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8)
2023(4766)
2022(3873)
2021(3424)
2020(2841)
2019(6055)
2018(5864)
2017(11212)
2016(5633)
2015(5965)
2014(5314)
2013(5063)
2012(4532)
2011(4019)
2010(4118)
2009(3971)
2008(4156)
2007(3847)
2006(3395)
2005(3045)
作者
(14098)
(11839)
(11681)
(10838)
(7494)
(5550)
(5251)
(4377)
(4373)
(4062)
(3927)
(3909)
(3754)
(3674)
(3590)
(3535)
(3500)
(3437)
(3350)
(3232)
(2931)
(2786)
(2682)
(2667)
(2662)
(2626)
(2618)
(2542)
(2288)
(2276)
学科
(23354)
管理(23318)
(23309)
经济(23300)
(21461)
企业(21461)
技术(10732)
技术管理(8906)
方法(8544)
中国(8146)
(7209)
数学(7115)
数学方法(7057)
(6916)
银行(6911)
(6677)
(6549)
金融(6549)
业经(6437)
(5595)
地方(5465)
(5290)
(5004)
财务(4998)
财务管理(4990)
企业财务(4824)
理论(4283)
(4061)
贸易(4055)
(3902)
机构
学院(74802)
大学(74524)
(34509)
经济(33929)
管理(31769)
理学(27342)
理学院(27115)
管理学(26825)
管理学院(26664)
研究(22814)
中国(20330)
(16532)
(14541)
财经(12920)
(11710)
科学(11611)
(11403)
中心(11359)
经济学(11207)
经济学院(10048)
(10021)
财经大学(9687)
(9419)
商学(9266)
商学院(9175)
北京(9091)
研究所(8908)
(8831)
师范(8774)
(8532)
基金
项目(50028)
科学(41409)
研究(38664)
基金(37452)
(31523)
国家(31287)
科学基金(28443)
社会(27604)
社会科(26250)
社会科学(26245)
(20182)
基金项目(19605)
教育(17112)
自然(16452)
(16171)
自然科(16142)
自然科学(16140)
自然科学基金(15877)
编号(14247)
(14246)
资助(13921)
创新(13519)
国家社会(11991)
成果(11408)
(11264)
重点(10953)
(10784)
(10723)
(10532)
课题(10233)
期刊
(36627)
经济(36627)
研究(24288)
中国(16417)
管理(13795)
(13204)
(12051)
金融(12051)
科学(8686)
教育(8085)
学报(7972)
技术(7136)
(7046)
财经(6845)
大学(6830)
经济研究(6415)
学学(6298)
(5861)
业经(5847)
科技(5201)
技术经济(4835)
问题(4407)
农业(4291)
(4055)
(4023)
会计(3776)
商业(3718)
(3662)
论坛(3662)
国际(3596)
共检索到116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沛龙  邵长毅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已经定稿,本文就新资本协议中涉及的信用评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包括内部评级、外部评级、债项评级和发行人评级,同时还讨论了现行的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贷款分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将贷款分类向贷款评级过渡的办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  石静  
巴塞尔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作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范本,其主要创新———内部评级法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国际银行界的高度关注,其最终实施必然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认真探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面对新资本协议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健  
为了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对国内部分大型银行提出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本文通过对2006年颁布的新资本协议监管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定量研究,力图解释风险参数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期限对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的影响,通过比较银行业务监管资本计算公式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违约概率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呈抛物线趋势,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零售业务给与了风险优惠政策,银行的不同业务发展倾向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较大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任宇航  孔健  王少丹  夏恩君  
项目融资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专项贷款监管的资产类别,具有有限追索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银行在对该类贷款进行贷款决策、贷款定价和资本配置时都涉及信用评级的问题,但国内银行业缺少对这类贷款进行信用评级的经验和方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在项目融资贷款中面临的风险,建立了包括财务风险、项目信用结构风险等五个方面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融资贷款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建立了和新资本协议监管标准的映射关系,为项目融资类贷款的定价和决策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庆  田怀姝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在经过一系列修订后,将于2 0 0 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纪律,主要指信息披露。该协议吸收了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正龙  王定铮  张峰  汤薇薇  金鸣  
信用风险限额是新资本协议下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却远未成熟。本文首先从制定目的、计算方法、度量精度和约束条件等方面辨析了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对风险限额进行了界定;接着,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结合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与限额理论进展,提出了基于内部评级结果的系数调节法和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计量法等两种风险限额测算方法,重点探讨了测算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评价;最后,提出了银行推行风险限额管理的实施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志伟  侯皓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制定与实施,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方面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加强金融监管新协议要求各监管者当局使用强力有效的监管手段——信用评级制度。我国的信用评级起步较晚,参照国际资信评估的“标准法”做法,积极为金融监管服务,以促进我国银行风险资本管理由外部评级向“内部评级法”的顺利过渡,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完全接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惠惠  马永波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本文主要对内部评级法的框架思想、风险要素以及信用风险衡量步骤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应该分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静海  苏立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银行将最早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中信用风险实行内部评级法(IRB)。IRB法更多的要求银行自己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发布实施以来,巴塞尔协议就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支持和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诞生,并没有使这些争议和讨论减少,尤其是随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博  
历时6年修订于2004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框架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尚处于构建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通过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内部评级制度的要求和内部评级方法的主要内容的介绍,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缺陷,对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途径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本文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对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要求,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张守川  
前瞻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主要理念之一,"违约"是界定衡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测力"的基本指标,是估计风险参数的基础,也是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石性定义。新资本协议和监管部门的实施规则仅给出了违约定义的一般原则,银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细化,更为重要的是嵌入风险识别流程。中国商业银行在界定和实施违约定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自政策、流程、系统实施以及与风险分类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应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