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2)
- 2023(10977)
- 2022(9598)
- 2021(9220)
- 2020(7396)
- 2019(17385)
- 2018(17472)
- 2017(33259)
- 2016(18233)
- 2015(20385)
- 2014(20431)
- 2013(20029)
- 2012(18265)
- 2011(16410)
- 2010(16380)
- 2009(14766)
- 2008(14365)
- 2007(12244)
- 2006(10719)
- 2005(9298)
- 学科
- 济(70094)
- 经济(70007)
- 管理(50023)
- 业(46208)
- 企(39597)
- 企业(39597)
- 方法(33866)
- 数学(27682)
- 数学方法(27338)
- 农(17906)
- 中国(17450)
- 学(17093)
- 业经(16456)
- 财(16126)
- 理论(16095)
- 地方(14129)
- 和(12416)
- 农业(12333)
- 教育(11379)
- 贸(11357)
- 贸易(11350)
- 环境(11001)
- 易(10967)
- 制(10965)
- 技术(10666)
- 务(10405)
- 财务(10345)
- 财务管理(10330)
- 划(9819)
- 企业财务(9785)
- 机构
- 大学(255356)
- 学院(253608)
- 管理(102916)
- 济(93640)
- 经济(91366)
- 理学(89640)
- 理学院(88621)
- 管理学(87087)
- 管理学院(86630)
- 研究(81658)
- 中国(59008)
- 京(54853)
- 科学(52415)
- 财(42544)
- 所(39995)
- 范(36847)
- 业大(36757)
- 研究所(36709)
- 中心(36548)
- 师范(36538)
- 农(36262)
- 江(35858)
- 北京(35020)
- 财经(34708)
- 经(31509)
- 州(30089)
- 院(29909)
- 师范大学(29825)
- 农业(28217)
- 技术(27368)
- 基金
- 项目(175831)
- 科学(137427)
- 研究(131233)
- 基金(125758)
- 家(108550)
- 国家(107607)
- 科学基金(92715)
- 社会(80151)
- 社会科(75759)
- 社会科学(75741)
- 省(69032)
- 基金项目(67836)
- 教育(60909)
- 自然(60420)
- 自然科(58917)
- 自然科学(58906)
- 自然科学基金(57833)
- 划(57769)
- 编号(54899)
- 资助(51799)
- 成果(44530)
- 重点(38797)
- 部(38201)
- 课题(37582)
- 发(37014)
- 创(36511)
- 项目编号(33959)
- 创新(33827)
- 科研(33361)
- 大学(33209)
- 期刊
- 济(102861)
- 经济(102861)
- 研究(74037)
- 中国(44752)
- 学报(38832)
- 管理(37042)
- 科学(36527)
- 教育(34333)
- 农(32658)
- 财(30422)
- 大学(29444)
- 学学(27223)
- 农业(23509)
- 技术(22691)
- 融(17216)
- 金融(17216)
- 业经(17037)
- 图书(16335)
- 财经(16007)
- 经济研究(15542)
- 经(13544)
- 理论(13255)
- 问题(13128)
- 科技(12692)
- 实践(12263)
- 践(12263)
- 业(11639)
- 情报(11363)
- 技术经济(11333)
- 版(11246)
共检索到359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中国旅游学界虽然大力提倡跨学科的旅游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而话语研究界的学者主要研究文本空间、侧重西方理论,很少关注当下的中国旅游话语实践。在话语研究与旅游研究的结合方面,虽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冯捷蕴,2010,2011;施旭,2008;田海龙,沈长智,2008),但就此进行系统阐述的专著非常少见。《旅游话语研究:理论与实践》(田海龙等著,2012,外文出版社),提出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国新
我国旅游专业研究人员普遍关注旅游实践教学研究,在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分别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的产生既缘自研究者对旅游实践教学现状的体认和他们的教学理念,又受到现行高校体制的影响。开展交叉研究、实证研究、中外对比以及改善旅游实践教学的制度环境,是提升我国旅游实践教学研究的基本办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立华 付涤非 刘睿
国际旅游研究的批判性转向浪潮引发了对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关注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广义对称性原理、消除传统二元对立论、异质性网络、转译与权力、实践本体论立场、关系过程思维下的物质与空间等,分析介绍了2005年以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旅游研究的进程、方法、主要研究方面及其进展,对包括物质符号学制图法、参与观察法或行动者研究法等特有方法,和旅游物质、旅游地和旅游网络三个空间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评介。与以经济为中心的旅游研究范式相比,基于行动者网络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旅游研究 空间转向 述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关键词:
旅游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芮田生 阎洪
旅游市场细分已逐渐成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旅游市场细分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对聚类分析、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等三种目前比较常见且有效的市场细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为旅游市场细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旅游文学研究在研究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在查阅国内十余年来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学的专著和教材、内涵和发展、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和旅游文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学科边界、作家作品及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旅游文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旅游文学 研究 述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德荣 郭晓琳
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着重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旅游企业的应用、旅游网站、旅游者消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电子商务 研究述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旅游迷思研究从属于旅游符号学这一分支研究领域。旅游迷思研究主要包括了旅游营销文本的迷思分析、旅游地的地方迷思研究、旅游体验中的迷思研究,以及旅游地的表征分析。文章对既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助于读者了解旅游迷思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取向。
关键词:
旅游 迷思 文献回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汉祥 赵海东
