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7)
2023(7639)
2022(6887)
2021(6474)
2020(5670)
2019(13288)
2018(13258)
2017(25072)
2016(14106)
2015(16460)
2014(17137)
2013(16727)
2012(16031)
2011(14452)
2010(15040)
2009(14069)
2008(14595)
2007(13797)
2006(11935)
2005(10790)
作者
(43387)
(36458)
(36138)
(34723)
(23172)
(17709)
(16808)
(14161)
(13646)
(13358)
(12401)
(12285)
(11734)
(11680)
(11468)
(11443)
(11200)
(10671)
(10668)
(10425)
(9126)
(9085)
(8918)
(8485)
(8285)
(8253)
(8141)
(8130)
(7478)
(7477)
学科
(57848)
经济(57765)
管理(39072)
(38813)
(31611)
企业(31611)
方法(27543)
数学(23707)
数学方法(23398)
(17144)
(15935)
中国(15381)
(13710)
(12687)
(11677)
贸易(11670)
业经(11501)
(11319)
地方(11076)
农业(10945)
理论(10619)
(9847)
财务(9818)
财务管理(9774)
(9639)
(9513)
银行(9482)
企业财务(9148)
(8957)
(8949)
机构
大学(211530)
学院(210404)
(81492)
经济(79430)
管理(75925)
研究(70825)
理学(64048)
理学院(63246)
管理学(61878)
管理学院(61477)
中国(54428)
(45923)
科学(45245)
(39683)
(38972)
(37769)
(34616)
研究所(33932)
中心(33665)
业大(32330)
财经(30939)
农业(30836)
北京(29304)
(29244)
师范(28920)
(27772)
(27517)
经济学(24936)
(24774)
技术(24070)
基金
项目(129552)
科学(98916)
研究(94928)
基金(90641)
(79754)
国家(78643)
科学基金(65202)
社会(56680)
社会科(53333)
社会科学(53311)
(51445)
基金项目(47770)
教育(45135)
(43143)
自然(42122)
自然科(41063)
自然科学(41047)
编号(40598)
自然科学基金(40302)
资助(38427)
成果(34834)
重点(29400)
(28629)
课题(28277)
(27500)
(26050)
科研(25010)
大学(24973)
(24587)
创新(24296)
期刊
(96088)
经济(96088)
研究(62224)
中国(45207)
学报(36663)
(35581)
(33694)
科学(31152)
教育(27650)
管理(27168)
大学(27064)
学学(25125)
农业(23588)
技术(19719)
(18806)
金融(18806)
财经(15670)
业经(15562)
经济研究(14454)
(13480)
(13364)
图书(12975)
问题(12838)
(12041)
技术经济(10953)
(10804)
理论(10320)
统计(10157)
财会(9933)
商业(9885)
共检索到325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哲  
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无声告白》就是一部关乎家庭伦理的文学作品。文章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出发,从夫妻关系伦理、父母与子女关系伦理两个方面,深入解读小说中的夫妻、亲子关系,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对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关系进行分析解读,揭示作品中的家庭成员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所做出的艰难的伦理选择,阐释作者想要表达的伦理关切,为剖析作品蕴含的伦理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以叙述教育事件的方式实现对叙事者自我精神生命重建的过程,是构建新的教育生活方式的过程。只有承担了伦理使命的教育叙事才是有深度的、好的教育叙事。这样的教育叙事超越了经验性、技术性的层面,成为一种具有伦理关怀和本体意味的生命实践的叙事。它需要承担存在之重、伦理之重,需要经历从无叙事伦理到有叙事伦理,进而又从叙事伦理到生存伦理的转变。好的教育叙事者需要具备宽广的精神维度,具备生命的广度和灵魂的深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润润  张慧荣  
吴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故事。从族裔理论、创伤理论以及人格分析理论视角解读《无声告白》,可以发现,莉迪亚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鑫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古典经济学创作与研究热潮中,英国作家们纷纷以在作品中运用经济因素引领经典文学创作时尚。奥斯丁在其最后一部作品《桑迪顿》中,以最具现代意识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问题,并进行一系列新颖的经济叙事。奥斯丁在进行问题意识创作和叩问现代性精髓的同时,在大环境和小体验的碰撞中,展示出其超越婚姻生活等现实观照的商业伦理思想和真切的道德关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以往对家庭作业的研究总是纠缠于作业多少的问题,这样的视角掩盖的问题甚至比发现的问题还要多。因此对家庭作业的研究需要有新的视角。从伦理关系来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是不同的伦理实体,各有功能,不能互相替代。