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8)
2023(6502)
2022(5351)
2021(4747)
2020(3853)
2019(8253)
2018(8078)
2017(14770)
2016(7658)
2015(8565)
2014(8230)
2013(8230)
2012(8054)
2011(7653)
2010(8112)
2009(8040)
2008(7727)
2007(7474)
2006(7031)
2005(6429)
作者
(23435)
(19715)
(19530)
(18515)
(12617)
(9221)
(8734)
(7482)
(7390)
(6967)
(6964)
(6574)
(6472)
(6422)
(6156)
(5962)
(5706)
(5704)
(5613)
(5287)
(5105)
(4650)
(4621)
(4598)
(4507)
(4458)
(4203)
(4027)
(3916)
(3809)
学科
(57746)
经济(57715)
管理(27261)
(23000)
(20688)
企业(20688)
地方(15949)
方法(14743)
(12920)
中国(12797)
地方经济(12222)
数学(11959)
数学方法(11880)
技术(11485)
业经(10899)
技术管理(8828)
理论(8126)
(8061)
(8050)
(7798)
金融(7797)
(7570)
经济学(7104)
(7098)
(7087)
银行(7087)
环境(7006)
(6915)
(6685)
产业(6302)
机构
大学(129367)
学院(126863)
(63984)
经济(62911)
研究(47202)
管理(44565)
理学(36814)
理学院(36361)
管理学(35931)
管理学院(35647)
中国(34862)
(28318)
(26399)
科学(25660)
(23590)
财经(22137)
经济学(21764)
研究所(20975)
(20342)
(19829)
中心(19582)
经济学院(19090)
(18775)
师范(18687)
北京(17013)
(16216)
(16083)
财经大学(16023)
师范大学(15133)
社会(14219)
基金
项目(72681)
科学(58212)
研究(56647)
基金(52541)
(44487)
国家(44084)
社会(39747)
科学基金(37879)
社会科(37642)
社会科学(37629)
(28445)
基金项目(26518)
教育(25318)
(22854)
编号(21159)
资助(20421)
自然(20419)
自然科(19940)
自然科学(19935)
自然科学基金(19577)
成果(18864)
(17573)
(17519)
国家社会(17149)
创新(16750)
重点(16626)
(16035)
课题(15885)
发展(15129)
(14918)
期刊
(83458)
经济(83458)
研究(48566)
中国(25958)
(22387)
管理(20747)
学报(17332)
科学(16387)
教育(15357)
经济研究(14397)
财经(13720)
大学(13598)
(13250)
(12636)
金融(12636)
学学(12460)
(12144)
技术(12034)
业经(10554)
问题(10401)
技术经济(9248)
农业(8445)
(8034)
世界(7292)
国际(6980)
图书(6717)
统计(6649)
经济问题(6585)
(6442)
改革(6344)
共检索到211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骏  
本文通过对几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有明显差异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看法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简要评述,力图勾画出当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走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某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经济学扩展自己研究领域这种现象的特定称谓,通过"侵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界,在援助和丰富经济学自身的同时,也在援助和丰富邻近的社会科学。尽管"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上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和肯定它具有其合理内核。我们不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种真正的帝国主义行为,其带来的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多赢局面,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为构建开放的社会科学所作的有益尝试;"经济学帝国主义"本质上是"科学帝国主义"的表现。本文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演进轨迹、重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剖析和简要评析;并基于此,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建设作了相关的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契合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却与社会科学其他分支逐渐割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的日益贫困化。同时,当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也是单向度的:一是包括数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向经济学单方向扩展,是经济学借鉴甚至搬用这些学科的基本方法;二是经济学根据自己固有的假设将从自然科学搬来的方法再一次扩展到其他社会学科,从而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传统领域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并不是真正的契合式发展,相反会造成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狭隘和僵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理论的真理特性与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共同决定了经济学的演化路径。经济活动的社会性要求经济学向古典传统回归,因此,将非市场社会因素引入经济理论框架可以获得更大的突破。以此为背景,追求事业成功的经济学家将理性选择框架推向非经济领域,形成经济学帝国主义。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活动特有的货币计量标尺和市场竞争环境,试图改造其他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能完成经济学向古典回归的使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兴学科,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轮廓后,提出了法律经济学形成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成日  
略论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开发”安成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所谓“经济开发,始于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结束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前后历时40载,留下了一大批殖民遗产。怎样认识这个殖民遗产?对此,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日本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通屏  邵红梅  邓宏兵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绍文  
本文利用日伪档案资料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活动做了具体的概括。文中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分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非法抢夺我东北四官银号;1932年—1936年,日帝建立为军事掠夺服务的货币金融体系;1937年—1941年,日帝实施第一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帝对我东北疯狂掠夺四个时段加以论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经济富源的罪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洪  
一、新帝国:战国逻辑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冷战时的力量格局应被描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论,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会进行核报复,所以不轻易发动核攻击;又因为任何常规战争都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所以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基辛格,1972)。美苏两国甚至自觉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们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其用意就是将双方暴露在对方导弹攻击的威胁之下,反而促使双方谨慎从事,进而减少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50年间,除了一些局部战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之间没有打过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景宇  
在国家层面上,有关治理问题的研究一直沿着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两条路径展开。比较而言,全球治理的主体更为多元,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因而对全球治理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地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与经济对立统一、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分析框架。按照列宁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发展的认识逻辑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变化,有助于认清全球治理的问题根源和发展趋向,进而发挥中国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亨利·费尔特迈尔  丁宝寅  王维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属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领域。在当前及过去20年(尤其是过去10年)的讨论中,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方式是对世界资本主义边缘发展进程的最好展示,即经济学家所说的"再初级化"(或"再第一产业化")(re-primarization)。"初级化"是指不经过加工和工业化,仅以自然资源的原材料形式进行出口——这是拉丁美洲在19世纪时的发展策略。然而,在过去10年,拉丁美洲又重新回到这种早期的初级化发展策略——以采掘自然资源并出口初级产品进行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