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6)
2023(9367)
2022(8186)
2021(7568)
2020(6679)
2019(15439)
2018(15345)
2017(30032)
2016(16610)
2015(18956)
2014(19338)
2013(19206)
2012(17905)
2011(16335)
2010(16546)
2009(15911)
2008(16212)
2007(14846)
2006(12977)
2005(11932)
作者
(49266)
(41455)
(41337)
(39671)
(26246)
(19822)
(18920)
(15971)
(15472)
(14822)
(14080)
(14053)
(13364)
(13143)
(13110)
(12855)
(12832)
(12202)
(12187)
(12076)
(10357)
(10244)
(10124)
(9537)
(9369)
(9344)
(9340)
(9261)
(8385)
(8251)
学科
(67548)
经济(67453)
管理(50060)
(45627)
(37933)
企业(37933)
方法(32730)
数学(27870)
数学方法(27574)
(21971)
(20345)
(18061)
(17625)
银行(17598)
(16499)
中国(16144)
业经(14883)
(13482)
(12800)
金融(12796)
(12511)
财务(12480)
财务管理(12444)
(12328)
贸易(12323)
地方(12273)
(12243)
制度(12209)
(12132)
(11974)
机构
大学(244764)
学院(243898)
(98896)
经济(96643)
管理(92225)
研究(80524)
理学(78189)
理学院(77246)
管理学(75925)
管理学院(75429)
中国(66439)
(51508)
(50536)
科学(49399)
(42747)
(41409)
财经(39265)
(38821)
中心(38323)
研究所(37185)
业大(35355)
(35303)
农业(33762)
北京(32623)
(32097)
师范(31760)
经济学(30843)
(30711)
财经大学(28925)
(28554)
基金
项目(155733)
科学(121633)
基金(112972)
研究(112699)
(98038)
国家(97248)
科学基金(82685)
社会(71653)
社会科(67931)
社会科学(67908)
(61327)
基金项目(60515)
自然(53252)
教育(52230)
自然科(51936)
自然科学(51918)
(51162)
自然科学基金(51008)
资助(47210)
编号(45505)
成果(37608)
重点(35124)
(34922)
(33321)
(32331)
(31806)
课题(31640)
科研(30279)
创新(29909)
教育部(29908)
期刊
(111295)
经济(111295)
研究(72028)
中国(47866)
(41283)
(38770)
学报(37986)
科学(35118)
(32571)
金融(32571)
管理(32092)
大学(28690)
学学(27205)
农业(24282)
教育(22257)
财经(20053)
技术(19855)
业经(17967)
(17037)
经济研究(16670)
问题(15236)
(12847)
理论(12564)
(12151)
(12026)
(11831)
技术经济(11825)
实践(11384)
(11384)
统计(11282)
共检索到37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旭鹏  
《旅游法》首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规定履行辅助人概念,并引入大陆法系的债务人为履行辅助人负责的规则。但我国学界对此积极支持者并不多。文章认为,《旅游法》引入履行辅助人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规则,具有统一旅游给付第三人称谓、落实旅游服务给付请求权、初始构建我国履行辅助人制度等重要意义。同传统履行辅助人概念相比,《旅游法》规定的履行辅助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受到了不应有的限缩。《旅游法》第111条关于履行辅助人的概念及第71条关于旅游经营者为履行辅助人负责的法律适用规则,都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江洪  
《旅游法》中关于旅游服务合同的规定,为明晰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权义界限提供了基本的指南。在《旅游法》出台前,笔者曾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芸  邢金龙  
现代诉讼中法官在具体案件审理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专家介入案件的审理成为必须。我国"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的目的在于通过质询鉴定人和说明专门问题帮助法官发现事实,但由于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其行为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依附性和倾向性,由此可见其中立性只能是一种理想。所以,只有在发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的优势的前提下,建构"法官辅助人"制度,对法官进行案件审理前的专门知识教育,才能使法官在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地分析、判断、采纳证据,形成有效判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婷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实施前后都有过参团旅游经历或年参团旅游次数1次及以上的潜在旅游者进行调研,从游客感知角度探讨《旅游法》在遏制旅游乱象方面的实际效果。因子分析表明,《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可归为7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旅游市场、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从业、旅游商品销售、旅行社削价竞争、景区经营。在此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旅游者群体在《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上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林余  
一、研究旅游法调整对象的意义 旅游法是近四十年来法学上出现的新事物.它是一个新兴的法律分支。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日本、巴西、南朝鲜、英国、美国、墨西哥等国为调整旅游关系,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旅游事业,在制定各类单顶旅游法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劲柳  
旅游法千呼万唤仍不能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旅游法的许多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当然更说不上深入研究。本文从旅游法应当规范的基本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了旅游法制定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它应当规范的对象。介绍了世界旅游立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制定旅游法应该选择模式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跃  
日本的“新旅游法”及其思考□徐跃“从4月1日起,日本实施新的旅游法”。这恐怕是今年中日两国旅游界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新旅游法”新在哪里、意义如何等问题引起了我国旅游业界人士的关注。一、何谓“新旅游法”在进入正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对“新旅游法”一词的含...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敢生  
一、旅游法立法必要性尘埃落定改革开放30余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粗放、管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敢生  
一、国际旅游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人员和服务的国际流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旅游可被视为无形国际贸易的一种,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国际旅游一般通过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之一即境外消费得以体现,同时亦涉及商业存在等其他方式。因此,国际旅游法实际上可以归入传统的大国际贸易法分类中,国际旅游法通常是指国际旅游服务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利民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法规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的旅游法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旅游法规层次不高、内容不配套、部分法规不够严谨、缺乏可操作性、执法力度较弱等。要完善我国的旅游法体系,应从做好旅游法规的配套、清理现有法规、加强国际间法律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渠涛  
《旅游法(草案)》于2012年3月14日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64次全体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看到这条消息,对于我这个既在旅行社做过随团领队,又在饭店做过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而今又专门从事法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其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孔令学  
旅游消费行为具有主体大众性、过程复杂性、种类多样性、时间持续性、空间跨越性等特点,由此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无安全则无旅游,旅游者安全问题是旅游行业的核心和基础问题。确保旅游安全,不但是旅游者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旅游企业的追求和义务,更是旅游管理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目标和职责。这些旅游安全目标、追求和职责、义务原来散见于《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之中,既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与旅游者安全管理的匹配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安全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也是造成我国旅游者安全保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科   熊子怡  
省际边界地区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洼地”,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是实现省际边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旅游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跨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制度完善对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旅游法》实施显著促进了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约0.64%,地表黑碳浓度降低约1.92%。第二,机制检验发现,《旅游法》通过破除跨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障碍带动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业发展,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绿色发展效应在前期市场分割较严重、旅游业发展较差以及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法与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证实了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破解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困境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宁红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旅游法(草案)》)以专章(第五十二至六十五条)规定了"旅游服务合同",这意味着旅游合同将作为有名合同出现在我国立法之中。这不仅将填补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旅游合同私法控制规范上的空白,而且也将完善合同立法,进而丰富我国的债法体系。现代立法中,典型合同立法的主要机能应当在于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默  
当劳动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时应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应该适用解除还是中止?我国目前尚无对劳动合同中止的相关规定,建议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的中止履行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