研究家庭作业首先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三种基本伦理实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家庭作业有这样那样的前提与价值预设,研究家庭作业,就要审视这些预设是否有依据以及是否得到了落实。当然,研究家庭作业最重要的是看家庭作业施行的伦理后果。家庭作业的普遍、长久施行,使家庭变成了"附属学校";使家长变成了"助教";使学生变成了没有下班时间的"上班族";使学校没有边界、责任没有尽头;使社区变成了"学区"、社会学校化。家庭作业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回避,需要理性、诚实面对,以超越数量、负担的视角去寻找解决之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平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绍硕  
见证医患群体之间情感传递过程的医疗纪录片,通过影视叙事使观众洞悉社会创伤并感悟健康生活。国产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通过医患群体生命故事的影像再现,实现受众个体身份与健康社会关系的中介构建,使受众在情感体验中获取医学知识,并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由此,医疗纪录片完成了叙事伦理的建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  张健君  
在现代性构建和人的城镇化社会进程推动下,地方认同在发生转换和迭代的变化。与静态视角下地方认同的断面研究不同,论文基于生命历程和家的流动性的动态研究视角,以具有70 a时间跨度的个体-家庭为研究主体,对其地方认同随时空迁移的变化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生活史式的跟踪解读。研究发现:在城乡迁移过程中,随着时空的转移和生活经历的层累,个体-家庭的地方认同发生了转换、迭代的动态变化。①这一动态变化与家的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流动中个体与家庭成员在不同生活区域的地方性产生了地方阻力与地方推力,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地方认同发生了迭代变化;②社会环境与社会场景、家庭角色、文化适应与个体行为调整是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认同迭代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家庭类型变化和代际差异会影响到地方认同迭代发生的幅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旭东  
家庭创伤记忆是青年成长叙事中阻滞人格主体建构的障碍与生成畸形情感伦理的动因。纾解精神创伤、呼唤亲情关怀、直面家族史等是以张悦然、张怡微、笛安为代表的部分“80后”女作家群体亟需处理的问题。在回溯创伤记忆时,《茧》《细民盛宴》《西决》《东霓》等相关文本的叙事人贴近隐含作者的距离,将历史原罪、情感经济、家族隐秘指认为精神创伤成因,以对生父母、继父母和代父母的态度渐变完成情感认同,并借自白语调与叙事节奏使创伤书写或内蕴审慎节制、以柔克刚之美,或呈露出主体情绪恣肆宣泄的快意夸饰之美。但青年作家生活经验与历史反思力有限,自怜情结与性别身份的困囿使相关文本暴露了精神分析写作或情感夸张式宣泄的局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建军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是结构要素,也是"具有真正人性轮廓"的伦理载体,通过人物塑形切入叙事伦理可以纲举目张。从共时性层面看,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形、叙事伦理在文言与白话文本中有不同呈现,就宋代而言,传奇与话本中士人塑形的悲喜格调之别,折射出叙事主体关于"乐""教"孰先的伦理考量,女性形象塑造的情理意蕴之别,凸显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同为男性性别叙事对女性的伦理诉求之异。从历时性层面看,与唐代相较,宋代小说的叙事主体有更精准的伦理介入,使文本有更显明的意图伦理。综合来看,宋代传奇与话本互动而使叙事技巧更为丰富、士人伦理与市民伦理互渗而使文本伦理更趋世俗,从叙事和伦理两个维度推动着叙事伦理的变迁,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光彩   张汉芳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曾在其享誉学术界的"家庭理论"中确认了家庭组织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功能。在他看来,家庭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以保证其有效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红梅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不同于物,雇员有着自身利益和精神追求, 企业用什么样的目标来引导、激励雇员都需要伦理上的考虑,伦理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研究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的关注很少,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力  
基于对公司治理本质的认识将公司治理应解决的问题划分为社会层、组织层和个体层三大层次,本文探讨了公司伦理在解决各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中的效用,分析了公司伦理在公司治理中从约束性效用到工具性效用再到价值性效用的演化攀升过程,建议通过建设公司治理的伦理机制提升公司道德水平,改善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