- 家(113671)
- 国家(112797)
- 科学基金(96084)
- 社会(87572)
- 社会科(83158)
- 社会科学(83139)
- 基金项目(68230)
- 省(68113)
- 教育(59457)
- 自然(58872)
- 划(57601)
- 自然科(57439)
- 自然科学(57420)
- 自然科学基金(56411)
- 资助(53248)
- 编号(51581)
- 成果(43451)
- 重点(40734)
- 部(40574)
- 发(40049)
- 制(37721)
- 国家社会(37310)
- 课题(37008)
- 创(36900)
- 性(35358)
- 教育部(35039)
- 期刊
- 济(155600)
- 经济(155600)
- 研究(93655)
- 中国(58576)
- 财(49212)
- 管理(41776)
- 学报(40076)
- 农(39058)
- 科学(38415)
- 融(33193)
- 金融(33193)
- 大学(31131)
- 学学(29600)
- 经济研究(26193)
- 教育(26172)
- 财经(26067)
- 农业(25735)
- 技术(23903)
- 业经(22692)
- 经(22494)
- 问题(20500)
- 贸(17071)
- 国际(15449)
- 技术经济(15234)
- 统计(13845)
- 理论(13683)
- 世界(13252)
- 商业(13084)
- 现代(12748)
- 经济问题(12657)
共检索到44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建忠 洪毅颖
《曼谷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制度安排的区域贸易协议。本文通过分析《曼谷协定》及其框架下的区域经贸合作,探讨我国参与实质性区域优惠安排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对这一区域合作体的前景作初步展望。
关键词:
《曼谷协定》 区域经济合作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大春 杨宇 胡军华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合作组织的成功制度构建是其存在与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制度的构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从博弈视角对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稳定性与长期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影响制度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制度构建 博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付永
区域经济合作本质上是一系列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的统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要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的建设,并加强区域合作实施机制的建设,建立有序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秩序。同时,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巩固区域合作的微观基础,降低区域间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经营成本和阻滞成本,从而不断拓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范围,实现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制度安排 利益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群 陈迎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对一国意义重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还不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建议 ,以推进新世纪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组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日明 李兵 张楠
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背景出发,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日、韩三国的影响。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给我国带来的一些启示,为我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中
中国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都力图通过参加区域经济合作来推动各自的经济发展,但两国参加的途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所处的阶段,都有较大的差异。展望未来,印度将继续推进"东进"策略,中国将努力促进东亚经济合作,两国要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过去20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的基本经验之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为了实现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琦 李光辉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最初来源于美国倡导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越南加入后,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于是,美国便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行美国的贸易战略和自贸区战略,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自2009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跨太平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以来,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光盛 金珍
2007年,云南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提高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的领域、层次及质量,还为双边合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云南省在合作机制、贸易水平、投资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只有克服云南发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中所存在的困难,才有利于云南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云南 成果 问题 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永林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自身的动态演化路径是逻辑自洽的,当前泛珠三角地区存在的次区域跨边界经济合作现象,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过渡战略。在正视区域发展落差与借助比较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泛珠三角整合的外源性动力是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考察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成本收益的分配日益成为双方推进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经济圈"是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发,通过位于该地域的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国别的经济合作,形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性产业配置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中国把长期坚持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引入经济领域,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经济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文娟 安尼瓦尔·阿木提
我国西部地区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西部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同时还...
关键词:
中亚 战略选择 整合 软实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连松
一、在制定我国北方参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战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发展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逐年增多。我国北方沿海正处在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这一大趋势面前,我国将采取怎样的对策,作为北方沿海省份的河北省又将怎样动作,已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怡
前言 进入21世纪的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果在中亚地区非常引人注目。回顾印度过去30年中选择的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对于印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开始被迫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南北贸易的下降。南北贸易的下降乃多重因素综合造成。首先,随着收入的增加,缺乏收入需求弹性的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大下降,各国总收入中用于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意义 模式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