在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都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十多年来代表性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国外更加注重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具体问题研究,而且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紧跟国情和宏观政策,经历了思想启蒙到理论建构,再到深化应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更加注重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和产业政策研究,并多采用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为此,今后国内应该在继续深化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强实证研究,在努力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充分结合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中国智慧,逐步建立起富有中国智慧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产业生态化 评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徐柯健
1引言自古以来,政治和宗教权力中心地带就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①。然而,自18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人口以及与之相伴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得以飞速增长。尽管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及数量的增加是经济繁荣和殖民扩张的推动力,但总的来说,城市并不是最适宜居住的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在旅游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在旅游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集成梳理具有迫切性。文章以52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全局性视角对当前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进行框架梳理与重构。研究发现:(1)当前研究围绕"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这一核心类属,存在幸福渴望、幸福触发、幸福抑制、幸福呈现、幸福干预、幸福延展和幸福认知7大主类属,其下细分为47个次类属。(2)研究脉络存在时间脉络、层次脉络、范围脉络和故事脉络4种。(3)当前关于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存在积极与消极、整体与局部、主观与客观等悖论。(4)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内容显示,旅游者幸福感异质化特点突出,互动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依据时间效果产生瞬时幸福、长期幸福和后发幸福3种状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法建 张捷 章锦河 陈冬冬
采用"联系"视角将旅游地及其要素结构作为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是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社会网络理论是最常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以社会网络作为旅游地研究思路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采用"联系"的属性为分类依据,将以联系和网络为内容的旅游地研究归纳为旅游流、旅游政策、旅游地知识管理与创新、旅游地产业链和集群、旅游地营销与品牌、旅游地一般性网络等研究领域,并对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旅游地 联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统钎 江璐虹 郭晓霞
旅游枢纽的国内外研究经历了"交通枢纽-旅游枢纽基础理论-旅游枢纽"的阶段演变。旅游枢纽的发展源于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为基础,以人的运输为主,提供旅游配套的信息服务,并整合了一般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旅游枢纽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旅游目的地主要通过拥有的旅游资源形成吸引物,旅游枢纽则通过流经的客源取得控制力。旅游枢纽的聚散功能是实现对旅游流与地方旅游业控制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旅游枢纽的主要功能与演变进程进行划分,国际旅游枢纽可以分为枢纽主导型和枢纽-目的地并存型。国际旅游枢纽的发展共同遵循四大规律:完善的交通枢纽网络是汇集旅游流的基础;航空枢纽在旅游枢纽中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邢慧斌
我国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萌芽、探索、成长和发展四个阶段后,现在我国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研究领域: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以及旅游扶贫绩效限制因素,更多是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的概念、类型、内容、影响因素等,而在评估理论体系或者参考体系研究上则关注不多。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旅游扶贫绩效评估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产业经济学为主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辅助于定性研究方法。今后我国旅游扶贫绩效研究应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加强对调研数据的深入挖掘,在继续强调案例研究同时增强基础理论的探讨,整合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构建和创新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研究体系。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绩效评估 评估理论和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关于政治和权力关系的分析,仅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经济和技术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是当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践中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原因。本文对西方增权理论以及旅游研究中有关增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旅游增权这一新兴理论的提出必将对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剖析了西方旅游研究者仅仅关注于社区增权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个人增权先于社区增权的观点,并指出在把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旅游实践时,除了西方学者倡导的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外,还需要将增权的范围扩展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