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
- 2023(557)
- 2022(497)
- 2021(465)
- 2020(310)
- 2019(764)
- 2018(721)
- 2017(1291)
- 2016(525)
- 2015(517)
- 2014(487)
- 2013(463)
- 2012(378)
- 2011(353)
- 2010(375)
- 2009(409)
- 2008(331)
- 2007(299)
- 2006(275)
- 2005(267)
- 学科
- 管理(2647)
- 业(2469)
- 贸(2434)
- 贸易(2434)
- 易(2403)
- 济(2400)
- 经济(2399)
- 企(2385)
- 企业(2385)
- 电子(2107)
- 网上(2089)
- 网上贸易(2089)
- 供销(1546)
- 销(1546)
- 业经(800)
- 方法(799)
- 农(776)
- 数学(685)
- 数学方法(672)
- 中国(638)
- 史(446)
- 农业(434)
- 学(428)
- 财(407)
- 和(400)
- 组织(356)
- 地方(346)
- 制(343)
- 市场(326)
- 产品(312)
- 机构
- 学院(8221)
- 大学(7772)
- 管理(3447)
- 济(3312)
- 经济(3276)
- 理学(3080)
- 理学院(3064)
- 管理学(3027)
- 管理学院(3017)
- 研究(2268)
- 中国(1792)
- 京(1521)
- 财(1353)
- 科学(1294)
- 财经(1164)
- 江(1121)
- 所(1104)
- 商学(1090)
- 商学院(1065)
- 经(1062)
- 北京(999)
- 研究所(985)
- 范(941)
- 师范(932)
- 工商(926)
- 业大(925)
- 州(917)
- 中心(904)
- 经济学(889)
- 经济管理(842)
共检索到1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部旨在探索晋帮商人兴衰历史,揭示晋帮商人经营之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学术专著《晋商兴衰史》,最近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近27万字的新著,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正明研究员的又一力作,被中国商业史学会评为商业史研究方面的优秀著作,属于近年来该学科课题研究中的一大可喜成果。 晋帮商人是十四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明清时期至民国初)中国商界最活跃的一支商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再现百年票号风采──评介《票商兴衰史》姚会元“票号”是山西对中国金融业的一大奉献,他在中国金融史上以自己独特的风采辉煌了百年之久。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金融机构和资金流通方式的健全曾经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票号的出现及其百年业务亦为山西人争得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为群
钱庄、银号从明朝中叶开始建成,到清初期、晚期及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废两改元"后时起时伏,直到1952年,约五百余年。它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基地,兼及平津、闽广、川陕等地区。它起源于兑换,其业务重心是发行庄票,广泛开展多种信用业务,并成立钱业公会。钱庄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 宁平 刘天成 张永 邹金宝
本文以氟利昂为例,对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中立性进行了论述。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因为人们的善意利用而放弃对人类发展的危害。将科学技术的价值区分为功用价值与伦理价值,将有利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更好应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 氟利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祁超
从清初到民国初年,山西票号曾"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对当时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经历了百年的辉煌后,山西票号的守业人由于患上"营销近视症",固步自封、错失良机,只注意眼前利益,忽视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将经营产品从异地汇兑转向存放款,变业已落后的票号机制为先进的银行体制,山西票号最终走向了覆灭。
关键词:
票号 银行 营销 日升昌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遵循文化—行为—商业模式—绩效—商帮兴衰的逻辑思路,根据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对晋商和潮商的文化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商业兴衰的内生变迁过程。研究发现商业兴衰的关键在于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信仰,农耕文明导致晋商推崇官本位思想和保守经营的信念,进而形成忠于当权者的"官商结合"商业发展模式,但晋商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洋文明作为潮商的主要信仰,在艰难的商业环境中逐渐孕育出潮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精神品质,进而形成了服务社会公众的市场导向型商业发展模式。文化信念差异导致了晋商和潮商面对民族危亡时的行为倾向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创新仍将是潮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韩芸
自我实施和集体主义惩戒机制是晋商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信用制度及其机制则是晋商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历史制度分析方法的视角,对晋商"兴"与"衰"的过程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探讨了晋商信用机制与晋商兴衰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晋商兴衰 信用制度 历史制度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红军
20世纪之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引起了会计界、监管层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相比财务会计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决策、控制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君 尹志欣
晋商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其兴起和衰败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却不同。文章以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部因素的互动,研究传统文化在晋商兴衰历程中产生的影响,为现代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晋商 管理熵 管理耗散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珉 卓越
许多文献将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归结为特殊主义信任。本文认为特殊主义信任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支撑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合作。晋商在“利以义制”的社区规范的支撑下实现了彻底的两权分离,但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现阶段的家族企业之所以身陷困境,是因为经济的变迁使传统社区规范生成、作用的条件不复存在,同时又缺乏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信任的支持,合作回归至家庭范围内。困境的突破需要在更高的形态上复制这些条件,建立社会信任。
关键词:
晋商 家族企业 利以义制 特殊主义信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杜浩然
近来温州民间金融风暴及温州政府民间金融治理事件引发全国震动。论文基于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对以温州钱庄为代表的民间金融部门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中央治国者-民间金融部门"的互动关系和博弈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温州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支持政策是温州民间金融部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温州地方政府在对钱庄的管理过程中,采取分类引导、区别对待的策略,保护和鼓励合法的民间金融发展,打击和抑制非法的投机性的地下金融蔓延,较好地控制了地方金融风险,对当前全国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宝宏 卢昌崇
晋商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都属罕见,完全可与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等相媲美。但是,曾经如此辉煌的晋商却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了。本文认为,晋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在外国列强侵略与国内武装起义等外部冲击下,晚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与破产边缘,其日益加速的掠夺迫使晋商采取了"结托政府"以及偏好变现性较差的资产等低效率的产权自我保护形式。这一方面导致晋商的经营利润受损,一方面使晋商失去了应对经营波动的必要资本,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晋商赖以崛起与成长的企业家创新日渐消失,并最终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
关键词:
晋商 企业家创新 产权保护 政府掠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荫贵
由刘建生等同志所著的《晋商研究》一书已于2002年5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创立晋商学新学科的高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山西商人兴衰成败的历史进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该书是近年来晋商研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专著,也是商业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之一。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